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和(MS)和心房颤动(AF)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其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较多研究发现,MS 及其组分与 AF 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多种病理机制共同参与的结果。因此,进一步研究 MS 及其组分对 AF 的影响机制对临床诊治及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袁燕;张风雷;郑曼;徐新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功能不全患者44例,均行超声心动图、CMRI 检查,并采用心脏自动分析仪记录左心室每节段心肌厚度。观察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心脏形态及运动特点,比较超声心动图和 CMRI 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及左心室质量(LVM),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 LVEF 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CMRI 检查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腔增大,心室心肌壁层厚度变薄且运动减弱;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腔增大,室间隔和左心室心肌壁层厚度增加,左心室流出道变窄,左心室心肌壁层运动减弱;狭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房腔增大,两个心室腔变小,室间隔呈“S”型摆动,部分心包增厚,心室心肌壁层运动减弱;冠心病患者心肌和心室壁均无明显变化。两种检查方法 LVEF、LVEDV、LVESV、SV、CO 及 LVM 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MRI 对 LVEF 异常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心动图(P ﹤0.05)。结论 CMRI 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价值较高,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左心室心肌和心室壁变化,有利于提高 LVEF 异常检出率。
作者:王思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注射用复合辅酶对蒽环类药物所致恶性肿瘤患儿心肌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京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同时对照组患儿予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辅助治疗;连续化疗6~8个化疗周期,辅助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ST 段- T 波改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hs-CRP、CK、CK-MB、LDH、α-HBDH、MDA、cTn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hs-CRP、CK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LDH、α-HBDH、MDA、cTnT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LVEF、C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LVEF、CO 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注射用复合辅酶对蒽环类药物所致恶性肿瘤患儿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保护患儿心肌细胞,改善患儿心功能,稳定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降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
作者:段梅梅;张耀晴;付佳佳;韩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12 h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12 h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 组35例与 B 组48例。A 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B 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7 d、14 d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4 d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Barthel 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 h、7 d、14 d B组患者 NIHSS 评分低于 A 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ND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4 d B 组患者 ND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12 h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志聪;范燕明;陈赟;黄少飞;贺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和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3月在肥城市矿业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伴有心前区不适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34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46例和非冠心病组96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组67例、双支组77例和三支组102例。根据 Gensini 积分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分析血清 Lp(a)和NT-proBNP水平与 Gensini 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清 Lp(a)和NT-proBNP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 ﹤0.05)。三支组和双支组患者血清 Lp(a)、NT-proBNP水平及 Gensini 积分高于单支组,三支组患者血清 Lp(a)、NT-proBNP水平及Gensini 积分高于双支组(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Lp(a)、NT-proBNP水平与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389、0.585,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清 Lp( a)和NT-proBNP水平与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且 Gensini 积分变异的39.1%可以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清 Lp( a)和NT-proBNP水平变化解释。结论血清 Lp(a)和NT-proBNP水平与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 Lp(a)和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刘道莹;刘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教学医院实习的第2个月,我腹痛难忍,那时刚好在消化内科实习,老师看完之后说:“小雨,从你的症状来看,很有可能是得了消化性溃疡。”在老师的建议下,第2天一早我空腹在内镜中心接受了胃镜检查,身份一下子从医生变为了患者,那种感觉非常奇怪。胃镜检查同意书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无痛胃镜,一种是普通胃镜。无痛胃镜是指在静脉全麻之后进行检查,麻醉有风险,即便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很小,但会因人而异。我选择了普通胃镜,年轻,耐受力强,这点痛还忍不了,将来怎么做医生?更重要的,我选择普通胃镜是想通过亲身体验,从而在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
作者:张雨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6例与未再狭窄组164例;另选取同期在保定市第二医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阳性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同型半胱氨酸、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狭窄组与未狭窄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置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狭窄组患者冠心病病程长于未狭窄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未狭窄组(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 OR =2.345,95% CI(1.023,6.457)〕、高脂血症〔OR =5.738,95% CI(2.454,14.23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OR =4.338,95% CI(1.133,9.624)〕、Th1/ Th2失衡〔OR =3.453,95% CI(1.023,7.524)〕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血糖、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h1/ Th2失衡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丽;杨静;李颖;姜斌;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在脑栓塞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疗效终点(包括新发静脉血栓形成、非致死性肺栓塞、急性脑血管事件、任何原因死亡)、主要安全性终点(包括大出血或致命性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及治疗后1、3、6、12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红蛋白( Hb)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两组患者非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大出血或致命性出血发生率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新发静脉血栓形成。时间与方法在 PT、APTT、Hb 及 PLT 上无交互作用(P ﹥0.05);时间在 PT、APTT、Hb 及 PLT 上主效应不显著(P ﹥0.05);方法在 PT、APTT、Hb 及 PLT 上主效应不显著(P ﹥0.05);治疗1、3、6、12个月两组患者 PT、APTT、Hb 及 PL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伐沙班在脑栓塞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华法林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卢蓉;刘娟;席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口服液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 淋巴细胞亚群(CD +3细胞分数、CD +4细胞分数和 CD +8细胞分数)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 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 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D +3细胞分数、CD +4细胞分数和 CD +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D +3细胞分数、CD +4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CD +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 CD +3细胞分数、CD +4细胞分数高于治疗前,CD +8细胞分数低于治疗前(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娜;陈秀东;尹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历经3年辛苦的异地恋,我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医生去民政局领了一纸结婚证,做了“医嫂”。结婚虽然不足2年,但总是有些难忘的瞬间在我的心头激荡,它们很像浓缩的生活慢镜头,用另外一种视角记录着我与医疗系统联结的生活……那时我们还是异地,我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往贵阳他所在的医院去看望他。为了不打扰他的工作,我几乎将进入他科室的时机精准到了0.1秒,轻快地乘着那将要随着惯性关闭的虚掩的门步入门诊室。在抬头张望的那一瞬间,我脸上已经准备好的久违的笑容却僵在那里: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左手上方输液瓶中的液体顺着透明管一滴滴进入他的体内,一个面带倦容的医生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病案,边勾画边翻阅,头也不抬地伴着阵咳说道:“请坐,您哪里不舒服?”多年来,我进过他的科室几次,但除了这次从来没有哪一次令我感到后背发凉和心灵震撼。原来,医生也是会生病的,但当他们生病的时候,想做个轻松点享受医疗服务的患者都很奢侈。
作者:钟芳芳;史文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64例,均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随访6个月,记录其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病变部位、术前椎动脉直径、支架类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及术后狭窄长度,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血管内支架置入术,随访期间18例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组),46例未出现再狭窄(无再狭窄组),再狭窄发生率为28.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病变部位、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及术后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史阳性率高于无再狭窄组,术前椎动脉直径短于无再狭窄组,采用药物支架者所占比例低于无再狭窄组(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β=0.098,OR =2.648,95%CI(1.159,4.674),P =0.001〕、术前椎动脉直径〔β=0.956,OR =2.614,95% CI(1.134,6.022),P =0.007〕为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药物支架〔β=-0.612,OR =1.837,95% CI(1.086,4.597),P =0.029〕为保护因素。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有吸烟史、术前椎动脉直径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药物支架为保护因素。
作者:张广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中心主任沈华浩教授在欧洲呼吸协会年会(ERS)中国专场对“中国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进行了解读,要点如下。1相比2008年的指南新增的4部分内容与2008年哮喘指南相比,增加了流行病学、哮喘评估、重度哮喘和哮喘特殊问题处理4部分内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过目前约有3千万哮喘患者,其中14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约为1.24%。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之一,是指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而导致的心房律紊乱。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不断升高,AF 发病率亦呈逐年升高趋势。AF 导致认知功能损伤及非卒中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之一。本文对 AF 影响非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筛查工具及治疗方案等进行综述。
作者:陈妍君;许广莉;贺钦;王琼英;白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氨基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3例作为观察组,按梗死灶直径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组(直径﹥5 cm)54例、中面积梗死组(直径3~5 cm)118例、小面积梗死组(直径﹤3 cm)101例;按缺血性脑卒中 TOAST 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组91例、心源性栓塞型(CE)组57例、小动脉闭塞型(SAO)组80例、其他明确病因型(SOE)组17例、不明病因型(SUE)组28例。另选取同期在宝鸡市中心医院体检健康者2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NT-proBNP、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充盈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峰值/充盈晚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峰值( Ea/ Aa)及左房室瓣环左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 A'值)等, NT-proBNP与 IVRT、Ea/ Aa 的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BNP高于对照组,IVRT 长于对照组,Ea/ Aa 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受试者 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与 IVRT 呈正相关( r =0.33,P =0.02),与 Ea/ Aa 呈负相关( r =-0.37,P=0.01)。大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患者NT-proBNP与 IVRT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39、0.28,P ﹤0.05),与 Ea/Aa 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41、-0.30,P ﹤0.05);小面积梗死组患者NT-proBNP与 IVRT( r =0.20)、Ea/ Aa( r=-0.25)无直线相关关系(P ﹥0.05)。LAA 组、CE 组患者NT-proBNP与 IVRT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29、0.42,P﹤0.05),与 Ea/ Aa 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31、-0.39,P ﹤0.05);SAO 组、SOE 组和 SUE 组患者NT-proBNP与IVRT(r 值分别为0.22、0.24、0.20)、Ea/ Aa(r 值分别为-0.23、-0.21、-0.25)无直线相关关系( P ﹥0.05)。结论 NT-proBN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 IVRT、Ea/ Aa 存在相关关系,临床可通过检测NT-proBNP水平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情况,且其对大面积梗死及 TOAST 分型为 LAA、CE 型患者的评估价值较高。
作者:李建刚;张建军;张会平;麦兴盛;左鹏飞;李亚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哮喘新生儿脐带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哮喘孕妇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血炎性因子〔白介素18、白介素5、白介素10、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新生儿哮喘发生情况及研究组哮喘新生儿与无哮喘新生儿脐带血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血白介素18、白介素5、白介素1、白介素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脐带血白介素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新生儿哮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哮喘新生儿脐带血白介素18、白介素5、白介素1、白介素6、TNF-α水平高于无哮喘新生儿,脐带血白介素10水平低于无哮喘新生儿(P ﹤0.05)。结论哮喘新生儿脐带血炎性因子水平较高,早期检测新生儿脐带血炎性因子水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哮喘的发生。
作者:马超;任少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高血糖对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收治的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18例,依据发病后血糖高低及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高血糖介入组(A 组,n =50)、高血糖非介入组(B 组,n =53)、正常血糖介入组(C 组,n =57)、正常血糖非介入组(D 组,n =58)。记录4组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心率、Killip 分级、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及肌钙蛋白 I 峰值、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4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吸烟史阳性率、高血压病史阳性率、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心率、Killip 分级﹥Ⅰ级者所占比例、发病至入院时间、肌钙蛋白 I 峰值、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随访12个月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绘制 Kaplan - Meier 生存曲线发现,A 组患者累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 B 组,C 组患者累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 D 组(P ﹤0.05),而 A 组与 C 组患者、B 组与 D 组患者累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9个月后,B 组患者累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延长随访时间至第12~18个月时,B 组患者累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 D 组(P ﹤0.05)。结论无论是否合并高血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均是改善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佳治疗方案,而高血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欣;张军;潘青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和血清 IL-6、MMP-9、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IL-6、MMP-9、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IL-6、MMP-9、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 IL-6、MMP-9、hs-CR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翔;周琳;刘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初发心力衰竭患者364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 OSAHS 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并 OSAHS 组(A 组)219例与心力衰竭无 OSAHS 组(B 组)145例;另选取同期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 A、B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3组受检者HRV 指标。结果 A、B 组患者吸烟史阳性率、疾病类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血压和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患者24 h 窦性 R-R 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 每5 min 平均窦性 R-R 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50 ms 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低于正常对照组,A 组患者 SDNN、SDANN、rMSSD、PNN50、TP、VLF、LF、HF 低于 B 组(P ﹤0.05)。A 组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高于 B 组(P ﹤0.05)。结论心力衰竭并 OSAHS 患者HRV 指标低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肖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85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为睡眠障碍组116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卒中部位(左半球、右半球)、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285例患者中出现睡眠障碍11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7%,包括出血性脑卒中51例和缺血性脑卒中65例。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者29例,入睡困难者13例,睡眠维持困难及早醒者6例,打鼾、多梦、睡眠倒错者3例;缺血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表现为不同形式失眠者46例,睡眠过多者15例,其他类型睡眠障碍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睡眠障碍组患者 NIHSS 评分及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 评分﹥15分〔 OR =2.15,95% CI(1.65,5.85)〕、冠心病〔 OR =1.55,95% CI(1.01,3.06)〕、肺部感染〔 OR=1.86,95% CI(1.21,3.48)〕、尿路感染〔OR =1.53,95% CI(1.03,2.77)〕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主;NIHSS 评分﹥15分、冠心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18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化疗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化疗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药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随访1年及3年存活率,观察化疗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化疗组患者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 ﹤0.05)。化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38例,血小板计数减少28例,恶心、呕吐14例,腹泻7例,脱发69例。化疗组患者随访1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随访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他赛可有效改善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临床转归,提高患者1年存活率,但毒副作用较多。
作者:周正宇;张静;邱宇安;管湘霞;姜桂香;刘龙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