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蛭降糖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不伴有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方朝晖;赵进东;王金萍;牛云飞;舒仪琼;袁爱红;吴倩;范青云;刘剑;鲍陶陶;罗源;陆瑞敏;郭呈林;江婷;崔李群;杨慧

关键词:丹蛭降糖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 糖尿病不伴有高血压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摘要: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不伴有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6例颈动脉IMT增厚的糖尿病不伴有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98例)。2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9.0 g/晚,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和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紊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颈动脉IMT与FIns、HOMA-IR、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显著正相关。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7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孕<0.05);治疗组FPG、FIns、HOMA-IR、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 TC、LDL-C明显降低(孕<0.05), HDL-C明显升高(孕<0.05);治疗组颈动脉IMT由(0.11±0.01)cm减少为(0.08±0.01)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0.05);治疗组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由(0.37±0.56)cm2降为(0.21±0.25)c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例,治疗组9例,2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以调节脂代谢,降低颈动脉IMT。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藏医药临床研究意义和思路

    藏医药临床研究是临床工作者避免知识老化,继承名老藏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技术,进行自我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藏医药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科学发展突破口。通过藏医药学临床研究,带动藏医药相关文献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把理论变为现实,把经验转换为成果,把疗效体现在临床实用价值上,推广适宜技术,真正推动藏医药走向世界。

    作者:达瓦次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发展重点学科,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十一五”数据综合分析

    本文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数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为基础,阐述了研究型医院的内涵与特征,及其与重点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从加大学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成果产出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

    作者:马超;王拥军;尤圣富;崔学军;杨铭;高洁;张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春林教授分型治疗IgA肾病中医用药经验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现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一般根据不同临床分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黄春林教授借鉴现代医学分型治疗IgA肾病的方法,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中医用药经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邹川;卢富华;刘旭生;黄春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研究型门诊构建模式探索

    为更好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建设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湖北省中医院构建了研究型门诊。研究型门诊以“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为建设理念,从临床研究、健康管理与特色诊疗3方面探索研究型门诊构建模式。

    作者:邓小川;刘建忠;盛国光;李晓东;吴辉坤;杨帆;李慧;黄晶晶;毛树松;郭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伦理审查中知情同意书主审表使用研究

    为维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创建宽松和谐的科研、医患环境,保证临床科研试验正常进行,确保临床试验研究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伦理审查中的方案审查与知情同意审查是保护受试者的2大基石。好的知情同意书主审工作表是帮助伦理委员会提高方案审查质量的必要手段。

    作者:李晓;吕晓东;于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平艾合剂Ⅰ号方治疗HIV/AIDS患者107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艾合剂玉号方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分为单服平艾合剂玉号方(太芪培元颗粒)组与平艾合剂玉号方合用西药(齐多夫定300 mg、拉米夫定150 mg、奈韦拉平200 mg,每日两次)组,即中医组与中西医组。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 T淋巴细胞计数改善程度较中西医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艾合剂玉号方有改善艾滋病患者症状,提高免疫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李静茹;马建萍;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张颖;孙奇;曾琳;李风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于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中医病-证-中药关联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的:基于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证-中药研究为示范,探索建立一套中医多病种病-证-中药研究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利用我院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数据库(数据来自2011年8月~2013年3月间5000份格式化电子病历),数据预处理,运用水晶报表及复杂网络进行数据挖掘,获取AECOPD病-证-中药的频度关系,分析AECOPD不同证型临床用药特点。结果:痰热壅肺、痰瘀阻肺、肺肾气虚3个证候对应的中药均有甘草、陈皮、地龙、紫苏子、黄芩、红花等,痰热壅肺证除有清热、化痰药还有活血药,肺肾气虚证除有益气补肺肾药外兼有活血化痰药。结论:利用临床共享系统可用于临床大数据的处理,挖掘的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科研提供很好的平台。

    作者:胡金亮;张润顺;周雪忠;张兴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药防治HIV/AIDS研究现状与展望

    阐述国内对HIV/AIDS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简介新疆地区开展HIV/AID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的成果;总结目前我国中医药防治HIV/AID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展望性意见。

    作者:张颖;马建萍;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李静茹;曾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药应用情况的专家调查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的中药应用情况进行专家调查,把握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PCI术后、CABG术后)常用的中药汤剂及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进行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及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急性心肌梗死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冠心病心力衰竭常用中药包括真武汤、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及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冠心病心律失常常用中药包括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PCI术后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及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CABG术后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及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生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的中药应用存在共性与个性特征,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证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瘫病(脑出血)藏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血瘫病(脑出血)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42例患者进行藏成药一个疗程的治疗(28天),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症候、体征、肝功、肾功、心电图,头颅CT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候、体征、头颅CT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肝功、肾功未见明显异常,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瘫病的藏成药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次仁央宗;格曲;德玉;达瓦次仁;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构建冠心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理论,在构建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的过程中,借助对心病内涵及外延的界定,除考察其临床症状外,还应在原有宏观基础上,将中医的四诊与现代心血管疾病的各种诊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疾病疗效进行微观化定量评价,构建完备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

    作者:郭家娟;崔英子;魏岩;邓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代谢网络构建及特征分析

    目的:以代谢标记物关联构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代谢网络,从整体角度揭示高血压病的生物学本质。方法:根据临床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标准,选择典型病例,以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为对照,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发现生物标记物,利用KEGG数据库发现标记物的代谢途径,关联代谢途径,形成代谢网络,根据代谢节点分析网络的关键靶点。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病患者机体代谢网络发生显著变化,去甲肾上腺素、己糖和花生四烯酸为关键网络节点。结论:从代谢组学出发构建代谢网络的方法具有研究中医证候复杂体系变化的优势,为阐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生物学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蒋海强;李运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药临床研究可“突破”

    笔者通过阅读商洪才等专家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待“突破”》有感,撰写此文。本文以黑龙江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妇科所承担的“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慢病项目)”中医临床科研项目为例,就如何管理好中医临床研究、产出成果及实现成果转化等3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从选题、运行模式、质控方面优化中医临床研究的过程;建立全面细致的管理体系,保障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明确临床科研成果的分类,实现中医临床研究成果的高数量和质量的产出。旨在为中医临床研究的“发展”和“突破”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高敬书;匡洪影;吴效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桂皮醛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相关分子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诱导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的变化;RT-PCR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rn Bolt方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皮醛有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桂皮醛能诱导凋亡的产生;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Survivin,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ax、Bak;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结论:桂皮醛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凋亡,可能与内源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

    作者:冯程程;邹玺;吴坚;周锦勇;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思考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龙华医院承担建设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积极参与中医药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研究与构建,努力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强化中医国际影响力,同时在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管理措施、宣传培训、产权形成和成果转化方面加强管理,使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安红梅;刘春辉;汤然之;王拥军;宋晓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学术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医疗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采取恰当的传承研究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尤为重要。本文从熟读经典、踏实临床、跟随名师及总结医案4个方面论述了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经验传承方法,希望在传承过程中,努力结合名老中医本身的学术特点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创立更多、更好的传承经验方法。

    作者:郭家娟;崔英子;魏岩;黄永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益心通脉汤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益心通脉汤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例60例,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益心通脉汤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及用药前后的中医证候量表、中医证候单症状的变化,同时观察益心通脉汤对血糖的影响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疗效性评价,试验组再狭窄率6.90%,对照组再狭窄率17.2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医证候疗效标准,试验组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31.0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研究期间2组安全性检测未见明显异常,对血糖水平无影响,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益心通脉汤能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胸痹心痛)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证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单症状,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宏才;许勇;聂谦;殷拥军;孔令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脐透消臌疗法应用于48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腹胀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通过应用脐透消臌疗法对48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腹胀患者进行护理,认为正确选择病例、详细宣教、观察使用期病情、保持脐透消臌贴的湿润、情志疏导、预防交叉感染及其它各方面的配合是护理的重点。良好的护理能提高病人舒适度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并能有效地缓解腹胀,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邓丹;许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益水生新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益水生新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灌胃益水生新饮低、中、高3个剂量,阳性药为苯那普利,设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8周后测血压并处死大鼠。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胱抑素水平;HE及Masson染色切片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F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HR大鼠血压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水生新饮低、中、高组和苯那普利组同期血压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胱抑素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水生新饮中、高组和苯那普利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胱抑素明显降低。病理检查提示,模型组比给药各组病变明显加重,出现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球基底膜非均质增厚并广泛空泡变性等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FN表达明显上调(P<0.01),益水生新饮中、高剂量组及苯那普利组TGF-β1,CTGF,FN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益水生新饮能够减轻SHR大鼠早期肾脏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起到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展和肾脏保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TGF-β1,CTGF,F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徐宏;罗学文;邹川;郭婧姣;李良;关建国;刘旭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思索与实践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学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于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体现中医医院基本特征、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推动中医医院的文化建设值得我们深入的思索与实践。作者通过探讨医院文化的内涵及作用,结合医院文化建设的历程,介绍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措施及各项建设成效,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变革与创新提出建设性思路。

    作者:郑锦;马超;史竞懿;陈容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