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温致畸金黄地鼠神经管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 高温, cDNA文库, 金黄地鼠
摘要:目的:构建高温致畸金黄地鼠神经管cDNA文库.方法: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上,提取高温致畸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总RNA,用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反转录合成cDNA第1链,经LD-PCR合成全长双链cDNA,去除小于500bp的片断后与λTriplEx2噬菌体左、右臂连接,体外包装,构建成未扩增cDNA文库,再进行文库扩增.测定未扩增和扩增文库的滴度及重组率;随机挑取噬菌斑,经PCR扩增,电泳检测所构建cDNA文库的质量.结果:未扩增文库滴度为2.03×106pfu/ml,重组率为98.4%,文库扩增后滴度达2.503×109 pfu/ml,重组率为97.6%.插入片段长度分布于500~3000bp之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高质量的高温致畸金黄地鼠神经管cDNA文库.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面动脉鼻中隔支

    了解鼻中隔动脉血管的来源、配布、管径和走行,对进一步开展鼻病的诊治和鼻的显微整形外科具有重要的意义.供应鼻中隔的动脉主要有发自眼动脉的筛前和筛后动脉、上颌动脉的蝶腭动脉和腭降动脉以及发自面动脉主干和上唇动脉的鼻中隔支.这些血管在鼻中隔内形成广泛的毛细血管丛或网,在鼻中隔的前下部形成黎氏动脉血管丛(90%的鼻出血发生于此).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胎儿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及定位

    目的:观察胎儿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胎儿下颌下腺内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阳性反应,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免疫反应强度亦不等.结论: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于胎儿下颌下腺内,可能参与调节胎儿下颌下腺和胃肠的发育及功能活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及评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现[1].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合理利用资源,可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巨大差异的教学方式,经过起步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连接更是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2].然而如何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设置哪些评价指标,如何正确分析收集的信息,对今后工作有哪些启示,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女性人体体段转动惯量的多元回归方程

    目的:测算并确定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及其数学模型,建立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体段转动惯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对50例中国女性样本(18~23岁)进行体态参数测定、CT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测算,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获得了50例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样本各体段转动惯量数据,设计了由16个体段组成的中国女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并据此推导、建立了以身高、体重、体段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转动惯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为直接从活体获取人体各体段的转动惯量参数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和脊髓nNOS及AchE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与腰骶段脊髓和阴茎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和12周后注射阿扑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取大鼠阴茎和腰骶段脊髓,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n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4周时,大鼠阴茎勃起次数无显著性差异;12周时显著性减少;糖尿病4周时,脊髓和阴茎n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均无显著变化,而12周时均显著减少.结论:糖尿病性ED的出现伴随脊髓和阴茎内NO和乙酰胆碱的减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云南14个少数民族的体质特征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资源的少数民族大省,据1990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2002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3.46%.五千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25个,是中国具有15个特有少数民族的唯一省份.云南亦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从早的元谋人到旧石器晚期的丽江人和西畴人,从遍及我省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发现大量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遗物,都说明云南是人类早居住地之一[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鼠肝癌细胞H22在肿瘤淋巴道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细胞H22在肿瘤淋巴道转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分别接种于Km小鼠左腹股沟部(A组)和左后肢爪垫皮下(B组),于接种后分批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A组移植瘤及B组腘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透射电镜下观察A组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结果:A组小鼠移植瘤周边区可见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发生改变.B组淋巴结发生癌转移的概率和程度与接种细胞数相关.结论:小鼠肝癌(H22)模型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移植性模型而在肿瘤的淋巴道转移研究中发挥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淋巴管内皮细胞取自猪的胸导管.采用划线法和MTT法观察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划线法和MTT法均显示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证实,经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处理后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核周围有凋亡小体.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瓶装标本封装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瓶装标本多为制作精致的陈列标本或示教标本,是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具之一.由于瓶装密封,示教时只能观察而不能直接接触标本,不像散装示教标本那样易受人为破坏.但是瓶装标本的保存液容易发浑、发黄,影响观察.如何延长瓶装标本的保存时间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标本封装前的处理非常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作用中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一气化氮(NO)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体重比值(LVW/BW);测量大鼠心肌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比表面(S/V)及平均自由程(λ)等.结果:高血压大鼠的MAP、LVW/BW、心肌横断面积、平均直径、VV、SV明显增大、λ显著减小;加L-Arg组的MAP、LVW/BW值大致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横断面积及平均直径、VV、SV等明显小于高血压组,S/V及λ则增大;加L-NAME组的MAP、LVW/BW、心肌横断面积及平均直径、VV、SV等持续加大,而S/V及λ则变小.结论:NO可明显改变体视学各项参数,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高血压和心肌肥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大肌异常肌腱止于肱骨内上髁一例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在其左侧臂前部深筋膜与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之间观察到一条变异肌腱,起于左侧胸大肌肌腱终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处,止于肱骨内上髁,腱宽0.15cm,腱长23cm.该腱自胸大肌肌腱内侧缘下行,有来自胸大肌下部的肌腱纤维汇入,斜向内下,走行于臂部深筋膜的深面和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的浅面,而后跨过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与臂内侧肌间隔相连,后止于肱骨内上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月龄大鼠垂体前叶滤泡星形细胞S100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3类细胞比例及滤泡星形细胞(FS细胞) S100蛋白表达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取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 组大鼠垂体经分析天平称重后,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垂体前叶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年组垂体重量大;垂体前叶嫌色细胞(其中多为滤泡星形细胞)所占比例以中年组高(39.26%±0.10%);3年龄组S100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细胞阳性率以中年组高(27.13%±0.16%),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年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FS细胞的数量、分布与其它两组比较变化大.在大鼠垂体前叶增龄过程中,FS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鼠胃卵泡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

    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大鼠消化系统广泛分布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反应性上皮细胞,而且证实这些细胞同样存在GnRH mRNA的杂交信号,说明胃、肠、胰腺能自身合成GnRH[1,2].随后我们又证实大鼠下颌下腺、胰腺和胃含有GnRH的受体[3~5],说明它们又是GnRH的靶器官.但是大鼠消化道是否存在卵泡刺激素(FSH)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内是否存在FSH免疫反应性物质及其在胃内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的共定位关系,为大鼠胃内能否表达FSH及其与GnRH的功能关系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向重组T7噬菌体抗肿瘤疫苗的构建

    目的: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向的重组T7噬菌体抗肿瘤疫苗.方法:通过RT-PCR克隆EGFR基因膜外DNA片段,经测序鉴定正确,亚克隆3个不同的DNA片段插入T7噬菌体载体,构建重组T7噬菌体. 用PCR、SDS-PAGE和 Western印迹法鉴定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结果:目的DNA片段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展示于噬菌体壳蛋白,Western印迹显示实验组重组T7噬菌体呈阳性信号.结论: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融合表达了外源目的多肽,并保持了原有的功能活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小鼠吸入高氧视网膜的血管发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新生小鼠吸入高氧视网膜病(ROP)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M黮ler细胞与血管发育的关系.方法:实验用生后7d(P7)C57BL/6J小鼠.ROP模型组在75%氧环境中饲养.在P9、P12、P14、P17和P21等不同时间取眼球,分别用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视网膜GFAP的表达.结果:小鼠视网膜血管生后开始发育,P21基本成熟;吸高氧后从P14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在P17~P21达到高峰.模型鼠视网膜M黮ler细胞从P14起内侧突起开始表达GFAP,到P21已遍布细胞全层.结论:高氧可导致视网膜发育晚期大量血管新生,且与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提示M黮ler细胞与视网膜血管发育关系密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师生的共识.而要把教学质量提高,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提高效率.为了以上目的,我们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并从以下方面入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鼠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定向分化的观察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OLs)的定向分化.方法:以大鼠14 d胚胎海马分离得到的NSCs为模型, 利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了在bFGF存在下,不同浓度的PDGF-AA对NSCs分化为OLs的作用以及胎牛血清对NSCs分化的影响. 结果:加入PDGF-AA使NSCs更多地分化为OLs,且不同浓度的PDGF-AA对OLs分化的影响不同. 结论:联合应用PDGF-AA和bFGF,可促进NSCs定向分化为OLs;在bFGF存在下,以PDGF-AA 40ng/ml+0.5% FBS为佳浓度,可促进NSCs向OLs分化、成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早期干预与TrkA受体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生长因子TrkA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将HIBD大鼠分为干预(H1)组和非干预(H0)组,用跳台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rkA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H0组错误反应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而H1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则明显提高.同时,H1组额皮质和海马CA3区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H0组.结论: 早期干预方法可提高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促进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与提高脑神经细胞TrkA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媒体课件在美容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医学学科间不断渗透、分化与重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发展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美容医学,与其相应的美容医学教育体系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创建并日趋成熟[1].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及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美容医学专业本科、专科及美容医疗技术专业的系列教材,如<美容局部解剖学>、<美容应用解剖学>、<美容解剖学>等.我校于1993年创办美容医学专业至今已有10余年,作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容解剖学教学体会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鼠听皮质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年龄-依赖性表达

    目的:研究SD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生后1、2、3周和成年动物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NR2B阳性神经元在生后第1周密度高,随着生后周龄增长,NR2B阳性神经元密度递减,3周龄后降至成年动物的低表达水平.结论: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NR2B亚单位蛋白质呈现年龄-依赖性表达,此结果与mRNA水平上的表达趋势一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