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永志;鄢盛恺

关键词: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摘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人数已超过5 000万,而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预计2010年将猛增至8 000万至1亿.2型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crosis,AS)、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几率为非DM患者的2~4倍,此外DM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病死率亦较高.因此,DM作为一种代谢综合征和冠心病等危症已越来越受到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等各门学科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知DM患者发生CAD的危险因素除非DM患者也会有的血脂异常、高血压、感染、氧化应激等外,血糖升高对多种细胞功能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堆积更与DM患者多种慢性并发症有关.研究表明,遗传性与获得性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DM患者AS的发生与发展.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FAC-L(4.0)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对93例手术治疗结合放化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计算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临床TNM分期越晚,患者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和生活质量总分越低,Ⅰ~Ⅲb期生活质量总分的中位数分别为128.68,129.49,128.67和106.84.不同手术方式主要影响生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局部切除生理状况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的中位数(18.61和138.69)高于肺叶切除(16.87和127.89).结论病情程度和术式的选择是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闫子海;肖永红;张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510例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第2天、3个月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及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各瓣膜的活动,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左肺动脉及主动脉弓血流是否通畅,心脏大小及肺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510例成功封堵,其中279例室间隔缺损,111例房间隔缺损,120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观察分流已消失,封堵器均位置正常,固定良好,左肺动脉及主动脉弓降部无明显狭窄.上、下腔静脉及右肺上静脉血流通畅,对各瓣膜活动均无影响;半年后,均无残余分流,心腔内径及肺动脉内径接近正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左肺动脉和主动脉弓降部血流是否受阻,是否影响各瓣膜活动及腔静脉回流是否通畅,从而验证封堵器的大小选择是否合适,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小梅;张源祥;樊文峰;张立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食管癌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相关性研究

    化学治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行的化疗为传统经验方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通过肿瘤化疗药敏实验指导个体化用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许多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原发灶切除后化疗期形成耐药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肿瘤组织标本等而未能进行肿瘤细胞检测,从而不能实行个体化治疗.为此,我们采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检测了32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9种临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化疗个体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周韶辉;吴国群;孟宪利;刘会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强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的防治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抑郁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7%,而冠心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其发生率高达14%~47%.另一方面,与其他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1.5~2.0),此类患者发生心脏性死亡的百分率是无抑郁症者的3~4倍.抑郁症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伴有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充分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早期识别、积极干预冠心病患者所伴发的抑郁症,对于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可曲性电子支气管镜对直接数字放射线照像术胸片正常的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结核(EBTB)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下层乃至浆膜的结核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当影像学检查无肺内病变时,常可导致误诊或漏诊,笔者对14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irectdi digital radiograghy,DR)胸片正常,经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丛;路新华;杨志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四氯化硅中毒11例临床分析

    2005年3月,我市某化工厂由于四氯化硅泄漏,造成附近部分居民中毒,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克武;梁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去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

    输血治疗中常伴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液常引发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等,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输血疗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含有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的细胞因子的库存血液所致[1,2,9,10].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旨在减少和降低含有白细胞血液引发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2-9],提高输血疗效.为较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前后一段时期,引发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李永乾;王毅;张紫绵;梁晓虎;张爱红;张海;彭慧花;赵凤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2005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连载1)

    2005年9月公布了由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实用指南工作组编写的(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这是对2001年该指南修订版的再一次修订.本刊连载其治疗指南的精要部分.

    作者:李瑞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羟苯磺酸钙0.5 g,每日3次,对照组74例单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4周时24小时蛋白尿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49±1.02 vs 1.64±0.85)g(P<0.001);对照组4周时24小时蛋白尿较治疗前也有所减少(2.47±1.02 vs 2.20±1.01)g(P<0.01),但12周时高于治疗前水平(2.47±1.02 vs 2.60±0.98)g.两组间比较,4,8,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羟苯磺酸钙治疗蛋白尿的作用对肾功能正常和慢性肾衰竭者都有效,4周后24小时蛋白尿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2.42±0.91 vs 1.53±0.77;2.50±1.09 vs 1.75±0.93)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该药物还可降低慢性肾衰竭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论羟苯磺酸钙具有减少肾病蛋白尿的作用,该作用对肾功能正常和慢性肾衰竭者都有效,并可降低慢性肾衰竭BUN、Scr水平.

    作者:夏敬彪;张祥文;彭爱民;徐双双;钟文旗;杨林;屈慧;冯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附300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临床上老年人气胸多病情较重,如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或以其他并发症危,及生命.1995年10月至200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共收治自发性气胸30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刘金梅;邓曦东;胡智玲;朱辰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酒依赖患者的情绪障碍和述情障碍

    酒精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大量饮用,可引起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以及一系列的精神障碍.酒依赖(AD)又称酒瘾,指的是由于长期较大量饮酒使机体对酒精产生心理上的瘾癖[1].述情障碍是指不善于分辨自己的情绪和躯体感觉,往往借助于躯体不适来表达情绪体验的一种人格模式,常见于心身疾病患者,也可见于物质依赖[2].我们调查了住院的60例酒依赖患者,并与6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以了解患者的述情障碍.

    作者:徐建强;娄百玉;陈全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测定的意义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持续性的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功能障碍以及结构改变.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和组织蛋白的糖基化,这种病变损害了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交联,减少了结缔组织的弹性和强度,而肺具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微循环,基础研究发现高血糖可引起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肺小动脉硬化,引起微循环灌注异常;肺脏可能是除心、脑、肾、眼外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靶器官.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变.

    作者:邓丹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深部胃、肠镜联合术中内镜诊治小肠出血22例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已逐渐变得较为容易.在临床常规胃、肠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操作技巧,尽可能地增加插入深度并联合术中内镜,也能较满意地诊治小肠出血性疾病.此方法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节省了较多医药费用和时间.5年收集22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先;毛朝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广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突变型鉴定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广西地区2 187例新生儿样本采用四氮唑蓝定量法进行G6PD活性筛查;对其中经G6PD活性测定诊断为G6PD缺乏的62例新生儿采用自然或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中国人群3种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型.结果2 187例新生儿中筛查出G6PD缺乏的有235例(10.75%),62例基因检测发现G1388A突变25例G1376T突变16例,A95G突变4例,其余未定型,3种常见突变共45例,占72.58%(45/62);其中5例经DNA测序证实.结论广西地区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为10.75%,G1388A、G1376T和A95G也是广西地区G6PD缺乏症的常见基因突变型.

    作者:郑敏;罗建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MC)浸润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且与肾脏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新近明确的对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M/M)具有趋化、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在肾小球肾炎肾脏固有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均可表达,参与肾脏病理损伤,并可随尿排出体外,因此尿MCP-1成为肾脏疾病病情监测备受关注的指标.现就MCP-1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曹阳;田秀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或二者合用预防男性冠心病的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轮状病毒肠炎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变化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常在深秋、初冬流行,重症易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国外报告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多系统发病,我们对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的肝脏受损22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王亚利;王晓明;宋红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M)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关于DR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近年研究表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AMs)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检测了2型D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水平,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DR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郝咏梅;王绵;赵永才;苏胜偶;葛秀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538份血培养结果分析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至关重要.血培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分析本地区血培养中各种细菌的分布趋势,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体的动态,对临床治疗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我们调查了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的1 538份血培养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印启;冯惠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24小时内血肿继续增大的有关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继续增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我们对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我科收治的3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24小时内CT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沛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