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姜红;葛均波

关键词: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心室重塑, 细胞因子系统,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能神经系统, 学说, 心肌结构, 肾上腺素, 心脏病, 制导, 循环, 肾素, 临床, 经历, 功能, 分子, 表型
摘要:心力衰竭(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对HF机制的认识从50年代的心肾学说,到90年代以来的心室重塑学说,经历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心室重塑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致炎性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激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心室重塑又进一步激活该系统,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病患者心肌中相关病毒的测定

    目的:探讨炎症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与心肌中细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PB19)、腺病毒和肠病毒的关系.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比较30例炎症性心肌病、36例IDCM、13例HCM及36例对照组患者心内膜活检标本中PB19、腺病毒及肠病毒的检出率,并用荧光素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PB19拷贝数.结果:30例炎症性心肌病患者中有4例PB19阳性(13.3%)、1例腺病毒阳性(3.3%)、10例肠病毒阳性(33.3%);36例IDCM中有3例PB19阳性(8.3%)、1例腺病毒阳性(2.8%)、7例肠病毒阳性(19.4%);13例HCM中有2例PB19阳性(15.4%)、1例肠病毒阳性(7.69%)、腺病毒阴性.而对照组未检出病毒序列.PB19量从70拷贝/μg至3 900拷贝/μg,炎症性心肌病PB19DNA拷贝数高于IDCM组和HCM组.结论:PB19和肠病毒一样是炎症性心肌病、IDCM病因之一,可能与HCM发生也有一定关系,而腺病毒为非主要致病病毒;炎症性心肌病的高拷贝PB19 DNA提示病毒感染是诱发心肌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姜红;杜明;饶丹;王敏;郭和平;葛均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硬膜外和皮下病人自控镇痛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中应用

    目的:比较PCEA、PCIA、PCSA3种方法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依术后自控镇痛途径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硬膜外组(E组,20例),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组(Ⅰ组,20例),术毕经静脉注入负荷量,接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皮下组(S组,20例),术毕经皮下注入负荷量,接镇痛泵行皮下自控镇痛.PCSA配方和程序同PCIA.观察并记录3组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并发症(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BP、HR、呼吸情况,镇静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病人的满意度.结果:3组病人术后8、12、24、48、72 h的VAS相仿(P>0.05),镇静评分在PCIA、PCSA组明显高于PCEA组(P<0.05),病人的满意度、肠功能恢复时间3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EA、PCIA和PCSA镇痛效果相仿,PCEA组患者镇静程度较轻,PCIA和PCSA的镇静程度较重,但并未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其它并发症情况3组相仿.与PCEA、PCIA相比,PCSA操作简单、相对安全、故障少,不失为术后镇痛又一较好方法.

    作者:嵇富海;杨建平;张鸿;陈军;须挺;蒋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8月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32例成人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等资料;同时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心肌保护方式,转流时间,术前、术后的心肌酶谱,术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功能参数,引流量,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和预后等临床资料,与同期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呼吸机辅助支持不超过48h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2例进行原因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患者术前心功能差、术中转流时间长、术中心肌保护不良、术后低氧血症以及发生心、肺、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引流多等6个因素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肺功能准备充分,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预防和治疗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并发症及合理应用呼吸机治疗,严密止血,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章放香;冯亚平;张大国;阎兴治;向道康;舒玉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5年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5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了解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中9例肝移植术后HCV复发,血清中检测到HCVRNA,和(或)出现病理肝活检组织学改变.3例死亡皆因HCV复发不能控制所致.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例,HCVRNA血清滴度在治疗后1周皆明显下降.结论:HCV复发是目前肝移植术后一个普遍而又处理棘手的问题.控制并减少HCV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丙肝肝移植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宋康;樊嘉;周俭;吴志全;邱双健;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与淋巴细胞免疫学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免疫学变化.方法:将297例老年肺部感染者,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并发症、治疗与转归及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差异.结果:糖尿病组以发热、纳差、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的比例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其合并症、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及死亡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老年患者免疫力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危重的多,死亡率高.

    作者:吴月萍;殷少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p53突变之间的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表达与p53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4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状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6.4%(65/140),p53表达阳性率为47.9%(67/140).根据p53表达的阳性指数0、1、2、3、4将140例胃癌组织分为5组,各组survivin表达阳性指数分别为2.01±2.514、0.17±0.495、2.80±1.789、4.73±1.272、6.50±0.707,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67例p53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指数和p53表达阳性指数呈同步上升趋势(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在免疫组化检测水平上具有同步相关性.

    作者:汪学非;孙益红;左青松;卢韶华;秦新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葛晓麟;郑明芳;史习勤;张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复异位妊娠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9例重复异位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29例重复异位妊娠占同期452例异位妊娠中的6.42%,其中19例(占65.52%)发生在对侧输卵管,10例(占34.48%)发生在同侧输卵管.首次异位妊娠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20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18例(占90.00%),发生在同侧2例(占10.00%).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9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同侧8例(占88.89%),发生在对侧1例(占11.11%).本组病例15例手术后病理示合并慢性输卵管炎,占51.72%.首次异位妊娠后未避孕及无规律避孕21例,占72.41%.结论:输卵管炎、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及无避孕措施或不严格避孕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输卵管炎症,从首次异位妊娠的防治开始来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作者:文秋平;唐秋英;张红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及hMSH2基因与p53、PCNA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变化,与p53、PCNA表达的关系,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对15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石蜡切片进行hMLH1、hMSH2、p53及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1)15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失表达有24例,占16%(24/150),hMSH2失表达有5例,占3.3%(5/150);两者之和占总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例的19.3%(29/150).hMLH1或hMSH2蛋白失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近端结肠、低-未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MMR蛋白失表达比例高(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以及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P>0.05);(2)hMLH1/hMSH2蛋白失表达组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标记指数均低于表达组(P<0.05).结论:(1)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MMR基因的缺陷,并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2)hMLH1/hMSH2蛋白失表达与p53表达及PCNA标记指数呈负相关.

    作者:史恩溢;杨雄华;谭云山;许建芳;宿杰阿克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研究脾切除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2002年内科治疗无效的24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术后随访20±16个月.并对年龄、性别、病期、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PAIgG升高与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期间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22例,占91.7%;随访20±16个月,血小板计数≥50×109/L者19例,占79%.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激素的治疗反应、术前血小板计数、出院时血小板计数、术后PAIgG值对脾切除术后疗效无预测价值.结论:脾切除术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成人慢性ITP患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各项临床指标对预测脾切除术的疗效无临床意义.

    作者:俞建平;高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附2 725例报告)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993~2004年采用ESWL治疗尿路结石患者2725例,其中肾结石922例,输尿管结石1789例,膀胱结石14例.结果: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94.4%(2572/2725),结石残留109例(4.0%),16例无效(0.6%),改用手术治疗.结论:ESWL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无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刚;李如昌;顾卫星;金伟;汤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腺切除治疗59例OMG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部分胸骨劈开切口44例,全胸骨劈开切口2例,电视胸腔镜经右胸前外侧径路1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手术有效率1年内89.8%(53/59),1~3年74.0%(37/50),3~5年86.1%(31/36),5~10年88.9%(24/27),10年以上86.7%(13/15);总缓解率37.3%,有效率为86.4%.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疗效与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径路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胸腺切除是OMG的有效治疗方法,切除径路首选电视胸腔镜手术.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马铮;周景海;龚太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73%的肺炎性假瘤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常规X线胸片和CT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24%和37%,4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肺炎性假瘤在术前诊断上与肺癌较难鉴别,对诊断不清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肺炎性假瘤可能存在恶性潜能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随访.

    作者:冯明祥;葛棣;郑如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修补术治疗报告

    我院自1994年~2004年对1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修补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0~59岁.18例中,钝性伤17例,锐性伤1例.伤后0.5~12 h入院.术前B超、CT确诊16例,腹腔穿刺阳性13例.

    作者:曾台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龄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探讨--附6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61例高龄梗阻性结肠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6例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11例行Ⅰ期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4例行Hartmann手术,2例行结肠造口,1例行捷径手术.发生术后并发症47例次,吻合口瘘2例;死亡3例,死亡率4.9%.结论:掌握好适应症高龄梗阻性结肠癌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而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紫平;罗国荣;李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大鼠骨代谢及其调控激素的改变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骨代谢及其调控激素的改变.方法:20只大鼠分为2组,一组以四氯化碳肌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m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白蛋白/球蛋白(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及其调控激素[血清钙、尿钙、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尿吡啶酚/肌酐(urinary pyridinoline/creatinine,Pyd/Cr)].结果:肝纤维化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股骨和腰椎骨密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0.149±0.014 vs0.151±0.006 g/cm2,P>0.05;0.139±0.012 vs 0.146±0.007 g/cm2,P>0.05];血清25(OH)VitD3无显著差异[18.97±1.52 vs18.20±1.03ng/ml,P>0.05];尿Pyd/Cr则显著升高[0.13±0.04 vs 0.08±0.02 nm/μmo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与血清A/G呈正相关(r=0.586,P<0.01),而与尿Pyd/Cr呈负相关(r=-0.512,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骨吸收加强.

    作者:俞华芳;朱金水;余小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对HF机制的认识从50年代的心肾学说,到90年代以来的心室重塑学说,经历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心室重塑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致炎性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激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心室重塑又进一步激活该系统,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姜红;葛均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血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肝脏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主要有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等.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本文就多普勒超声对肝脏肿瘤血流特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贾启禹;殷鸿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制心脏保存液保存离体兔心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心脏保存液对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方法:取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成分3组,建立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别用晶体停搏液、UW液和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在低温下保存4h;复灌后检测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结果:自制心脏保存液组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与晶体停搏液组有显著差异,与UW液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实验证实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与UW液心肌保护效果相近,其配方设计基本可行.

    作者:郑佳予;王春生;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卡维地洛的拮抗作用

    目的:观察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卡维地洛的拮抗作用,为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L-型钙电流(ICa-L).实验分4组:对照组,AngⅡ(0.1μmol/L)组,卡维地洛(1 μmol/L)组,AngⅡ+卡维地洛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 μmol/L AngⅡ使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峰值电流密度明显增加(-12.74±1.65 vs-5.78±0.82 pA/pF,P<0.05).1μmol/L卡维地洛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无明显影响(-5.72±0.77pA/pF),但可拮抗AngⅡ的作用;AngⅡ+卡维地洛组的ICa-L峰值电流密度(-8.03±0.84 pA/pF)与AngⅡ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具有明显的电生理学作用,0.1μmol/L AngⅡ可促进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卡维地洛可拮抗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的作用.

    作者:张殿新;张荣庆;程何祥;黄岚;王海昌;郭文怡;刘兵;张清;李伟杰;秦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