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梁晓春
目的:观察蝉苏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及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造模,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纤维连接蛋白( FN)、层粘连蛋白( LN)、LC3和Beclin-1在肾组织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肾组织中FN、LN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蝉苏地黄汤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蝉苏地黄汤组与替米沙坦组相比,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肾组织中LC3、Beclin-1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与模型组相比,蝉苏地黄汤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蝉苏地黄汤组与替米沙坦组相比,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蝉苏地黄汤可通过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LN、FN的表达而抑制肾小球纤维化,同时,通过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而抑制过度自噬,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赵明明;杨斌;张昱;王金虎;张秋;郝伟;赵晋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芍欢苓汤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以桂芍欢苓汤联合匹维溴铵和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IBS-SSS积分,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肠鸣、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和神疲懒言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症状积分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均能降低患者的IBS-SSS积分,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肠鸣、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和神疲懒言症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各项症状上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桂芍欢苓汤能有效消除或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王艳玲;苏晓兰;闫思萌;张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降浊解毒胶囊对透析前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血红蛋白( HB)及N末端B型脑钠钛原( NT-proBNP)水平和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未透析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肾脏病( CKD)4~5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铁剂、叶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降浊解毒胶囊,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HB、红细胞比容( HCT)、NT-proBNP及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大值( E/A)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Hb均提高,NT-proBNP水平均降低,E/A指标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浊解毒胶囊能够帮助纠正 CRF患者的贫血状态,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降低 NT-proBNP水平。
作者:霍亚平;张宏英;宋杰;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特应性皮炎( AD)是皮肤科常见的顽疾,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中医学将其归为“四弯风”“奶癣”“湿疮”等范畴。黄尧洲教授长期从事皮肤相关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治病思想上,中西医汇通,独具慧眼。黄尧洲教授对本病有着独到的见解,病因病机为胎毒内蕴,邪火扰心所致,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但以心为核心,提出了从心论治特应性皮炎,重用重镇安神的药物治疗该病,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雄;郎娜;付中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KD3~4期气虚湿瘀型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血清胱抑素 C( CysC )、血清钙( Ca2+)、血清磷( P3+)、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血红蛋白( HB)的影响,旨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程进展,改善远期预后。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肾衰宁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GFR、BUN、Scr、CysC、Ca2+、P3+、ALP、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eGFR、BUN、Scr、CysC、Ca2+、P3+、ALP、HB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病例治疗后BUN、Scr、CysC、Ca2+、P3+、ALP、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可早期干预肾脏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进入终末期肾脏的风险。
作者:董彬;高晨;黄秀贞;刘丹丹;刘志华;任鲁颖;王祥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过确诊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病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丛集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程度重的病症,常伴有典型的自主神经症状。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血管扩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管激动物质释放增加诱发神经源性炎症及激素的昼夜节律分泌异常有关。研究证实常规止痛剂对丛集性头痛无效,目前A级推荐为舒马曲坦皮下注射,佐米曲坦滴鼻以及纯氧吸入等。维拉帕米是目前预防丛集性头痛的首选药物,但使用时需监测心电图,因其不良反应包括心脏传导阻滞、便秘、头晕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顾锡镇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从病机探索丛集性头痛的辨治思路,以升降结合、畅南启北、调畅情志为基础,结合头颅影像学,归纳出清颅饮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昀泽;李建军;顾锡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 MPE)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后较差。MPE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对MPE形成的病理过程也有了新的认识,除了淋巴管堵塞外,肿瘤新生血管、血管通透性增高、局部炎症以及水通道蛋白等也参与了MPE的形成。目前MPE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总体疗效有限,中医药对MPE具有一定干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总体机制研究偏少,对作用靶点、有效成分的阐述尚显不足;研究多以复方为主,缺少对单药、拆方、组方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具有“多系统、多靶点”的特点,仅仅局限于某一靶点或某一机制无法全部诠释中医药的治疗机制;中医药治疗MPE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依据该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切实的疗效,如何将中医的“利水逐饮”的治疗思想与现代医学的机制研究相结合,是目前尚未涉及的地方。
作者:金志超;施展;花宝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中药复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6 min步行试验(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及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RC、CAT、SGRQ症状与活动评分、SDS、6MWD及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FEV1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结论补肺益肾中药复方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等综合性评价指标。
作者:王国力;邓虎;徐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张耀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男科主任医师,师从“首都国医名师”、著名中医外科、肿瘤科专家王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诊治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高泌乳素症等。前列腺炎综合征是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张教授根据前列腺所处的解剖部位和藏精而泄的生理功能分析,认为其有奇恒之腑的特征,与女子胞相对应,属男子胞的一部分,为冲、任、督三脉的共同起源,即所谓的“一源而三歧”。本病的发生在于正气内虚,精室不足,或脏腑失调,或经脉损伤,或排泄过度,邪毒侵袭,留滞精室,或邪毒内生。张教授根据症状辨证,采用不同方剂予以治疗,并随证加减,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商建伟;盛文;李宪锐;李菊敏;丁劲;杨杰;韩树山;张耀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进入了情绪压力超负荷的时期,情志养生保健成为必须关心和应对的问题。情志养生,即是用调度情绪、净化内心的方法,来达到调养生命、治病防病、延年益寿之目的。傅山博物洽闻,在情志养生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观念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以德润身,以德养性;萧然物外,致虚守静;博学多闻,兴趣广泛;习武练拳,运气走脉;走出小世界,放情丘壑间等方面,对于现代人缓解精神压力、调理情绪有很大的启示。
作者:徐达瑶;薛芳芸;刘润兰;李峰;张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统计,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5年7月报告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128例,并对病患的性别、年龄、发生不良反应系统、临床表现及制剂品种等进行分析。结果128例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7;50岁以上患者72例,占56.25﹪;所累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组织,共89例,69.53﹪,其次为循环系统,共10例,占7.81﹪,再次为全身性损害,共9例,占7.03﹪;涉及不良反应的排名在前10位的的中药注射剂分别为血塞通注射剂、丹参川芎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血栓通注射剂、丹红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用法均为静脉滴注。结论中药注射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光金;刘耀龙;张红梅;李院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以调和营卫为治则,采用针刺、艾灸、中药足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睡眠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和营卫外治法疗效显著,从根本上改善了睡眠质量。
作者:陈静;刘立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将关系到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命运,中医药学的地位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名中医工作室模式显然是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医疗体系,真正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传统传承模式的回归与超越历史的工作模式,名中医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模式无论从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论还是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上都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名中医工作室模式对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暨提升中医软实力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葛玲玉;张喆;蔡以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联合方组是门氏流派创始人门纯德教授自创的一种特殊的用方用药形式。针对一些慢性疾病,联合方组采用两方或者更多的方剂轮流使用,具有标本同治的特点,既拓宽了方药的使用范围,防止单一用方的偏性;又避免大杂烩方。门九章教授在继承其父亲用药的基础上,常两方轮流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动态观察,总结有效经验。门教授在使用联合方组治疗慢性肝病的过程中,重视人体功能状态,注重脾胃,尤重胃气,两方中必有一方以治脾胃为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寇永锋;门九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温针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温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5d为1疗程,5d后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疼痛及外周白细胞数予以评价。结果3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温针组恢复时间更快。3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淋巴细胞数手术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淋巴细胞数较术前均有增多,但温针组比其他两组数量增多更为显著。温针灸及针刺治疗均能缓解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治疗能够更快恢复妇科术后胃肠蠕动功能,针刺能有效镇痛,并对外周白细胞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古力沙尔阿·吐尔逊;牛相来;吴继新;那尔布力·巴合提别克;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海藻玉壶汤是治疗瘿瘤初起的代表方剂,具有化痰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为主药,化痰软坚散结,半夏、贝母化痰散结,连翘清热散结,青皮、陈皮行气理气,当归、川芎、独活活血调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气顺则痰消,血行则结散。以气滞血瘀痰凝为病机,以肿块、结节、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在甲状腺、乳腺、男性生殖器、肝胆、肿瘤、血液、皮肤、儿科等疾病,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这些疾病可以理气活血、化痰软坚,使坚者消,肿者散。因海藻玉壶汤中海藻的药理作用,常应用于甲状腺疾病,并常配伍穿山甲、夏枯草、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功。对于其中有些疾病病例较少,甚至为个案报道,比如乳房异常发育、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晓苗;裴晓华;肖金禾;刘宇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亚健康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课题,伴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亚健康状态。张大宁教授从中西医角度阐述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由此延伸出亚健康概念,并从中医学角度全面论述与亚健康关系,认为中医体质学说是对“亚健康”理论是一个补充与贡献。“亚健康”是相对的,是有时限性的,也许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现在认为是“亚健康”状态的,变成一种新的疾病,也就是从“亚健康”中分离出去,所以张老师再三强调,中医关于“亚健康”的论述,一定是中西医结合的。
作者:张勉之;张大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长期失眠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恶性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失眠当受到社会重视。李秋艳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系统掌握内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在治疗上突出中医特色,除药物治疗外,还运用针灸、耳穴埋豆、物理康复等传统中医疗法,尤其擅长糖尿病、甲状腺、亚健康、抑郁症、慢性疲劳、失眠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李秋艳认为失眠常见可分肝气郁滞、心神不安、阴虚火旺、瘀血内阻、痰热扰神、心脾两虚等型,临床当观脉症,结合体质,依法随症治疗。
作者:陈锹发;李秋艳;马学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肾利湿活血方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 CKD)3期的疗效,改善肾功能。方法将94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片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利湿活血方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检测血尿酸( UA)、肌酐( Scr)、尿素氮( BUN)、1h尿红细胞排泄率( URBC/h)、24 h尿蛋白定量(Upr/24 h)、尿蛋白/肌酐比值(UAlb/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中西医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UA、BUN、Scr、UAlb/Cr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05);治疗后对照组Scr不降反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西医组CKD分期进展率低于对照组,而减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利湿活血方联合苯那普利治疗CKD3期可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李子贵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