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王显
目的:观察五味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0例冲任失调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3组治疗。治疗组30例,口服五味消痤饮;对照组30例,口服维胺酯胶囊;联合用药组30例,口服五味消痤饮及维胺酯胶囊。结果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睾酮水平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联合用药组雌二醇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五味消痤饮为主的治疗方法效果优于维胺酯胶囊为主的治疗方法。五味消痤饮是治疗女性寻常痤疮冲任失调型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学义;李晓亮;雷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低度或中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属于中医学中“瘰疬”范畴。文章以个案报道形式介绍了单纯中药治疗1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患者确诊后接受化疗8个疗程,疾病达部分缓解。然化疗后5个月仍反复发热伴贫血,经抗生素等治疗无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中医辨证治疗给予单纯中药治疗后,发热和贫血症状逐渐得到改善并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提高。这提示对于恶性肿瘤不明原因发热或贫血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给予单纯中医药治疗,可获良效。
作者:万姜维;刘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血清神经肽Y( Neuropeptides Y,NPY)水平及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血清NPY水平在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之间的差异,探讨病性类证候要素与血清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依据课题组形成的专家共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及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探讨血清NPY水平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71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442例,代偿期272例,失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代偿期( P﹤0.05);失代偿期(除气滞外)的诸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其中血瘀、气虚、阳虚、水停证候要素在两期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不分期及分期比较结果均表明,具有湿热、气滞、阳虚、阴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低于不具有者,具有气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不具有者;代偿期,具有气滞、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P﹤0.05);失代偿期,具有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而具有气虚证候要素者其水平显著高于不具有者( 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低于代偿期;失代偿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程度,并且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肝炎肝硬化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病理学基础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晓娜;王天芳;吴秀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李永纲;李婷婷;任红;侯帅颖;张佳元;罗清香;刘路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清热化瘀方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清热化瘀组)35例,对照组(高锰酸钾组)3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如创面疼痛、水肿、渗液情况及肉芽生长情况,同时记录创面愈合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在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水肿及肉芽组织形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愈合天数、提高术后愈合率(P﹤0.05);两组术后14 d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化瘀方熏洗能明显缩短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渗液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施展;高家治;王建东;丁培霖;陈平;田亮;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韩延华教授是龙江韩氏妇科流派主要传承人,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尤其在不孕不育诊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症之一,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病因极其复杂,临床上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给患者精神及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痛苦。韩延华教授认为少弱精子症的发生不仅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常累及肝与脾,肾、肝、脾三脏生理上相互资助,病理上相互影响是导致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因素。临床以补肾、健脾、疏肝为用药原则,自拟经验方生精种玉汤,同时联合西药克罗米芬,生活中加以预防调护,疗效显著。
作者:刘东阳;韩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HIV/AIDS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 CD3+T、CD4+T、CD8+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常见中医证型在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在被调查的252例HIV/AIDS患者中,职业主要是农民,243例(96.4%);民族大部分为汉族,250例(99.2%);男女比例为1:1.47;婚姻状况中以已婚为主,HIV/AIDS患者文化水平较低,以小学以下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采供血;常见中医证型为肺脾气虚(29例)、气阴两虚证(19例)、肺气虚弱证(17例)、脾气亏虚证(13例);(2)常见中医证型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统计学分析:多组间在CD3+T、CD8+T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平均秩次进一步推断,常见中医证型在CD3+T、CD8+T数量上从高到低均依次是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多组间在CD4+T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CD4+T的平均数上看从高到低依次为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HIV/AID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多组间的统计学分析,艾滋病患者有病位由浅入里,由单个脏腑累及多个脏腑,由气虚到气阴两虚的趋势。
作者:郭晓辉;张丽;谢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其核心问题是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脑缺血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即促进神经再生使脑缺血后神经缺失的修复成为可能。Toll样受体即 TLR ( Toll-like receptor,TLR)属于模式识别受体,是一类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家族,在细胞活化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公认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调节。文章将对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进展作一综述,将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提供依据。
作者:罗琳;周赛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临床症状、胃镜征象及病理表现的改善情况,评定其综合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CAG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予服用萎胃颗粒,20 g/次,2次/d,饭前0.5 h空腹开水冲服;对照组予服用胃复春片,4片/次,3次/d,饭前0.5 h空腹温开水送服。两组均按3个月为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由同一位胃镜医师及病理医师复查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征象及病理表现的改善情况,评定其综合疗效。结果两组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2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以治疗组为优。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及病理表现均有好转。在胃镜征象及病理表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而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胃颗粒能够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征象及病理表现,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彬;谢伟昌;李健;郭绍举;冯春霞;范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特点。文章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具有广阔前景,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王实;余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TGF-β1/Smad通路是否参与机械牵张促进大鼠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分成五组培养在细胞力学加载装置中,分别给予如下刺激:未加力组:不加力,培养条件同以下各组;加力1组:力学加载拉伸幅度10%,48 h;加力2组:力学加载拉伸48 h,幅度30%;④加力+抑制剂1组:先用10μmol/L LY2109761处理2 h后加力,力学加载拉伸幅度10%48 h;⑤加力+抑制剂2组:先用10μmol/L LY2109761处理2 h后加力,力学加载拉伸48 h,幅度30%。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情况。结果与未加力组比较,加力1组和加力2组均有显著的促进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作用,加力1组有显著的促进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与加力1组比较,加力+抑制剂1组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显著减少,与加力2组比较,加力+抑制剂2组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显著减少。结论周期性牵张刺激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合成,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这种促进作用。
作者:张义;由松;王文澜;车睿;郭长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看来,是津液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燥证”“燥毒”“燥痹”等范畴。张华东教授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多年临床经验中,从肝肺气机论治是其特色之一,认为论治干燥综合征可从调理肝肺气机入手,肝肺气机升降失调引起气血津液盈亏、输布失常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之一,治疗上应调理肝肺气机升降,平和气血津液输布。具体在临床辨证的分型中,有金亢制木、木火刑金、金不制木、金涸燎木、木枯扰金、金蒸木焖等等,实际中随证而治,广泛应用,疗效卓著。
作者:桑永兵;刘颖;鲁构峰;赵瑞英;邓俊花;张华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与藏医在独立传承、相互融合与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在文化要素上有着众多的交集。(一)历史背景的交集。从文化背景来看,相互交集的要素依次为佛家、道家和儒家。佛学已成为中医和藏医不少或缺的文化元素,今已很难人为去截然分开;道家养生文化早在西汉就传播到西藏腹地,并在理论、临床、养生、方药等方面有许多交集之处;儒家文化对中医与藏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前者是“面”的影响,后者是“点”的影响,其交集点主要集中在理论、临床、医德等方面。(二)理论体系的交集。在唐代之前,汉字文化圈所属的各个区域都没有的文字,汉字是传播文明广泛、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载体。由于汉字文化圈的影响效应,中医与藏医在基础理论、病因学说、诊断方法、临床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的交集之处。(三)方药应用的交集。中医与藏医在处方、用药等方面的交集十分宽阔。第一,药性药理的交集。第二,临床用药的交集。中药与藏药千百年来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相互交集的关系。第三,处方与成药的交集。中医与藏医都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药酒等治疗疾病的剂型,在遣方用药上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独到之处。从中医与藏医相互交集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各兄弟民族大团结与大融合的过程。
作者:李良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中药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探讨一种有效防治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2009-2013年门诊和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紫癜颗粒,2次/d,2包/次;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芦丁片、钙剂、扑尔敏,剂量按年龄、体重分别用药。治疗组患儿治疗期间若无腹痛、关节痛,则逐渐添加牛奶、鸡蛋、蔬菜及肉类,不需卧床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疗程均为2周,治疗2个疗程;观察中药清热凉血解毒法的临床疗效、尿常规异常例数;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N-Acetyl-β-glu-cosaminase,NAG)、尿N-乙酰-β-半乳糖苷酶( N-Acetyl-β-Galactosidase,GAL)。结果治疗组有效35例(占77.78%),对照组有效26例(占5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尿常规异常例数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NAG和尿GA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NAG和尿GAL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尿常规异常例数的发生,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尿NAG、尿GAL,对紫癜性肾损害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王金菊;李玉;周晓莉;张晓强;张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在慢肾衰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α-SMA蛋白表达及α-SMAmRNA的影响,从而明确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在慢肾衰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用UU法制备慢肾衰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中药组、模型+P311转染组、模型+P311转染+中药组、模型+P311转染+科素亚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中α-SMA蛋白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SMA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SMA各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P311+中药组比较,模型+P311+科素亚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其他各组α-SMA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中药+P311组比较,模型+中药组、模型+P31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模型+科素亚+P311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芪解毒汤联合P311可减轻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延缓慢肾衰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这可能与降低α-SMA的蛋白以及α-SMA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高然;刘荣;司国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硝普钠降压法复制SD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后选存活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组和益气通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给药15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之后取大鼠脑的海马组织,提取蛋白测定生长相关蛋白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和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s Protein-200,NF200)的表达,以及测定大鼠海马组织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1)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益气通脉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高于模型组。(2)GAP43和NF200的表达:益气通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大于模型组。(3)益气通脉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的NOS活性和NO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益气通脉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使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上调,降低大鼠海马组织NOS活性和NO含量。
作者:彭涛;冯振宇;王永辉;周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常见证型之一,以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多见。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本病证可能存在实验室指标、影像及超声检查等方面的紊乱。目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中风病多采用补阳还五汤以达到益气活血的作用,其效应机制则是通过临床观察或采用复合法建立大鼠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将近十年有关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董洪坦;李令康;贺立娟;王嘉麟;邢佳;赵振武;史华伟;韩刚;郭蓉娟;张允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综合评价国内20年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及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规律,指导临床。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整理文献年度发表量、发表趋势,总结此领域的治疗方法、分期论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中药运用情况等。结果该领域文献发表数较多且逐年增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数呈上升趋势,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数呈下降趋势;脑梗死急性期研究多,且各期辨证用药及干预措施各有侧重;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贯穿病程始终,为脑梗死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方法多样,中药运用细致周到。结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治疗中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扩大该领域研究范围。
作者:雷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双强;裴晓华;李倩;张艳冉;王超颖;杨名;刘庆义;齐晓宇;赵志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3-2014年中医老年科收治的40例气虚痰瘀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痰祛瘀方口服。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结果两组治疗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气虚痰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情况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刚;李泽庚;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 ASO)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化验检查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系列、血液流变系列和血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痹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验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内皮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胰岛素( FINS)、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方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的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赵杼沛;韩磊;赵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