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令;杨雅芳;林红美;贺安
回顾性分析24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对不同糖皮质激素用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糖皮质激素分量(以泼尼松计)与住院天数呈负相关(P<0.05),治疗起始剂量泼尼松1.5 mg/(kg·d)左右,疗效较好,副作用无明显增加.致敏药物中,神经精神科药物比例高.尿潜血阳性患者病程较长(P<0.05).对重症药疹的治疗应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5 mg/(kg·d)左右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张黎峰;周飞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2002年5月至2004年1月,我科运用干扰电、祛毒2号、穴位同步治疗面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10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翟学英;安桂霞;刘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的死亡过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此过程由多种基因严格控制.这些基因包括 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本文着重讨论Caspase-3、Bcl-2在皮肤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雪梅;李景亮;吕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男性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增多趋势,常见有硬下疳、生殖器疱疹、包皮龟头炎、药疹、多形红斑和下疳样脓皮病等.这类疾病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笔者收集了2002年1月~2005年10月男性生殖器溃疡患者57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如下.
作者:于小兵;廖新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因为耳机与外耳道皮肤紧密接触,并有一定的摩擦,长期使用可以对一部分人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人产生外耳道及耳廓皮肤接触性皮炎.为了解耳机引起外耳接触性皮炎的情况,作者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的相关病例372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素英;张绪春;张成勤;李双;张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组患者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眼睑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通过2年的随访,患者皮损未见复发.临床资料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诊断参照文献[1],4例患者为我院皮肤科2004~2005年门诊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51~73岁,平均64.6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4.8个月;2例位于内眦,接近泪囊处,1例位于外眦接近眼角处,1例位于上眼睑.
作者:彭军;叶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丘疹鳞屑类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它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其免疫异常的因素包括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2型、HIV、阿米巴、慢性胆道感染等.
作者:刘芳;傅雯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神经纤维瘤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30001,主要表现为神经纤维瘤、咖啡斑,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吕新翔;乌日娜;罗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光动力疗法包括光动力诊断及光动力治疗,已在许多领域应用.在外阴皮肤病中,通过采用适当的光敏剂及光源,已应用于尖锐湿疣、乳房外Paget病、外阴上皮内瘤变的辅助诊断.在尖锐湿疣、乳房外Paget病、外阴上皮内瘤变、硬化萎缩性苔藓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杨永生;徐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65岁.因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2年余,于2007年4月18日收住我院血液科.缘于2005年4月无明显诱因,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痒,搔抓后红斑增多并逐渐连成片,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消瘦,精神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
作者:刘翠杰;王溪涛;王继文;葛林阜;孔凡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于2002年12月1日~2004年12月1日,对819例甲真菌病病例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819例患者1 032个靶甲真菌培养分离出真菌615株,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三者分别占51.9%、41.6%和6.5%,且有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情况.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占40.2%,酵母中白念珠菌居首,占14.1%,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为主.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及霉菌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作者:许素玲;林蕾;邵椒青;林秉奖;周琼艳;石磊;施天宁;钱大宁;陈广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3例,女8例,年龄21~38岁,3例男性为某厂临时聘用清扫存放沥青仓库的工人,接触沥青4小时,中午下班时经日光照射后,面、颈、双耳、双手出现灼热,刺痛、发痒等,之后上述部位出现红斑,红色小丘疹,小水疱,密集成片,皮肤略肿胀,皮温高,双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8例女性患者中,3例患者为某保健食品厂包装工,包装含有无花果叶的保健茶,工作8小时经日晒后,3例均出现双手、上肢灼痛、瘙痒,红斑、水疱、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皮损境界清楚;另5例女性患者为制药厂工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干性皮肤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症候,我科采用保湿剂联合铍宝消炎癣湿药膏治疗,婴儿湿疹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CR1(即CD35)数量和T细胞亚群数量,同时测定新鲜血红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并设正常对照18例.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者红细胞CR1数量、红细胞天然免疫花环率、CD4+T细胞以及CD4+/CD8+T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细胞增高,且过敏性紫癜患者红细胞CR1数量与CD4+/CD8+T细胞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均存在紊乱和低下.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免疫可能共同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作者:武娜;肖君刚;白明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丹参酮胶囊内服,配合痤疮王外用治疗中度痤疮,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代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LGV)近年来国内少数有报道.现报道1例.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农民,有性乱史.因腹股沟溃疡、瘘管7个月余,于2006年4月来门诊就诊.
作者:张民夫;张明;姜萍;梁明;王延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马拉色菌的效果.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采用含橄榄油的液体培养基测定敏感性.结果: 中药复方制剂的MIC值低,为312.5 mg/L,单味药中鱼腥草MIC值低于其它各药,在312.5~125 mg/L之间,并且对糠秕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较敏感.结论: 复方制剂抗马拉色菌的作用好,说明复方中各单味药间有相互协同作用.单味药以鱼腥草为敏感,并有菌种的差异.
作者:邱莹;于腾;高敏;曹淑芳;杜锡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利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将过敏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体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脱敏治疗的157例患者有效率73.9%、痊愈率44.6%.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疾病疗效显著、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对小儿患者尤为适宜.
作者:赵瑞云;徐明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带状疱疹治疗中,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尚有争论1.我们在2006年1~12月,对我院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小剂量,短程泼尼松合并静滴阿昔洛韦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存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恶性黑素瘤石蜡标本以及32例色素痣石蜡标本检测MI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 MIA在所有色素痣中表达阴性,而在原位黑素瘤、侵袭性黑素瘤、有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无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1.6%、94.1%、42.8%,MMP-9在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为71.1%,MIA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A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MIA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恶性黑素瘤的有力靶点.
作者:钱悦;梁少姗;陈思远;涂亚庭;冯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