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散联合 T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石织宏;黄织春

关键词:参芪散, TP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研究参芪散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这80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而治疗组在对患者进行TP方案化疗前2天使用参芪泻白散先进行治疗。治疗以28 d为1个周期,需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积分、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t=0.461,P=0.646),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20,P<0.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CD4+细胞(t=2.210,P=0.030)以及CD4+/CD8+(t=2.846,P=0.006)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仅仅只有CD8+细胞在治疗前后没有统计学意义( t=1.608,P=0.112);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CD4+细胞( t=-2.122,P=0.037)、CD8+细胞(t=-2.393,P=0.019)以及CD4+/CD8+(t=-4.677,P<0.001)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D4+细胞(t=2.701,P=0.008)、CD8+细胞(t=-2.805,P=0.006)以及CD4+/CD8+(t=-8.393,P<0.001)的比值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在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的人数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84,P=0.003),出现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的人数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都为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联合参芪泻白散治疗可以较好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与强骨活血汤联合钙尔奇 D、仙灵骨葆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独活寄生汤与强骨活血汤联合钙尔奇D、仙灵骨葆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其中中药1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钙尔奇D、仙灵骨葆治疗,中药2组采用强骨活血汤治疗联合钙尔奇D、仙灵骨葆治疗,对照组行单纯钙尔奇D联合仙灵骨葆进行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后2、4、8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变化;3组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的伤椎Cobb角测量值;3组治疗前、治疗后1、2、3、4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VAS);中药1组和中药2组的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的骨钙素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值;对3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伤椎前缘高度变化组间比较中,3组治疗前伤椎前缘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中药1组伤椎前缘高度略小于中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239,P<0.05);治疗后4、8个月,2组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4=0.7538,t8=0.5047,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2、4、8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的伤椎Cobb角测量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1组治疗后2个月的伤椎Cobb角测量值明显大于中药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1组治疗后1、2、3、4个月的VAS评分明显大于中药2组(P<0.05),而中药1组治疗后1、2、3、4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或强骨活血汤联合钙尔奇D、仙灵骨葆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本研究认为强骨活血汤联合钙尔奇D、仙灵骨葆可更有效的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恢复过程中体内骨钙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值,促进骨折愈合,抑制骨质流失及吸收,增强骨强度,达到了治疗与强化的双层目的。

    作者:郭文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对中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组方对中风失语疗效,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中风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86例中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43例,予西医结合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43例,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复述、口语表达、听说理解、阅读、说、出声读评分和失语成套测验法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述、口语表达、听说理解、阅读、说、出声读评分、失语成套测验法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显著( P<0.05);总疗效上,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6.28%、总有效率83.72%,观察组基本治愈率30.23%、总有效率92.0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组方能改善中风失语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金辉;易满;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微炎性反应状态、血清淀粉酶及血清钙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微炎性反应状态、血清淀粉酶及血清钙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n=49)与对照组( n=49)。观察组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及血淀粉酶和血钙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淀粉酶增加,而血钙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高于对照组,血钙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降低血钙水平,增加血淀粉酶水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黄定鹏;陈健;赵亚刚;孙大勇;谢子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藏红花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途径的影响

    目的:观察藏红花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8~10周龄健康无眼疾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藏红花治疗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其余组采用链脲佐菌素( SYZ)25 mg/( kg· d)连续腹腔注射3 d,1次/d,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以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模型成功建立后,藏红花治疗组5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藏红花素溶液,1次/d,连续3个月。并检测3组大鼠视网膜醛糖还原酶(AR)、神经细胞凋亡及视网膜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cx)、细胞色素C(cyt-c)、半胱天冬酶-3(ce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中的AR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藏红花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GCs层见少量TUNEL染色阳性细胞,成棕褐色染色;B:糖尿病模型组RGCs、内核层可见大量TUNEL染色阳性细胞;C:藏红花治疗组RGCs、内核层可见量TUNEL染色阳性细胞,但数量远少于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中的bcl-2、bax、cyt-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藏红花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藏红花可通过抑制AR活性、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下调凋亡促进基因bax、cyt-c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活化,减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党晓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组,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组(治疗组)43例和阿司匹林泡腾片治疗组(对照组)43例,2组研究分为治疗期(第1~3个月经周期)和随访期(第4~6个月经周期),2个阶段。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泡腾片,0.5 g/次,3次/d,月经前5 d开始服用,直到月经来潮后1d。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内服,1剂/d,每月行经前5d开始服药,服至月经来潮后1d;毫火针每月行经前5d开始第1次治疗,至月经来潮后1 d治疗1次。记录1~6个月经周期的痛经程度( VAS);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E-2和PGF2α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2组第2个月经周期时点,VAS评分较第1个月经周期时点下降( P<0.05),2组第3、4个月经周期时点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第5、6个月经周期时点2组VAS评分反弹,高于第4个月经周期时点( P<0.05),治疗组第1~6个月经周期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GE-2高于对照组,PGF2α,PGF2α/PGE-2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近期、远期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前列腺素有关。

    作者:朱澄漪;张红艳;黄遵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从三焦膜系理论解析孔光一教授对妇科病的辨治思路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临床70载,在其84岁高龄时,总结自己一生临证经验,对三焦的认识进行梳理,创新性提出少阳三焦膜系理论。他所建立的三焦膜系理论把少阳三焦膜系的形态、分布、病机特点、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运用“三焦膜系”理论认识和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确为孔老一生临床诊疗经验的凝练与总结。文章应用三焦膜系理论阐发妇科病基本病机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通性膜系血运郁滞;外通性膜系焦膜失疏;肾阳虚损,肾膜失启,焦膜萎弱;肺-少阳-肾,元真腠理由膜病进;病理产物阻滞三焦,膜层转输受阻。并附病案尝试解析孔老应用三焦膜系理论辨治妇科病的思路与经验,以期启发于临床。

    作者:于河;李杭洲;司庆阳;刘铁钢;赵岩松;谷晓红;孔光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强心汤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强心汤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8周后,给予药物灌胃治疗;经治疗4周后,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状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法和Western Bolt 法检测心肌钙调控蛋白肌浆网钙泵( SERCA2a)、雷尼丁受体2( RYR2)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心功能显著下降,主要表现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其中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P<0.01),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上升大速率(+LVdp/dtmax)及左室下降大速率(-LVdp/dtmax)绝对值均降低(P<0.05);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自拟强心汤干预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心力衰竭大鼠LVEDP水平(P<0.05),升高LVSP、+LVdp/dtmax、-LVdp/dtmax水平(P<0.01);能够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的水平(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的蛋白表达量,改善钙循环有关。

    作者:高占义;魏月娟;王彦敏;李二娟;张姗;王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芷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通过对白芷指纹图谱研究,分析判断不同产地、种属的白芷药材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3月北京中医医院购进的不同产地的白芷7批,按照种属不同分为4大组,并未每组内按采购批次分为7个小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含量的测定,根据特征峰的选取原则进行白芷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同时对7批白芷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确定4个峰为共有特征色谱峰并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判定白芷质量。结果:杭白芷20120305(重庆万州)、滇白芷20120307(云南)为伪品,其余批次品质为一般或优,其中禹白芷2个批次品质均为优,优于其他组别的批次。结论:白芷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对药材有效成分进行精准测量,该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对不同产地的白芷品质辨识提供有利的方法,达到快速、准确评价药材质量的目的,值得推荐。

    作者:席梅;王欣;陆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天麻素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变化、血管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变化、血管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研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天麻素低剂量组、天麻素高剂量组,每组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替米沙坦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5 mg/( kg· d)灌胃,天麻素低剂量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40 mg/(kg· d)灌胃,天麻素高剂量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160 mg/(kg· d)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8周,1次/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收缩压均下降( 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收缩压下降(P<0.05),天麻素低剂量组收缩压上升(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ET-1含量均下降,而NO含量均上升(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ET-1含量下降及NO含量上升(P<0.05),而天麻素低剂量组ET-1含量上升及NO含量下降(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ET-1含量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而NO含量高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SOD和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SOD和MDA含量下降(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SOD和MDA含量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天麻素可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且可达到血管保护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故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湖海;黄涛;刘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肠炎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关于中医对放射性肠炎的认识、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的研究。目前,关于中医对放射性肠炎的认识明确统一;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明确,但缺乏对有效物质的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是中医的优势病种,也在传统中药的基础衍生出了一些创新的疗法,但是中医非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联合中医药等防治手段仍然研究较少,中医药用于预防放射性肠炎发生的研究也较少。

    作者:袁庆延;丁曙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 BAFF 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探讨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 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 BAFF)表达水平,探讨SLE患者中医证型与BAFF水平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91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BAFF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C3)、补体4(C4)、C反应蛋白( CRP)。结果:1) 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其中SLE疾病活动组BAF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SLE非活动组(P<0.01)。2)SLE患者BAF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r=0.73,r=0.39,P<0.01);与C3呈负相关(r=-0.34,P<0.01)。3)热毒炽盛型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较其余中医证型组SLE均明显升高( P<0.01);正虚邪恋型组SLE患者BAFF水平较其他证型均明显降低( P<0.01)。结论:SLE患者BAFF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活动指标相关;热毒炽盛型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较其他证型组均明显升高,正虚邪恋型组较其他证型组均明显降低,提示抗BAFF单抗在不同中医证型SLE中可能疗效不同。

    作者:俞烜华;许小玲;黄碧仙;邱磷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湿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壅肺证)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多索茶碱注射液、溴己新注射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口服,1剂/d,分2次服用,总疗程12 d。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进行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改善、有效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在各指标方面改善更为明显( 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祁云霞;吴美萍;邓顺娟;魏孔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玉液汤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玉液汤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与IL-6、VE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玉液汤+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2组视力、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等;应用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6、VEGF含量表达情况。结果:2组经不同方法治疗4周后视力、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玉液汤口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IL-6、VEGF的血清含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玉液汤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调节IL-6和VEGF可能是玉液汤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周樱;祖冬梅;王丕进;贺玉红;王晋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对高血压前期血压影响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高血压前期血压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关于中医药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I2评估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并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1005例受试者。 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降低收缩压( WMD:-3.65;95%CI:-5.35~-1.94;I2∶87%)及舒张压( WMD:-2.58;95%CI:-4.30~-0.86;I2∶9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血压水平。

    作者:刘宏军;许强;刘学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黄疸研究进展

    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对中药治疗黄疸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和归纳,综述了近十年有关中药治疗黄疸的研究进展。中药治疗黄疸主要方法有口服、注射、灌肠、熏蒸及中西医联合用药等,而中药治疗黄疸与常规西医联合治疗,可加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单思;聂鹏;席惠芳;严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国内外针灸治疗便秘的认知度调查

    背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硕、博士生共16人,于2015年7月12日至8月9日,远赴欧洲奥地利维也纳、萨尔茨堡、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海德堡、卢森堡、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威尼斯、捷克布拉格、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进行了中医药交流并做实地调研。目的:通过中奥-欧盟暑期交流平台,调查欧洲各国家各地区、以及交流团队中其他学校成员(国内外)对针灸治疗便秘的认知度,并将结果进行梳理分析。方法:采用电子版本的自填式问卷调查法对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我们获得游学期间80份调查问卷和同期国内的72份调查问卷。1)对针灸了解与否:欧洲组有11.9%的人了解针灸,而中国组有78.9%(与同期国内组79%相当),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知道针灸治疗便秘与否:欧洲组有7.1%的人知道,而中国组有73.7%(与同期国内组56%相比有很大的差异),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如果便秘,您接受针灸治疗吗?欧洲组有4.8%的人接受,而中国组有52.6%(与同期国内组65%相比有些许的差异),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如果便秘更倾向于选择哪种方式A 选择西药欧洲组有76.2%,而中国组有28.9%(与同期国内组10%相比有明显差异),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选择中草药欧洲组有4.8%,而中国组有23.7%(与同期国内组60%相比有明显差异),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选择针灸欧洲组有4.8%,而中国组有28.9%(与同期国内组12%相比有明显差异),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选择其他方式欧洲组有14.3%,而中国组有18.4%(与同期国内组18%相当),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理分析数据后我们初步得出,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通人群对于针灸治疗便秘的认知度较低,中医针灸知识在欧洲的推广还需我们做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冯丽鹏;李国栋;李峨;狄波;杜新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对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加减消渴方和二甲双胍。对比治疗后血糖、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肌酐尿素氮、中医症状积分以及低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糖各指标均有所下降,将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差值对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 P<0.01);血脂、血液流变学、肌酐尿素氮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指标均有所下降,两者变化值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将治疗前后指标对比,治疗组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临床指标,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刘雅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益气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线粒体结构与炎性反应因子的相关性影响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结肠线粒体结构损伤与炎性反应因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益气解毒方在UC急、慢性期2个时期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不同时期的结肠炎性反应因子与线粒体结构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家兔结肠黏膜组织致敏加TNBS-乙醇灌肠的免疫复合法造模,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益气解毒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给药后第2周末、给药后第6周末3个时间点取材,观察电镜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结肠线粒体Flameng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结肠黏膜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持续存在于UC急性期与慢性期的整个病程中,线粒体的损伤更为严重持久。结肠黏膜的TNF-α、ICAM-1表达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的进展这2个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至慢性期仍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UC整个病变过程中,线粒体的损伤与结肠黏膜TNF-α的表达基本同步。美沙拉嗪对急性期线粒体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远期疗效不佳,慢性期其线粒体结构恢复不明显。益气解毒方可持续修复受损的线粒体,效果明显优于美沙拉嗪,至慢性期线粒体结构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在调节TNF-α、ICAM-1方面,急性期美沙拉嗪下调的幅度要大于益气解毒方。至慢性期益气解毒方后来居上,其下调幅度明显大于美沙拉嗪,更接近正常值。结论:慢性期线粒体结构损伤与炎性反应因子TNF-α的持续高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引起UC复发与结肠黏膜损伤的潜在因素。美沙拉嗪可快速地控制炎性反应的急性发作,益气解毒方则对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能够持续修复受损的线粒体,对慢性期抗复发更具疗效与优势。

    作者:林燕;李文静;常孟然;赵程博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探讨芪麦通络饮加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女16例,男14例;平均年龄(56.08±9.71)岁;对照组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龄(56.98±9.43)岁。2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和芪麦通络饮加减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静脉血,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下肢超声检测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和峰值流速。结果:2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升高(P<0.05)外,其余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对FBG、2 hPG、TG、TC、LDL等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HDL的升高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等血液流变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2组治疗后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均比治疗前大(P<0.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慢(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提高股浅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P<0.05),同时明显降慢峰值流速(P<0.05)。结论:芪麦通络饮加减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小板功能,同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作者:孟庆路;张学强;魏志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肿瘤扶正培本治法研究概述

    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类疾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其理论内涵丰富、医学逻辑科学。近现代以来,中医药工作者结合现代临床和基础医学进展,对扶正培本法的科学内涵、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案进行广泛的探索,收获了不少成果。而且从理论到实践,多层次、多方向对扶正培本法在肿瘤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积极的延伸。作者对扶正培本法在肿瘤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辉;侯炜;孙桂芝;花宝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