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胸膜病变临床分析

钟隆欣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胸膜病变, X线, 泼尼松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肺及胸膜因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抗原-抗体复合物容易在肺胸膜沉积而引起损害.本文对92例SLE患者中出现肺胸膜病变4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放免法测定N-心钠素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目的评价N-心钠素(N-ANP)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放射性核素门控血池显像,筛选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32例,心力衰竭患者32例,并选取心功能正常健康人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N-ANP水平.结果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血浆N-ANP[(1382.25±549.51)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22.06±255.38)ng/L,P<0.05],却显著低于心力衰竭组[(4 020.43±2 090.95)ng/L,P<0.05];按血浆N-ANP>923.00ng/L(对照组的+1.96s),诊断无症状心力衰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结论 N-ANP可用来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且以N-ANP>923.00ng/L作为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指标较为合适.

    作者:韩跃刚;吴淑伦;黄彦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亚硝酸盐中毒19例临床分析

    1990~1999年,我院共收治亚硝酸盐中毒19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8~45岁,平均34岁.其中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盐服用12例,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过多的熟食5例,食用腌咸菜2例.发病时间在食后0.5~2小时,就诊时间0.5~9小时.

    作者:牛建华;徐岩;刘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REST综合征1例

    患者,女性,30岁,近半年患者常感双手发冷、发紧,每当受凉时双手皮肤颜色发生规律变化,开始为白色,随后发紫变红,吞咽受限,进食进胸骨后有烧酌感.近2月左手无名指指端萎缩、变黑,右手中指皮下出现一硬结.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光敏、脱发,无关节、肌肉疼痛.

    作者:张军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高危因素初探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中较常见而又较严重的一种,其发生率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达12%~26%,占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60%~75%.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者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探讨肝硬化腹水发生SBP的危险因素,便于早期预防,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刘模荣;谢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泰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

    泰能(泰宁,Tienam)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伊米配能/西司他丁钠,lmipenem/cilastatin,Tienanvial sodium,primaxin)的商品名.本品为一种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含有两种成份:亚胺培南,为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硫霉素(thienamycins);西司他丁,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内(被肾二氢肽酶)代谢,继而增加泌尿道中未经改变的亚胺培南的浓度.体内分布以细胞间液、肾脏、上颌窦、子宫颈、卵巢、盆腔、肺等部位高,在胆汁、前列腺、扁桃体、痰中也有较多量,并有一定量进入脑脊液中.半衰期约为1小时.本品对革兰阳性、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美国默克(merck)公司在1979年研制开发,并于1985年在德国首次上市.中国1992年进口该产品.国内早报道泰能的是张铸基[1],之后张致平[2]、陈朝元[3]也前后报道了泰能的合成、抗菌谱和毒副作用等,国内第一个报道临床应用的是吕媛[4],之后报道逐渐增多,9年来共有111篇有关泰能报道的文章,现综述如下.

    作者:樊德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白细胞分类正常的急性白血病误诊17例分析

    典型的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一般较容易、明确.而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特殊,尤其是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分类正常者,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9月共诊治AL 131例,其中白细胞分类正常的非典型AL误诊1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任新明;陈志娇;白永泽;李惠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导管引流治疗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探讨

    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从X光片或CT上看,各个包裹性积液之间多是独立的,传统的方法除对病因治疗外,是在B超定位后逐个胸穿抽液,但往往不能达到预定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之间往往是交通性的,彼此相通,这为我们对该类患者放置导管作持续性引流提供了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对该类患者的疗效与耐受性.

    作者:卢智胜;冯起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肾小管酸中毒为首要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

    干燥综合征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半数可以合并有肾脏损害[1],但以肾小管酸中毒为首要表现的病例较少见,近日我院收治了这样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甄宇;黄雯;王力增;王天;田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4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姊妹病.2型糖尿病80%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死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病例冠脉造影资料对照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作者:李东旺;丁枭伟;张彩霞;李成学;李建红;王波涛;张贵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几种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疾病的误诊分析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疾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很多非消化系疾病易误诊为消化系疾病.我科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患者247例,其中首诊误诊37例,误诊率14.5%.现将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欧阳和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围产期缺氧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体能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使用高压氧治疗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同菊;李秀梅;姚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夜间心率对24小时心率变异指标的影响

    本文中分析了81例高血压病患者夜间心率(23∶00~8∶00)变化对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春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误诊1例

    患者,女性,29岁,主因反复咳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余再入院,患者于3年前始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样痰,但无发热、盗汗及痰血,后渐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第一次住院时,胸片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

    作者:陈荣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某些特殊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是一常见病,节律性疼痛、周期性发作为其临床特点,据典型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临床实践中时有误诊发生,笔者曾遇少数消化性溃疡表现为胸痛、脐周痛、吞咽困难、无症状性溃疡等特殊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红;叶国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肺不张104例分析

    我院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影像学诊断的肺不张患者104例.现将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并探讨纤支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呼彩莲;刘卫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分析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发生漏诊误诊.我院1990年1月至2001年7月共确诊6例.现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确诊率.

    作者:余珊;李祎;陈君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27例临床分析

    作者1991年1月至2001年4月,观察27例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后确诊为尿毒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冠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并气性坏疽1例

    患者,女性,59岁,多饮、多尿、口渴消瘦2年,右足部反复溃疡1年,诊断为糖尿病足.就诊前1天出现右足部及小腿剧烈胀痛,右足底溃疡渗出血性液体,止痛药无效,再次入院.

    作者:圈启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路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分离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抗菌药物治疗是尿感的基本治疗.近年来,经尿细菌分离培养证实,部分细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现将1999~200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0例患者的尿细菌分离谱及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亚;李芳琴;高霞;同晓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部分性尿崩症5例

    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0例,其中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部分性尿崩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红;王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