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莉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6-80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6例,糖尿病史8例,其中有2例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病房颤2例,其中既往有高血压又有脑卒中5例.
作者:王海英;曹亦宾;吕宪民;张艳红;吕燕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已经被证实为一种治疗血管狭窄和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随着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其并发症的出现和防治问题,在众多的介入治疗并发症中有一种为数不多或多数人认为后果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颈动脉支架术后严重低血压以及由此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后果亦不容乐观.
作者:林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理健康在学生成长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制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的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我们对河北省某县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刘振红;苏便苓;李拥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血管性痴呆(VD)、Alzhelmer病(AD)和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理过程.近年临床观察慢性脑缺血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症[1],它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更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临床40例合并抑郁症的脑缺血病人的分析,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张荣灿;刘瑞春;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量研究证实,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计数是目前在活体内评价血管损伤的唯-的特异而直接的指标[1],其数量增多的意义在于评估血管受损及其严重程度[2].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斑块成分的CEC计数水平,探讨影响斑块成分的因素.
作者:高杨;张祥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56岁,农民.因进行性四肢无力三个月,于2008年1月11日入院.于三个月前发现双下肢麻木,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口服止痛药物后麻木可暂时缓解.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无力症状渐波及双上肢,伴呼吸费力、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入院前3天,患者喘憋、不能进食.病前4年不明原因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非霍杰金氏淋巴瘤,未行放化疗治疗.
作者:郭华;袁栋才;朱建国;魏琰;张俊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自2003年共收治诊断明确的SAH并发低钠血症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SAH患者165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30例,占18.1%,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7-86岁,平均年龄53.6岁.临床表现,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并经头CT发现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出血影和/或腰椎穿刺检查证明有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及肾上腺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低钠血症.
作者:王艳霞;台立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3%一19%,大多为良性实质性.恶性脑膜瘤仅占2%一10%[1],但其术后极易复发,有的甚至发生颅外转移,本文通过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患者的CT、MRI回顾性分析,探讨CT及MRI对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尹继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增多,造成了临床诊断结脑的困难.
作者:邹月丽;何俊瑛;刘科;陈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青年脑梗死和TIA患者(年龄≤45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给予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后HCY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80例TIA患者及80例健康人进行血清HCY的检测,同时测定其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后,各组均随机分成干预治疗组与非干预治疗组,每组40例,干预治疗组给予叶酸5mg,隔日1次,维生素B12 250ug,1日1次,维生素B6 10mg,1日1次,口服6个月后复查上述各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血清HCY水平各不相同, 脑梗死组为(16.5±5.4) mmol/L,TIA组为(14.4±5.0)mmol/L,与正常对照组(12.1±2.9) mmol/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HCY水平均有下降. 结论:高HCY血症是青年脑梗死及TIA患者的独立致病因素,补充营养元素有助于降低血HCY水平.
作者:高娟;孙雅菲;李永乐;张敬国;苏立凯;张杏红;郭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1998年2月-2007年5月在CT导向下应用Yl-l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钻颅抽吸血肿及尿激酶溶解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2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进发;王文犀;王新亮;姚宝军;耿极光;尹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癫痫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经济转轨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癫痫的患病率分别为0.5%、0.61%、0.72%、1.12%,以此估计,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病患者[1],我国癫痫患者总数约900万.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目前认为,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癫痫性猝死也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2].癫痫的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作者:张瑞华;王玉平;孟繁花;杜会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 jejuni)是在世界范围内导致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用动物体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空肠弯曲菌导致的腹泻可达4-5亿例[1],其导致的消化道感染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主要表现为四肢软瘫、呼吸肌麻痹、腱反射减低等症状.
作者:李震中;刘慧;刘晓东;朱一飞;张军峰;李春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传统康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恢复仍不理想,当今康复医学强调以功能为导向的康复研究.为快速高效地发挥现代康复技术的优势,我们综合应用且积极序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朱建国;魏琰;袁栋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眼肌麻痹患者常以眼睑下垂、复视、头痛等症状就诊于眼科、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而其中多数为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非专科医师对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认识不足,现将2003-2007年所遇15例眼肌麻痹病例予以分析.
作者:郝伟;鲁建幸;徐志香;邵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风险因素.包括: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促凝血状态、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和炎性标志物水平增高等多种代谢异常.研究表明,具有MS的人不仅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而且发现MS与脑卒中[1]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拟对M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兰英;王少兰;张祥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998年2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非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病人52例,经有效控制血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建文;马志昭;张庆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诊断讨论会制定的标准:本组急性CO中毒102例中,治疗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6-75(47±4.2)岁,观察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14-75(46±5.1)岁.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董志领;曲桂艳;李花莲;刘晓满;邵汝升;韩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观察低硒对发育期大鼠脑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s, NMPs)的影响.方法:利用人工配制的低硒饲料喂养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硒组.取第三代出生后21天的大鼠,处死后迅速取脑,分离大脑皮层.提取NMPs,经初步鉴定后,用HPCE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模式进行NMPs的分离,观察其组成成分的改变.结果:NMPs经HPCE分离出3~4个蛋白峰,波形较稳定,在进样9min左右有一个蛋白峰低硒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经HPCE分析能够观察到低硒脑NMPs的变化.
作者:耿义群;关计添;徐小虎;苏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㈠肺炎衣原体与脑血管疾病研究现状二十年前,Saikku报道了冠心病病人血清肺炎衣原体的(Chlamydia pneumoniae ,Cpn)IgG和Ig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阳性率[1],随后关于Cpn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研究被大量的报道.近Elkind等发现了升高了的Cpn的IgA是初次脑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Cpn的IgA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和腔隙型脑梗塞有密切关系;Cpn的IgA与肺炎衣原体的慢性感染有关;与Cpn的IgG比较 ,IgA与脑梗塞的关系更密切[2].然而许多证据却不支持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的这种关系.血清流行病学的结果是多样的,技术依赖性的;PCR结果也显示出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间的差异;方法学上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差异;当选用了佳的,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肺炎衣原体总是不能被检出;免疫组化染色法只是检测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中的非特异性的混合物;二级预防试验也是不成功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应用不同的方法检测不同的疾病人群,检测结果往往前后不能一致,因此尚不能证明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有明确的关系[3].Cpn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的关系也需要被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卜志平;刘国敏;王晓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