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中药组方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董书梅;赵良义;闫宝环;孟翠华;钟晓华

关键词:雾化吸入, 抗痨汤Ⅰ号, 抗痨汤Ⅱ号, 耐药肺结核,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雾化吸入在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中的作用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诊治的耐药肺结核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A组)、治疗2组(B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60例。A组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中药汤剂(抗痨汤Ⅰ号)联合常规治疗,B组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中药汤剂(抗痨汤Ⅱ号)联合常规治疗;C组采取单纯常规治疗,对3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第8周末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8.4%、98.3%、93.4%;痰菌转阴率分别为A组为78.3%、B组为81.7%、C组61.7%;病灶吸收好转率A组为96.7%、B组为100.0%、C组为85.0%,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辅以雾化吸入中药复方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有助于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菌转阴时间,加速病灶吸收,雾化吸入中草药组方可作为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方法之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研究述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复杂,远期预后不良。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戒酒、营养支持、保肝及对症改善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等措施。虽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很多局限。而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既注重微观辨病,又注重宏观把握。处方用药不仅仅关注异常理化指标和疾病本身,更关注患病的人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显示,中医药在降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疗效确切,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脂肪变性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文章将从辨证论治、基本方、自拟方、中成药、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等方面分别阐述,拟为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参考。

    作者:庞树朝;郭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丹参对妊娠晚期特发性临界羊水过少的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治疗妊娠晚期特发性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用随机的方法将77名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的方法,每日静脉输液2000 ml。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4 ml加入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500 ml液体静脉滴注,1次/d。连续7 d为1个疗程。观察羊水指数、脐动脉S/D、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羊水指数较治疗前增加,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虽然比治疗前羊水指数的平均值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脐动脉S/D值较治疗前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剖宫产比率为30.1%,对照组为55.3%;治疗组发生胎儿轻度以上窒息的有6例(15.4%),对照组有12例(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85±277)g,对照组为(2858±33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生产后出血。两组在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对治疗妊娠晚期特发性羊水过少有一定疗效,并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赵慧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论中医与藏医在文化要素上的交集

    中医与藏医在独立传承、相互融合与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在文化要素上有着众多的交集。(一)历史背景的交集。从文化背景来看,相互交集的要素依次为佛家、道家和儒家。佛学已成为中医和藏医不少或缺的文化元素,今已很难人为去截然分开;道家养生文化早在西汉就传播到西藏腹地,并在理论、临床、养生、方药等方面有许多交集之处;儒家文化对中医与藏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前者是“面”的影响,后者是“点”的影响,其交集点主要集中在理论、临床、医德等方面。(二)理论体系的交集。在唐代之前,汉字文化圈所属的各个区域都没有的文字,汉字是传播文明广泛、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载体。由于汉字文化圈的影响效应,中医与藏医在基础理论、病因学说、诊断方法、临床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的交集之处。(三)方药应用的交集。中医与藏医在处方、用药等方面的交集十分宽阔。第一,药性药理的交集。第二,临床用药的交集。中药与藏药千百年来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相互交集的关系。第三,处方与成药的交集。中医与藏医都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药酒等治疗疾病的剂型,在遣方用药上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独到之处。从中医与藏医相互交集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各兄弟民族大团结与大融合的过程。

    作者:李良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不同年龄层澳大利亚中医师注册的优势与问题探讨

    澳大利亚早在2012年7月1日,通过成立澳大利亚中医注册委员会(简称CMR委员会),开始对澳大利亚中医师进行统一注册、管理。就目前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进行当前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中医师注册标准实行的过程中,对当地中医药的发展起到双重作用,文章从不同年龄层中医注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中医师注册的优势及问题。

    作者:潘淼;李雪梅;应森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91例支气管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91例非急性发作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前五位分别是特禀质(25.2%)、气虚质(24.2%)、阳虚质(21.0%)、痰湿质(13.7%)和湿热质(5.8%),共占总数的89.8%,不同性别与年龄段对此分布特点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所占比例似有所增加的趋势,而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则有呈减少趋势。591例受调查儿童中单一体质类型仅占31.0%,包含2种体质类型的复合体质类型占总数38.7%,包含3种体质类型的占18.8%,包含4种体质类型的占10.3%。结论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以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为常见,多数患儿是以复合体质类型呈现;部分体质类型可能随年龄逐渐增加而变化。

    作者:刘映玲;郑艳萍;黄慧芳;侯梦晓;廖颖钊;郑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韩延华治疗少弱精子症经验拾萃

    韩延华教授是龙江韩氏妇科流派主要传承人,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尤其在不孕不育诊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症之一,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病因极其复杂,临床上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给患者精神及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痛苦。韩延华教授认为少弱精子症的发生不仅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常累及肝与脾,肾、肝、脾三脏生理上相互资助,病理上相互影响是导致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因素。临床以补肾、健脾、疏肝为用药原则,自拟经验方生精种玉汤,同时联合西药克罗米芬,生活中加以预防调护,疗效显著。

    作者:刘东阳;韩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络风宁0号方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络风宁0号方不同配比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HCASMC)和内皮细胞( HCAEC)生长的影响及剂量依赖关系,明确中药复合物抗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中药药物涂层支架的研发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用体外培养的HCASMC和HCAEC 3~5代,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选择抑制HCASMC生长,而对HCAEC无抑制作用的浓度范围(0.2~3.13 mg/ml)作为佳的水蛭素浓度与1μmol/L紫杉醇组成复合物干预两种细胞,培养48 h后用噻唑蓝比色试验( MTT法)测定各孔吸光值( A值),选择对HCASMC抑制程度大,而对HCAEC抑制程度小且与单用紫杉醇比较能大程度减轻对HCAEC抑制作用的浓度作为络风宁0号方的佳配比。结果在对HCAEC增殖的影响方面,复合药物组与单药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HCASMC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紫杉醇组( P﹤0.05),且1μmol/L紫杉醇+0.39 mg/ml水蛭素组可明显降低单药紫杉醇对HCAEC的抑制率。结论选择1μmol/L紫杉醇+0.39 mg/ml水蛭素作为络风宁0号方的佳配比,可大限度抑制HCASMC增殖的同时对HCAEC有小的抑制作用,具备抗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新型中药药物涂层支架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红梅;王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莱特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64例肺癌患者,并以同期肺癌患者6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静注康莱特注射液,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6个月、1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肺癌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强;路大鹏;郭全合;赵卫林;齐增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肾填精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CCCI)的疗效。方法30例CCCI患者,均在维持其原有西医治疗(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基础上予口服自拟“益肾填精颗粒”3个月。观察3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入组当天和3个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 MoCA)、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MMSE、MoCA及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肾填精法可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其他症状。

    作者:张娜;陈志刚;唐媛;李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阎洪臣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思路

    阎洪臣教授在临床上诊治疾病时,善于以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传统医学诊法、分析病机、确定治则及选方用药等方面,都以经典理论作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入手,谨守病机,掌握辨证论治精髓,突出中医治病特色。在辨证方面,他强调要抓主证,照顾兼证,区别类证。在处方用药方面,多从经典古方入手,用药多为常见之品,于平淡之中见疗效。通过运用经典与各代名家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和脊髓病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月;臧大伟;王健;阎洪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点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博;娄亚兵;边朝辉;刘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通痹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清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 ASO)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化验检查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系列、血液流变系列和血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痹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验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内皮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胰岛素( FINS)、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方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的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赵杼沛;韩磊;赵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增生提供依据。方法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采用坦索罗辛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癃闭舒胶囊,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进行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39%,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均降低,其中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玉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双强;裴晓华;李倩;张艳冉;王超颖;杨名;刘庆义;齐晓宇;赵志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热化瘀方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清热化瘀方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清热化瘀组)35例,对照组(高锰酸钾组)3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如创面疼痛、水肿、渗液情况及肉芽生长情况,同时记录创面愈合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在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水肿及肉芽组织形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愈合天数、提高术后愈合率(P﹤0.05);两组术后14 d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化瘀方熏洗能明显缩短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渗液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施展;高家治;王建东;丁培霖;陈平;田亮;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神经肽Y水平比较及其与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探讨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血清神经肽Y( Neuropeptides Y,NPY)水平及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血清NPY水平在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之间的差异,探讨病性类证候要素与血清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依据课题组形成的专家共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及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探讨血清NPY水平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71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442例,代偿期272例,失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代偿期( P﹤0.05);失代偿期(除气滞外)的诸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其中血瘀、气虚、阳虚、水停证候要素在两期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不分期及分期比较结果均表明,具有湿热、气滞、阳虚、阴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低于不具有者,具有气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不具有者;代偿期,具有气滞、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P﹤0.05);失代偿期,具有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而具有气虚证候要素者其水平显著高于不具有者( 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低于代偿期;失代偿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程度,并且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肝炎肝硬化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病理学基础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晓娜;王天芳;吴秀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李永纲;李婷婷;任红;侯帅颖;张佳元;罗清香;刘路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现状

    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特点。文章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具有广阔前景,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王实;余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HIV/AIDS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 CD3+T、CD4+T、CD8+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常见中医证型在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在被调查的252例HIV/AIDS患者中,职业主要是农民,243例(96.4%);民族大部分为汉族,250例(99.2%);男女比例为1:1.47;婚姻状况中以已婚为主,HIV/AIDS患者文化水平较低,以小学以下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采供血;常见中医证型为肺脾气虚(29例)、气阴两虚证(19例)、肺气虚弱证(17例)、脾气亏虚证(13例);(2)常见中医证型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统计学分析:多组间在CD3+T、CD8+T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平均秩次进一步推断,常见中医证型在CD3+T、CD8+T数量上从高到低均依次是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多组间在CD4+T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CD4+T的平均数上看从高到低依次为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HIV/AID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多组间的统计学分析,艾滋病患者有病位由浅入里,由单个脏腑累及多个脏腑,由气虚到气阴两虚的趋势。

    作者:郭晓辉;张丽;谢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火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疼痛阈值及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火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机械性痛阈值、脊髓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通过VZV接种建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动物模型。于接种前1 d,接种后1 d、4 d、7 d、14 d和21 d分别进行机械性痛阈(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测定。接种后第7天开始,火针组进行火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7次1个疗程。第21天,取各组大鼠L4、5段脊髓,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从造模后7 d开始出现PWT值下降( P﹤0.01),造模后第14天、21天时仍处于较低水平(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第7天治疗后开始出现PWT值上升(P﹤0.01),第14天、21天时PWT值上升明显(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中NF-κBp65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脊髓组织中NF-κBp65表达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火针可缓解PHN大鼠PWT值,抑制NF-κB 的表达,可能是火针治疗PHN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雪薇;田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身痛逐瘀汤对骨癌痛大鼠痛觉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乳腺癌细胞骨癌痛模型,探讨身痛逐瘀汤对骨癌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观察大鼠胫骨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后右后肢机械痛觉缩足阈值、热痛觉缩足潜伏期、自发痛评分变化和骨密度变化。检测大鼠HE病理染色、血常规、肝肾功能,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骨癌痛+身痛逐瘀汤组的缩足阈值小于假手术+生理盐水组( P﹤0.05),造模后第21天,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身痛逐瘀汤能够显著延长骨癌痛大鼠机械痛觉缩足阈值、热痛觉缩足潜伏期并减轻自发痛评分(P ﹤0.01);身痛逐瘀汤对骨癌痛大鼠模型侧胫骨骨密度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评价提示身痛逐瘀汤内服安全、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身痛逐瘀汤能够显著改善胫骨骨癌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董昌盛;焦丽静;王菊勇;王芹;王胜飞;付艳丽;许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