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和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危险因素评估

宗蕾;陆伦根

关键词:儿童和青少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病的诊断, 研究资料, 欧美国家,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疾病史
摘要:近,在欧美国家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疾病史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在我国尚缺乏这些研究资料.
肝脏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期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一种在肝脏合成并分泌入血的糖蛋白,在血液中可阻止非特异性的中性粒细胞蛋白酶诱导宿主组织损伤.人体每天可合成数克α1-AT,作为一种单一蛋白其血清浓度仅次于白蛋白.

    作者:刘丽艳;陆怡;王建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应用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平;杨永峰;钟华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α1-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α1胸腺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方案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的完全应答率在50%~80%之间,停药后的复发率为15%~40%[1].

    作者:周朝晖;佘为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线粒体缺陷所致肝脏疾病

    线粒体肝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在儿童早期表现出来,但继发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遗传学ATP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

    作者:刘丽艳;王建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8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1].以往认为本病在我国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对我院6年来确诊的68例PB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资料与方法

    作者:尧颖;杨晋辉;尤丽英;杨婧;徐智媛;陈学平;杨黎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57例肝硬化血脂与肝功能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本研究采用Child-Pugh分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第163届Falk论坛肝脏病演讲摘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MSCs,分别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第1天、第6周、第8周以5×106 的剂量经尾静脉注入同种雌性大鼠体内.各组大鼠均在MSCs移植4周后,评价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并用Scheuer炎症活动度评分法和Schmid M 纤维化评分法评价肝脏病理情况.结果 第1天移植MSCs,干预组12只大鼠中有6只肝脏炎症活动度评分≤1分,对照组11只中仅有1只,两组Scheuer评分均值分别为1.50和2.55 (t=2.894, P=0.009);Schmid M评分均值分别为0.75和0.82(t=0.217,P=0.83).第6周移植MSCs,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炎症活动度方面无明显差异,Scheuer评分均值分别为3.58和3.73 (P=0.559);在纤维化方面,干预组12只大鼠中有3只≥6分,对照组11只中则有7只≥6分,Schmid M评分均值分别为4.75和5.54(t=2.424,P=0.024);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腹水发生率分别为25%和45.4%(t=2.241,P=0.036).第8周移植MSCs,干预组与对照组炎症活动、纤维化程度及腹水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Scheuer评分的均值分别为3.64和3.92 (P=0.113);Schmid M评分均值分别为5.27和5.67(t=1.207,P=0.241);腹水发生率分别为18.2%和25%(t=0.703,P=0.490).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有5/12出现异形细胞,而干预组未见一例. 结论早期移植MSCs可减轻四氧化碳引起的肝脏炎症,改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但对肝硬化无作用,MSCs移植可以减少肝硬化大鼠异形细胞发生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焦艳;朱月永;郑琦;刘景丰;江家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不明、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进展性慢性肝炎,病情通常有波动.AIH的诊断需组织学形态改变、特征性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升高和血清自身抗体的存在.

    作者:叶丽静;马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澳大利亚乙型肝炎现状和对策

    澳大利亚(澳洲)约有9万~16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估计发病率0.5%~0.8%,主要为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岛国的移民,其他包括非洲和地中海地区移民、土著居民、注射吸毒者、男同性恋者和囚犯.

    作者:陈姝;傅青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33例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肝功能、血浆内毒素(ET)和T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及CD4+/CD8+比例,分析CD细胞与ET的相关性.同时以33例中青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ET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且CD4+及CD4+/CD8+比例明显下降.血ET水平与CD4+及CD4+/CD8+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高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作者:任卫英;张顺财;王逸清;赵媛;涂传涛;周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病理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5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与肝组织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中、重度患者数量多于临床分度数量(80例对37例),白蛋白/球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度肝炎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HBV DNA水平和抗-HBe是否阳性与肝脏损害程度无关,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χ2=6.937 6,P=0.039).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何卫平;胡瑾华;王琳;陈婧;王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脏》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MELD评分与CTP分级评价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预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分为人工肝组56例与对照组55例,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评分和CTP分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 MELD分值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在CTP分级中, CTP C级治疗效果差,人工肝治疗的效果也差.MELD分值在<20、20~30和30~40三个范围内,人工肝组病死率分别为12.5%、48.0%和72.2%,对照组分别为13.3%、62.5%和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ELD≥40分患者人工肝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与CTP分级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具有预测作用.MELD评分和CTP分级各有特点,将两种评分方式有机结合互补不足,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判断严重肝病预后较科学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吐芬;龚作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损害4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规律性.方法 对453例各期HFRS患者的肝功能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期HFRS患者均伴有肝损害,转氨酶轻度增高居多,γ-谷氨酰转肽酶(GGT)早期轻到中度升高,总胆红素仅轻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变化不明显.轻型、中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损害较少,重型、危重型多并发肝损害.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即可并发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以转氨酶及GGT轻至中度增高为特征.不同类型HFRS患者肝损害程度与临床表现成正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作者:王九平;王平忠;李军;魏欣;王临旭;王雅格;张颖;何文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耐药治疗新概念:单药还是联合治疗

    拉米夫定是首个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药物,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该药对延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的进展起明显作用,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该药的长期疗效.

    作者:Pietro Lampertico;孙剑;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82例诊断与治疗

    肝硬化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是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者居多,导致病情加重.现对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各类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C3A永生化肝细胞增殖和生物转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时肝细胞增殖和生物转化功能的影响,并比较NA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疗效.方法 体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C3A细胞,同时分别加入大、中、小三种剂量NAC及对应剂量的GSH,以正常血浆及培养基(10%FBS-MEM)为对照,分别于24 h、48 h、72 h三个时间点检测细胞安定代谢量的变化,并用MTT法测定C3A细胞活力. 结果慢性重型肝炎血浆使细胞的安定代谢量降低,细胞增殖活力提高.NAC和GSH均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血浆培养C3A细胞的安定代谢量,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可使细胞增殖活力进一步提高.结论 NAC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时肝细胞增殖活力和生物转化功能,GSH也有相似功效,相同剂量的NAC优于GSH.

    作者:魏琳琳;陈煜;郑素军;丁美;赵军;段钟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丙型肝炎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慢性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大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其中15%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作者:杨艳华;谢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丙型肝炎

    近年来静脉药物滥用、通过污染的针头和母婴传播等已成为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的重要方式.HCV准种多态性的增加与成人抗病毒治疗反应欠佳有关,而且也可能与儿童自然感染史有关,但临床上HCV准种的检查并非常规项目.

    作者:刘丽艳;耿胜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肝脏杂志

肝脏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