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燕;阮柯娜;毛雪芬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 , GCRG)是Jaffe[1]1953年提出的一种罕见骨病。目前报道的病灶多局限于颌骨、掌骨,位于拇指的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罕见报道,我院于2013年5月22日收治了1名患者,初诊为恶性骨肿瘤,手术病理确诊左手拇指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作者:毛雅琪;刘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树芽征”CT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95例活动性肺结核行MSCT 扫描,对涂阴、涂阳及各类型肺结核“树芽征”的检出率、分布、形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洞性、干酪性肺炎、涂阳、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树芽征”的检出率分别为97.1%、90.5%、85.4%、59.6%,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树芽征”检出率明显低于空洞性、干酪性肺炎、涂阳肺结核(P <0.05),空洞性、干酪肺炎、涂阳肺结核三者间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 <0.05),肺结核“树芽征”呈多叶性、节段性或簇状分布,芽大而多,枝少而细。结论肺结核“树芽征”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作者:杜迎节;尹峰;王雪梅;刘新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胰腺脂肪增多症的C 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胰腺脂肪增多症的C 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的形态及大小、脂肪替代的部位及范围、腺小叶及小叶间隔、主胰管的显示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其超声、MR及相关检验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胰腺形态正常或稍饱满者8例。胰腺各部弥漫性密度降低者5例,CT 表现为腺体大部分被脂肪密度代替,显示低密度,CT值为-85.0~-95.0HU ,边缘呈分叶状、颗粒状、沟深,腺小叶间隔增大,主胰管无扩张;以胰头为主局限性密度降低者7例,CT表现为胰头形态饱满,局部向外略凸4例,显示局限性低密度,CT值为-75.0~-85.0 H U。胰腺体积缩小者4例,均为高龄患者,继发性胰管轻度扩张。反复腹泻半年以上10例,合并糖尿病6例,胆管结石3例,十二指肠憩室炎并轻度黄疸1例。本组病例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者8例,但腹泻反复者3例,治疗无效者4例。结论由于脂肪组织的CT值为负值,胰腺脂肪增多症的CT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征性,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结合相关检查可对该病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靳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ESWAN图像中不同级别胶质瘤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TSS)的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 ,RSI)、ITSS大径是否存在差异;评价MR各序列对显示ITSS的价值。方法搜集30例胶质瘤患者的常规MRI及ESWAN图像,在Adw4.5工作站上应用Functol软件对ESWAN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幅值图,测取肿瘤内磁敏感伪影的低信号强度、胼胝体压部的信号强度及肿瘤内磁敏感伪影的大径;测量DWI(b=1000)、T2 WI及T2-FLAIR的ITSS大径。将胶质瘤按照其病理结果分为I~Ⅱ级胶质瘤组,Ⅲ~Ⅳ级胶质瘤组。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胶质瘤的RSI、ITSS大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ESWAN , DWI ,T2 WI和T2-FLAIR序列显示ITSS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敏感性依次降低。结论 ESWAN图像中ITSS的定量参数RSI及大径有助于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ESWAN ,DWI ,T2 WI和 T2-FLAIR序列显示ITSS的能力依次降低。
作者:陈立光;刘传梅;李传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8/40)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7例,囊实性病灶19例,单纯囊性病灶4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可能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可能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作者:郁万江;孙其勤;徐海滨;刘剑;周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共1069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压迫止血,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绷带压迫止血。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患者压迫点局部情况、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05)手部肿胀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安全有效,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短,并发症少,同时给予专业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蕊;陈士巧;宋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 PFL )急性损伤的M 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M RI成像及临床证实的36例急性M PFL损伤患者的M RI资料,观察M PFL及膝关节其它结构损伤的M RI表现。结果36例M PFL损伤中,17例发生股骨侧,11例发生在髌骨侧,8例发生在韧带体部。36例M PFL损伤中,挫伤为19例,部分撕裂11例,完全撕裂6例。36例M PFL损伤中,11例存在髌骨半脱位,3例存在髌骨脱位,25例存在骨挫伤,8例存在骨软骨骨折,16例存在内侧副韧带损伤,17例存在股内侧斜肌损伤,15例存在半月板损伤,36例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积液。结论 M RI诊断M PFL损伤以横断位佳。M RI可以对M PFL损伤进行准确诊断和分级,典型的其它结构伴发损伤对诊断急性M PFL损伤有重要提示作用。
作者:梁文彬;胡卫东;娄明武;王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采用不同 b值对骨折椎体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通过数据分析优选佳 b值。方法根据外伤时间,按T<7天、14天≤T<30天将患者分为二组,每组20例,共40例。所有入组病例均行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分别取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s/mm2,测量骨折椎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比不同b值下椎体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对不同时间段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受检者骨折椎体DWI图像,随着b值由200s/mm2升高至1000s/mm2,图像信噪比逐渐降低,b值为300s/mm2时图像对比噪声比高;b值为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s/mm2时不同时间段压缩骨折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b值为300s/mm2时诊断新近压缩骨折(T<7天)价值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76%、81.87%。结论 b值为300s/mm2时,椎体DWI图像质量佳,所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作者:翟宁;李保朋;王晓莉;魏君臣;孙新海;胡喜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WI技术对胆管癌患者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鉴别和诊断,探讨DWI对胆管癌定性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肝其他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比较研究过程中的特点。结果肝细胞癌组、肝转移瘤组的ADC值与胆管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肝血管瘤组、肝囊肿组及正常肝组织的ADC值则明显高于胆管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管癌组的ADC值与与肝恶性病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胆管癌组的 ADC值明显低于肝良性病变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序列速度快,通过DWI图像特点及量化分析ADC值,对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可提供定量的诊断信息,可作为上腹部平扫的补充检查序列,应列为M RI常规序列之一。
作者:施少华;陈庆东;陈哲;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女,24岁。年幼时因易感冒、活动后气促曾在本市多家医院诊断为法洛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四年前曾因“脑脓肿”收治于我院脑外科。这次因“反复咳嗽、咳痰伴紫绀20余年,加重1个月”收入我院,查体:体型偏瘦,口唇紫绀,杵状指,心界稍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率增快,约108次/min。DR胸片示:肺纹理增粗,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型。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壁增厚。
作者:程祥勇;曲国田;陈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肩峰分型及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9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患者,按年龄段分成A组(39岁以下)、B组(40~59岁)和C组(60岁以上)三组,共97个肩关节进行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1mm薄层重建后在工作站上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肩峰解剖形态并分型、测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结果 I型扁平型23肩,占23.7%,II型弯曲型30肩,占30.9%,III型钩型44肩,占45.4%;I、II型肩峰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III型肩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A、B组及A、C组II、III肩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型和Ⅱ型肩峰在左、右肩分布无明显差异,Ⅲ型肩峰以右肩居多,左右肩III型肩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II型及II、III型肩峰A-H间距<5mm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I型所占比例高。结论 MSCT 可以清晰显示肩关节的解剖及其形态,钩型肩峰以右肩多见,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型。
作者:江凯;叶如卿;王蓼;葛明亮;邓生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螺旋CT扫描与胃镜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检查前患者均饮用100~300ml碳酸饮料。结果80例患者中有9例因病变导致胃腔狭窄,胃镜没法通过,因此无法判断病变的范围、形状及不能完成活组织检查;有5例患者因高龄、体弱等原因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而放弃。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同时接受胃镜检查与螺旋CT检查的患者进行比较,早期胃癌诊断胃镜优于螺旋CT ,进展期胃癌两者检查率相当,而对于判断术前分期,螺旋CT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螺旋CT较胃镜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能够显示整个胃壁及准确分析肿瘤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还可观察胃周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然而胃镜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较螺旋CT更准确,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姜中华;孙喜春;郝明达;梁志方;隋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125 I放射性粒子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建立护理规范。方法对110例晚期肝癌125 I放射性粒子置入术患者给予规范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情绪稳定,能积极地配合手术操作,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置入125 I放射性粒子给予规范化的护理极为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楠;乔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男,49岁。主诉因右肘部疼痛3个月余,近4天加重伴肿胀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骨科情况:右上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叩击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可触及尺挠动脉搏动,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正常。超声检查:肝、脾、胰、双肾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肱骨下段膨胀性溶骨性囊状骨质破坏,其内见骨嵴,局部骨皮质变薄,病灶上缘骨皮质断裂,内缘骨皮质破坏,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局部软组织肿胀见肿块影(图1,2)。CT轴位及重建片示右肱骨下段见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密度不均匀,CT值约40~85 HU。局部软组织肿胀见肿块影(图3,4)。MRI轴位(图5)T1 WI 、冠状位、矢状位(图6)T2 WI示右肱骨周围可见等T1等 T2软组织肿块,信号欠均匀,其内见多发血管流空信号,局部肱骨骨质破坏。右肱骨病灶消除术后 EC T示右股骨干异常活动性骨质病变,考虑转移瘤。术中见右肱骨远端骨性肿物,局部骨质破坏造成病理性骨折,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用线锯截骨,完整切除肿物。镜下见瘤细胞呈腺泡状器官样排列,胞巢间为薄壁血窦,细胞大圆形或多边形,含单或双核,胞浆含嗜酸性颗粒(图7)。术后病理诊断:右肱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作者:张保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 RI表现特点及提高其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 RI表现特点,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6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多数呈分叶状,T1 WI为等及稍低信号,T2 WI及FLAIR为稍高及高信号,边界清楚,部分肿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误诊率较高,经分析其M 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
作者:赵庆雪;郝天鹏;郑丽丽;王巍;戴春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例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利用Mann-Whitney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早期宫颈癌病灶内血管生成情况与经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早期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判断依据。结果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灶血流情况与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宫颈癌病灶内血管数量与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10mm、脉管受累、病灶大小≥18.0mm及宫旁浸润等宫颈癌预后因素有关( P <0.05)。中、高风险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放、化疗,其中大部分患者在术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病灶内血管丰富。另外,中、高风险组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PI值(0.51±0.30)与低风险组(0.97±0.52)比较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11.25, 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搏动指数(PI)值在0.82作为佳临界点。结合术前超声宫颈癌病灶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PI与风险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超声宫颈癌病灶血流丰富或PI≤0.82者与中、高风险呈现相关性( 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早期宫颈癌病灶的血管生成情况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内血管丰富及PI≤0.82与患者是否需要术后治疗有相关性。
作者:牛亚玲;赵春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常规二维甲状腺超声检查约50%的受检者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其中约9.2%~14.8%细针穿刺结果为恶性,而临床确诊的甲状腺结节中约5%为恶性。研究表明,常规超声在评价甲状腺结节时有一定的主观性,病变特性在观察者之间无显著的一致性,其对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率则更低,约29.0%~59.2%,且甲状腺微小结节更容易漏诊。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医学超声领域的一种新的具体而客观的技术方法,其能够提供组织弹性这一基本力学属性,是对常规超声进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可提高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性。超声弹性成像主要有弹性评分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弹性评分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弹性应变率比值作为超声弹性成像量化参数,其相关应用报道目前尚不多见,本文就弹性应变率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邓红艳(综述);叶新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 PC )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H PC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所有病灶位于颅内脑外,位于颅底7例、矢状窦旁5例、大脑镰旁4例、小脑幕旁3例、大脑凸面7例。病灶呈分叶状15例,呈不规则形11例。C 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7例,稍低密度3例;颅骨破坏4例,瘤内钙化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6例。MR平扫病灶T1 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3例;T2 WI呈高、低混杂信号18例,等、低混杂信号5例,等信号3例;T1 WI及T2 WI显示坏死囊变21例;有血管流空18例,出血7例,4例肿瘤邻近颅骨破坏;增强扫描22例呈不均匀显著强化,4例呈均匀显著强化,17例瘤周水肿明显。镜检示瘤细胞弥漫分布,间质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6例Vim、CD34、CD99阳性,CD31、EMA、CK、Syn及Bcl-2均阴性。结论 HP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与脑膜瘤鉴别,要注意分析其恶性征象,以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姚倩东;杨春;张劲松;郑敏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及其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013年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5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M SC T扫描图像,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再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图像重组。结果50例患者的MSCT 多种重建技术均可以很好的显示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及骨赘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和诊断腰椎峡部裂,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作者:江洁;董道波;段维勇;杨照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M 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11例12个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 R检查。结果11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大腿6例,小腿1例,上臂1例,肩背部1例,臀部1例,腹膜后1例;4个边缘清楚,8个边缘模糊,周围肌肉软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其中10个信号不均匀,8个T1 WI表现为等、低信号,1个病灶内可见少高信号,提示肿瘤内合并出血成分,T2 WI抑脂序列所有肿瘤的实质部分均呈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坏死区可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出血区呈低信号;2个病灶呈软组织肿块,信号尚均匀,T1 WI呈等信号,T2 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M 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对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娴;孙新海;朱来敏;李美芹;胡喜斌;翟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