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莉;王海峰;郑雪冰;周小煊
目的 探讨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24小时和72小时血清TNF-α和IL-8含量,42倒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一般组(24例)和危重组(18例),按中毒种类分为安眠药组(18例)和农药组(24例).结果 危重组患者各时段血清TNF-α和IL-8含量均显著高于一般组(均P<0.01);不同药物所致中毒患者之间血清TNF-α、IL-8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均随中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死亡组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TNF-α(2.062±0.183)μg/Lvs(0.718±0.314)μg/L,IL-8(0.924±0.117)μg/L vs(0.718±0.083)μg/L (均P<0.01).结论 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血清TNF-α、IL-8含量随中毒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升高幅度与毒物种类无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血清TNF-α、IL-8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孙晓莉;王海峰;郑雪冰;周小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89岁,以突发失语、意识不清、右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于2008年12月7日入院.既往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30年,高血压病史3年未正规用药,2年前有心肌梗死病史,无糖尿病病史,吸烟60余年,饮酒少量.
作者:宋艳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HBV感染后肝组织发生炎症及纤维化,其机制尚不明确,与病毒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与HBV DNA及肝组织病理程度的关系,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HBV DNA及对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影响.
作者:任桂芳;李兵顺;王慰;叶立红;袁会平;何朝霞;郄兰霞;吴惠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包括αβ和γδ两组,共涉及到相应的4条基因重排并编码合成.检测淋巴组织中这4处基因重排为克隆性还是非克隆性,可以鉴别组织中淋巴细胞是克隆性增生的瘤细胞还是非克隆性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对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2].
作者:韩西群;齐宗利;赵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相比,吉非替尼口服的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以及肝功能异常,很少需要停药.现就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李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急剧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早、程度重和预后差,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作者:任忠法;薛现中;李恒英;宋永涛;郭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年龄逐渐年轻化,如何评估CHD的危险因素,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研究发现血清低胆红素(bilirubin,BIL)、高尿酸(uric acid,UA)及血浆高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lB)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4].
作者:王丽蕊;李凌;赵晓燕;陈雅丽;董文杰;李国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43岁,因腹胀乏力4年加重并发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08年12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阳性,4年前感右上腹不适、饮食差、乏力、腹胀等症状,经腹部超声波、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长期进行保肝抗纤维化治疗,且口服阿德福韦1年3个月.曾2次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并诱发出现肝性脑病,积极有效治疗出院.
作者:许国智;郭坤霞;马天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脂肪栓寒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无头部外伤的神经症状和皮肤黏膜出血点.现就创伤后FE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奋等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FES的诊断意识,做到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李亚华;卢炜;陈刚;赵瑞贞;任士卿;王金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女,39岁.1天前因发热、咳嗽当地诊所医生开具异烟肼、氨茶碱各1包,因听错医嘱,患者先后一次性服下全部异烟肼(10片,100 mg/片)及氨茶碱(18片,100 mg/片),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烦躁,且乏力逐渐加重,立即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查血钾2.7 mmol/L;心电图:STV5-V6压低0.05mV,T波Ⅱ、Ⅲ、avF、V4-V6低平、倒置.
作者:孙龙;汤净;郑燕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特异性标志物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Foxp3蛋白在活检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以探讨Tregs在CHB发病中的特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进行肝组织活检的CHB组103例,并设时照组(G0)16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G0~G4).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Foxp3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CHB组(G1~G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均高于对照组(G0),3.57±0.59、3±71±0.32,3.7±0.77、4.45±0.39 vs 3.32±0.87(P<0.05),且G4组Foxp3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组织汇管区及小叶内Foxp3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随着炎症活动度的逐渐增加,各组汇管区阳性表达量逐渐增强,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rs=0.996,P<0.05),但小叶内的阳性表达并无明显增强(r3=0.316,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炎症活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Tregs具有主动调节抑制作用,迁延不愈的免疫损伤可能与机体缺少足够的Tregs抑制有关.
作者:叶立红;王种奎;刘莲;康海燕;刘淑霞;梅志勤;戴二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碘摄入量及HLA-DQA1、DQB1、DRB1*09等位基因在广西沿海地区Graves病(GD)患者中的状况,及其与GD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和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162例广西沿海地区GD怠者(GD组)及9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尿碘浓度和HLA-DQA1、DQB1、DRB1*09的基因型,计算和比较各组间尿碘浓度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GD组HLA-DQA1*0301、DQA1*0501、DQB1*0303和DRB1*090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0%、32.7%、35.8%、29.6%vs 26.7%、13.3%、16.7%、12.2%,P<0.05或<0.01);按性别分层后,HLA-DQA1*0301在GD女性组中频率较对照女性组明显升高(44.1%vs 26.5%,P<0.05);GD男性和女性组HLA-DQA1*0501、DQB1*0303、DQB1*090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男性和女性组(33.3%、39.2%、29.4%vs 12.2%、17.1%、9.8%,均P<0.05;32.4%、34.2%、29.7% vs14.3%、16.3%、14.3%,均P<0.05);GD组尿碘中位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8.7 μg/Lvs 219.6 μg/L,P<0.05).结论 HLA-DQA1*0501、HLA-DQB1*0303及HLA-DRB1*0901是广西沿海地区GD患者遗传易感基因;DQA1*0301是广西沿海地区女性GD患者遗传易感基因;而高碘是该地区的易感环境因素.
作者:曾建业;何凤屏;梁驰;叶学和;潘革;阳世雄;李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杆菌侵袭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或进一步深入破坏肌层及软骨,后导致支气管狭窄或完全闭塞的一种疾病,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活动性肺结核中约10%~40%伴有气管、支气管结核[1],支气管结核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引起支气管狭窄.
作者:刘宁;谢兰品;李幸彬;赵敏;李香兰;陈素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44岁.因皮疹3个月、左臀部肿痛2个月、全身肌肉疼痛伴发热10余天,于2008年11月28日人院.患者于2008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以头面部为主,轻度瘙痒,口服西替利嗪、酮替芬及氟米松软膏外用等无显效.
作者:尹晓林;李杰平;孔佩艳;陈幸华;王庆余;曾东风;向茜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急性中毒病死率极高.迄今百草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
作者:张拥军;郭静霞;侯云生;刘冬云;李留;李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已知各种急件损伤均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药物、心肌炎、心脏外伤以及心脏手术等,慢性传导系统异常的病因往往归因于心脏退行性的改变,且病因不太明确,已知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肌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作者:余德龙;顾晔;胡立群;曾昆;高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心血管疾病(CVD)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已被广泛认识,近年来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作者:袁芳;刘素云;李拥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关健.因此,提高小肝癌的临床检出率和确诊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指肿瘤结节单个大直径不超过3 cm;多个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其大直径总和<3cm的肝癌[1].
作者:粟景艳;韩若凌;黄健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新发脑卒中患者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新发脑卒中567例,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和糖尿病史、吸烟史、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头颅CT或MRI、神经功能评分等指标,参照美国全国肾脏基金会改善肾脏疾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倡议(NKF-K/DOQI)指南标准定义CKD,以简化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本组资料中,新发脑卒中CKD患病率为30.3%(172/567),CKD 1~5期所占比例分别为3.7%(21/567)、8.1%(46/567)、15.5%(88/567)、1.9%(11/567)和1.1%(6/567);非CKD患者占69.7%(395/567).65岁以上老年新发脑卒中患者为357例,其CKD患病率为37.0%(132/357),而中青年新发脑卒中患者为210例,CKD患病率为19.1%(4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08,P<0.001);19.6%(111/567)新发脑卒中患者eGFR小于60 ml·min-1·1.73 m-2高血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是引起CKD的主要病因,分别占CKD的33.7%(58/172)、16.3%(28/172)、9.9%(17/17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尿酸血症(OR=6.626,95%CI=3.020~14.53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2.839,95%CI=1.434~5.618)、吸烟(OR=2.685,95%CI=1.565~4.657)、糖尿病痛程(OR=2.375,95%CI=1.602~3.520)、年龄(OR=1.761,95%CI=1.386~2.238)及收缩压增高(OR=1.753,95%CI=1.359~2.262)是CKD的主要危险因素.CKD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18.6%(32/172),非CKD患者为9.9%(39/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KD患者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比例高达61.6%(106/172),而非CKD患者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比例则为47.9%(189/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KD患者病死率14.0%(24/172),与非CKD病死率0.5%(2/3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CKD发病率较高,可能影响脑卒中发生、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死率,提示CKD是判断新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丁弘;刘殿阁;陈涵枝;汪湜;沈京群;周建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