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孟政;秦素萍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276例下肢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76例为阿司匹林组,B组76例为低分子肝素组,C组66例为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D组5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2 d、4 d、7 d采静脉血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DD).结果 ①4组患者术前TAT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升高,2d开始减少,7d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2d、4d B组、C组分别与A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患者术前DD水平在正常范围,术后24h DD水平升高,2d开始减少,7d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2d、4d B组、C组分别与A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A组与B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回归分析术后DD的变化与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无关,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39,P=0.003).结论 单纯给予阿司匹林干预不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应用可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显著降低DVT发生率,预防血栓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潘维亮;张淑华;徐朝阳;高学柱;宗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就诊的260例恒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模型,进行前牙Bolton指数分析.结果 引起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为:①上前牙过小,尤其是上颌侧切牙过小多见;②上前牙过大;③下前牙过大或过小.并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讨论了牙齿宽度、前牙近远中倾斜度及唇倾度等因素对上下牙弓协调性的影响.结论 对于Bolton指数不协调的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临床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泰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时患者心血管反应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每组40例.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B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分别于停全麻药时(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首次出现体动时(T3)、睁眼或唤之睁眼时(T4)及拔管时(T5)测定和记录HR、MAP,并记算出相邻两测定点间的时间.观察患者呛咳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T2~T3间的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耐受导管的时间(T2~T3)明显延长.B组患者的HR、MAP在T3、T4及T5时均高于A组(P<0.05).苏醒和拔管期呛咳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能使97.5%的患者术毕清醒时保持一定程度气管刺激反应抑制,有助于减轻拔管反应,并且增加了拔管后的安全性.
作者:丁振军;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其与骨代谢指标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喂养20周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大鼠血清AGEs含量.观察股骨和腰椎骨密度、灰干重比、骨生物力学、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钙、磷、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1)糖尿病组大鼠血清AGEs含量显著升高;(2)灰干重比、腰椎和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显著降低;(3)血清钙、磷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升高,血清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4)AGEs与骨密度、力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含量升高,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模型鼠骨量下降和骨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健;郭洪敏;聂志奎;李林;刘庆胜;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FAK、p130Cas信号分子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76例正常胃粘膜及112例胃癌组织FAK、p130Cas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FAK、p130C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差异具显著性(分别为χ2=13.900,P<0.001;χ2=9.321,P<0.05);FAK、p130Cas蛋白表达在浸润超过肌层组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分别为χ2=9.367,P<0.05;χ2=11.910,P<0.01),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χ2=8.932,P<0.05;χ2=12.327,P<0.01).结论 FAK、p130Cas信号分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起促进作用.
作者:王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下位法慢径消融不同疗效,及术中、术后发生AVB的差异.方法 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中、下位法慢径消融,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部位更换次数、X线曝光时间、慢径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位法与下位法从手术操作时间(38±10 vs 50.0±8.3 min)、放电次数(3±2vs 6±3)、放电部位更换次数(2.8±1.1 vs 6.5±2.6)、X线曝光时间(13.0±9.4 vs 31.0±7.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径残留率(6.25% vs20%)和AVB发生率(12.5% vs7.5%)中位法与下位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径残留者与慢径阻断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5.9,P<0.01).结论 中位法消融操作简单,耗时短,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与下位法相似,是慢径消融的安全有效方法.慢径残留者复发率高于慢径阻断者,阻断慢径是理想的消融终点.
作者:武宗寅;孙晓斐;丛培玲;秦景梅;苗俊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并发症.方法 对8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外科组40例和TCVSD组40例进行了3~10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结果 TCVSD组38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均小于2mm),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出现残余分流1例(3~4mm),心包积液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2组间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后比较各组组内LVEDD、LVEF、LAD、SPAP、FS均P<0.05;术后组间比较LVEDD、LVEF、LAD、FS 、SPAPP均 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VSD术组与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朱云民;孙晓斐;徐勤成;张申;丛培玲;任长杰;郝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积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中肌无力症状35例(87%),肌萎缩18例(45%),肌痛与肌压痛20例(50%),皮疹23例(56%),合并恶性肿瘤3例(7.5 %),合并肺纤维化5例(8%).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痊愈8例,好转25例,死亡7例,主要死于肺纤维化、二重感染、恶性肿瘤.结论 肌无力和肌萎缩、肌痛、皮疹仍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 PM/DM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英杰;赵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变化以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脑卒中病例分别在入院24h内、第2周、第4周做心电图2~3次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46例脑卒中病人129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改变为常见(64.5%),其次是心律失常(28.8%).病变部位在脑干、基底节区、小脑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周边脑叶.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期有脑卒中型心电图变化.
作者:田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给予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后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无脂代谢紊乱及严重并发症组,伴以总胆固醇(TC)升高为主脂代谢紊乱组(T2DM+HTC),伴以甘油三脂(TG)升高为主脂代谢紊乱组(T2DM+HTG)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抽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脂联素;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给实验组调脂治疗8周,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体重、腰围、臀围、BMI,WHR、TG、TC、LDL-C、VLDL-C及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以脂联素为因变量,其他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腰围、TG、体重及VLDL-C进入回归方程;调脂治疗后血糖、血脂均有下降,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脂联素浓度降低,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者显著降低,而T2DM加HTG组与T2DM加HT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调脂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者脂联素水平.
作者:吴侠文;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济宁市3所小学1300名儿童,采用克兰赛孤独症行为量表、Conners多动症父母简明量表以及自制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两种行为问题的筛查.结果 正常产组、阴道手术组、剖宫产组儿童孤独症检出率分别为1.62%,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动症检出率分别为6.25%,4.7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发生无影响.
作者:宋红梅;祝亮美;王贝贝;林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K1临床应用广泛,副作用少,致过敏性休克者报道较少,我们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女,17岁.因发热、咳嗽、吐痰7d,在当地卫生室给于青霉素静滴、咳特灵口服治疗4d,效果不佳,加重2d就诊.既往健康.查体:T 37.7℃,P 60次,咽部轻度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少许哮鸣音.X线胸透示:支气管纹理增强.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张洪英;杜晓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骨调素(OP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设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OPN、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 OPN、MCP-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糖尿病病程发展,肾小管OPN、MCP-1和FN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OPN和MCP-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作者:郭焕;田陈;张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窝沟封闭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侧对照的方法,选择3~7岁儿童的健康第2乳磨牙和已完全萌出的第1恒磨牙,随机确定一侧为实验侧,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并于治疗后的0.5、1、2、3a随访复查,计算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齿降低率,用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乳、恒磨牙窝沟封闭治疗后,封闭剂的脱落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龋病降低率随复查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 窝沟封闭术在预防龋齿方面确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闫亚平;刘博;王秀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皮肤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皮肤病患者中慢性湿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该病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s,DLQI)[1]对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慢性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约占骨折病人的4%~5%[1],中老年发病率更高.其内固定方法种类繁多,但术后病人均需外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高.自2003年7月至2007年4月,本院采用AO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1例,疗效满意.
作者:孙福恒;闫孝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脊柱内窥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已引起国内学者重视.利用该系统术中显露过程中组织剥离范围小,伤口出血少,术野显露清晰,并且术后局部恢复快.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脊柱内窥镜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均经CT、MRI影像学检查后确诊.术后3d离床活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6例,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9例,优良率93%.总结如下:
作者:董孟政;秦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特点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在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间于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入选连续183例女性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n=48)和非高龄组(年龄<75岁,n=135),同时入选同期77例高龄男性患者作为高龄对照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非高龄女性相比,高龄女性表现为更多的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丛集(P<0.05);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及复杂病变(P<0.01);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与高龄男性相比,高龄女性也表现为更多的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丛集(P<0.05);冠脉病变分布及严重程度相似(P>0.05);但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5).高龄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总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校正了基线特征后,女性患者的危险降低(OR=0.82,95%CI0.675-0.989,P<0.05).结论 高龄女性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冠脉病变严重复杂,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总死亡率与男性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建华;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F)心力衰竭(HF)急性加重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42例RHF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及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11±0.378vs0.013±0.009ng/ml,P<0.001),RHF组中17例血清cTnI水平升高,且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 RHF组中血清cTnI水平高者6个月死亡率29.4%,而血清cTnI水平正常者为4.0%(P<0.05).结论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cTnI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HF严重程度相平行,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继明;田海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三维DSA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2例患者所做三维DSA影像与传统二维DSA进行比较,分析颅内动脉瘤在三维DSA上的影像表现.结果 与二维DSA相比,三维DSA在对动脉瘤显示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3D DSA的重建技术对影像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中庆;于爱军;王琳;朱铭;王晓莉;乔元岗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