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李永霞;孔祥薇;傅媛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影响.方法:复制运动疲劳动物模型,测定睾酮水平,采用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睾丸组织LHR的表达变化.结果:LHR免疫组化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以及精母细胞胞膜和胞质,何首乌饮预防组和何首乌饮治疗组阳性信号较强,模型组弱.LHR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何首乌饮预防组、何首乌饮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何首乌饮组,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何首乌饮可以提高大鼠睾丸组织LHR的表达.
作者:赵秀军;孙一翀;沈永青;李莉;曲银娥;陈雪;高福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目前该管理模式在公司企业应用较广泛[1-3],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尚少[4].本校解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习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成为开展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实验内容及方法,这对解剖学实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校通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特别是近3年来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松涛;陈丽丽;闫建国;方方;连辉;付升旗;刘恒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实验教学是断层解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标本考试是实验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和客观依据.但传统的考试办法存在着诸多弊端,急需改革[1].近几年,我室利用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V6.0组织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并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其在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优势,探讨在多媒体电子教室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为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谭文波;李国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颞浅静脉走行极为异常,较罕见,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女尸,60岁左右,身长约为162 cm.左侧颞浅静脉在外耳门上前方7.4 cm、外眦外侧1.2cm处汇入颞中静脉,颞中静脉向下走行10 cm左右移行为下颌后静脉.与右侧颞浅静脉相比,该变异颞浅静脉较之前移6.3 cm,由颞中静脉的终止处移至颞中静脉的起始处.此外,颞浅静脉汇入颞中静脉处以及颞中静脉起始处,均距翼点1.3cm范围之内.
作者:周洁仪;周桑;沃吟晴;张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湘语族群乡村汉族成人的体型特点.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方法对湖南省双峰县乡村汉族成人410例(男196例,女214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结果:湘语族群乡村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5.0-2.7,属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5.1-4.5-1.9,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乡村汉族男性、女性内、中因子值均在40~岁组达到大,外因子值在20~岁组大.在13种体型中,男性出现率较高的体型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女性出现率较高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湘语族群乡村汉族男性与广西汉族、云南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族群体型为接近,与壮族、仡佬族体型相距较远.女性与云南汉族、内蒙古汉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族群体型为接近,与壮族、仡佬族体型相距较远.结论:湘语族群乡村成人具有我国北方族群体型的共同特征.
作者:李传刚;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永霞;孔祥薇;傅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锥体系是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的重要结构[1-2].它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直接路径,是主要运动传导通路之一,它在端脑至延髓段位置隐蔽,毗邻复杂.其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纤维联系、基底核与侧脑室等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构想出锥体系的具体位置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
作者:谢正兰;向长和;杨懿农;柳洁;饶利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再生过程中肝小叶大小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探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小叶结构的重建过程,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部分肝切除组.采用Higgins和Anderson方法行大鼠70%肝切除,术中即刻称取切除肝叶的湿重.分别于术后12 h、24h、72 h、120 h、1周、2周处死大鼠,留取全部肝组织称湿重,统一留取肝右叶肝组织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再生肝肝小叶大小变化.结果: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12h可观察到肝小叶面积开始增大,120 h达高峰,从1周开始可见汇管区门静脉终末支的增大并与邻近中央静脉相联系,肝小叶结构逐步重建,2周时肝小叶面积接近正常,小叶数目增加.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未见上述动态变化.结论: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通过早期肝小叶面积增大,后期肝小叶数目增多而恢复.
作者:张玉果;南月敏;王泰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制作1成年男性左侧盆腔及下肢血管神经标本时,见血管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在此标本中,左侧闭孔动脉、膀胱下动脉共干起始于髂内动脉,此共干尚发出细小分支支配闭孔内肌及其附近肌肉.在盆腔中可见,左髂总动脉在第4腰椎椎间盘左侧分为髂内、外动脉.髂内动脉沿盆腔侧壁下行67.5 mm至第3骶椎水平,在距离正中矢状面54.2 mm、髂前上棘63.1 mm、耻骨联合121.0mm处,自其前壁发出一长33.4 mm,外径4.0mm的动脉干,其起始处髂内动脉外径为8.0mm.
作者:安恬慧;任同明;刘少扬;冯塬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β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部分脑区ER-β的表达表现为雄性强于雌性,而在另一些脑区则相反,并且该受体的脑核团定位方面表现出某些性别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动物同一核团,ER-β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脑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红利;邓其跃;苏炳银;张吉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解剖学在中、韩2国的医学教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2001年有幸公派到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The Hanyang University of the College Medicine)解剖学教研室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首尔加图利大学应用解剖学(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Institute For Applied Anatomy)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在韩国进行了为期4年的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下面就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将中韩解剖学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借鉴,旨在对国内解剖学教学和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金昌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delta阿片受体激活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软骨细胞,用delta阿片受体进行干预,MTT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分析caspase-3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1 μmol/L)可增强软骨细胞ERK蛋白的磷酸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但这种现象可被delta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10μmol/L)所逆转,并且给予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10 nmol/L)亦可逆转DADLE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Delta阿片受体激活可抑制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途径相关.
作者:王海鑫;曲震理;胡庆甫;王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电镜技术应用的普及,利用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进行临床诊断的样品日益增多.传统的超薄切片染色方法不能1次进行大批量染色操作(费时、费工,且易造成污染).为此,笔者对传统的电镜染色法作了探索和改进,终做出了制作简便、染色量大、染色效果稳定的电镜超薄切片染色装置.
作者:林方兴;范晓燕;叶煦亭;汤莹;杨勇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手的解剖结构[1-2]十分复杂纤细、不易辨认.作者设计和制作出1套显示手部不同层次结构的系列标本,以供解剖学教学和临床应用.1标本材料的选择选用5~6只同侧手部材料,新鲜或防腐固定后的均可,血管内灌注乳胶.2 手掌的层次解剖2.1 掌皮下皮神经的显示取1个防腐固定标本,皮肤剥离完毕后,大致可见到静脉轮廓,再进一步清理则可清楚看见手掌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分布和走向(图1).2.2 手掌浅筋膜的显示去除静脉、脂肪,暴露出掌腱膜及掌浅横韧带,可见掌腱膜呈三角形,为有光泽的腱膜性纤维组织膜;其两侧可看到鱼际筋膜和小鱼际筋膜(图2).
作者:杨懿农;谢正兰;向长和;李莉;饶利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是再生医学的核心内容,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又是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共同的关键问题.鉴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潜在的多向分化能力等,目前已被作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构建种子细胞的主要来源.相比胚胎干细胞存在伦理学、致瘤性问题,成体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可能更具应用前景.脂肪组织广泛分布,容易获取,成熟脂肪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去分化,成为去分化脂肪(dedifferentiated fat,DFAT)细胞,不仅与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一样具有多向分化能力,而且DFAT细胞得率高,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表型稳定[1],其他细胞污染的机会少.所以,DFAT细胞有可能成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在再生医学的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辉;杨向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中,发现1例老年男性标本右侧椎动脉走行异常,报道如下.右侧椎动脉在距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分叉处0.90 cm,起自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稚动脉在起始处外径宽0.45 cm,走行在颈长肌的浅面,走行方向基本与右颈总动脉平行,于环状软骨平面上方4.90 cm处,进入第4颈椎横突孔,末端外径宽为0.42 cm.椎动脉从起始至进人第4颈椎横突孔全长为7.80 cm.左侧椎动脉未见异常.
作者:司道文;祖朝辉;蒲四庆;张宇新;张子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APP/PS1 dtg)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变化.方法:选用雌性APP/PS1 dtg和同龄野生型小鼠,分为年轻组(5~6月龄)和老年组(16~17月龄).取小鼠脑组织冷冻切片,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无偏差体现学方法定量分析TH阳性神经元总数及细胞体积等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老年组APP/PS1 dtg蓝斑TH阳性神经元胞体变大,细胞总数量减少23%,并可见形态异常的TH阳性纤维.此外,在APP/PS1 dtg,蓝斑TH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细胞体积老年组比年轻组增加,并与蓝斑总体积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组APP/PS1 dtg小鼠蓝斑TH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这些改变与AD患者蓝斑的病理改变相似.
作者:简晓红;黎绫;罗学港;雷德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EphA5在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投射中的作用.方法:从孕11d大鼠胚胎取材并培养中脑神经上皮细胞;设计EphA5基因干扰序列,构建RNA干扰载体,采用电转染技术将EphA5干扰载体转入中脑神经上皮细胞,电转后将中脑神经上皮细胞与纹状体共培养,观察转染后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组织的靶向生长情况.结果:中脑神经上皮细胞与纹状体组织块联合培养,神经突起明显朝向组织块生长;EphA5基因干扰载体转染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可降低EphA5蛋白表达,EphA5基因沉默后神经上皮细胞突起朝向纹状体生长趋势不明显.结论:EphA5基因沉默后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投射减弱,EphA5基因可调控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的靶向投射.
作者:房芃;高青;冯晓雯;张静;暴丽华;董海曼;彭雷;李振华;孙晋浩;高英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对肾动脉的显示能力,研究肾动脉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对106例无肾相关疾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检查,薄层获得原始图像,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VR)、3D大密度投影(3D-MIP)、薄层滑块大密度投影(STS-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分析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特征,比较不同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显示,特别是变异血管的显示.结果:106例均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位置、起源、走向、分支及变异情况.共检出血管正常患者53例,左侧副肾动脉共21例,右侧副肾动脉16例,双侧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7例.结论:256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占宇;李小娟;袁曙辉;张燕群;田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 (Cx43)在小鼠胚胎心的时空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用抗Cx43、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和抗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对胚龄9~17 d小鼠胚胎心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显色;免疫印迹检测胚龄11、13、15、16d和17d小鼠胚胎心组织中Cx43的含量变化.结果:胚龄9~10 d,仅在左心室腹侧壁及原始小梁先检测到Cx43弱阳性表达.随着发育,Cx43在心房心室阳性范围逐渐扩展,阳性表达逐渐增强.而在某些特定部位,如窦房结、房室管、房室结和房室束等始终未见Cx43阳性染色.结论:Cx43在胚胎心的时空表达模式与心工作心肌和传导系心肌的发育及兴奋传导功能相适应.
作者:乔爱秀;景雅;蔡玉瑾;冯雅琴;杨艳萍;李海荣;师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人松果体的细微和超微结构,探讨松果体内脑砂的形态特点、大小、多少及分布规律.方法:取人尸体的松果体,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松果体主要由实质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松果体实质由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间质为结缔组织和穿行其中的神经和血管.脑砂多分布于松果体的中央部,常聚集形成较大的斑块.脑砂的大小、多少个体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松果体内脑砂增多、增大,并伴有间质成分的结缔组织增生;然而,松果体实质成分减少;而且,在大量的松果体细胞内,可观察到颗粒空泡样变性.结论:松果体组织结构出现的退行性变化,可造成松果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作者:申新华;马超;李文婷;王乃利;鲍双振;王保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