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持续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

李启;郭掬华

关键词:上腹部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 持续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行上腹部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感起始时间、住院费用和拔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麻醉理想30例(85.7%),研究组34例(97.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疼痛起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上腹部手术麻醉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能实现较好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液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作用

    目的 探讨外周血液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作用.方法 收集2 44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血常规检测异常标本行外周血液涂片显微镜下镜检.结果 262例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异常症,进涂片镜检确认异常50例,其中再生性贫血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6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各类白血病34例.结论 加强血涂片镜检能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恒渠;王登海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更年期妇女失眠症心理异常表现及护理探讨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更年期妇女失眠症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过度敏感和猜疑的不良心理,甚至出现绝望和濒死感.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

    作者:张孟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VM)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VM患者47例,给予介入栓塞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中栓塞成功44例(93.62%),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及脑出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严密地病情观察及周密细致地护理,能提高介入栓塞治疗AVM的成功率,尽量避免出现栓塞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友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89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组.放疗组769例实施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放化组128例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观察2组远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为51.2%(460/897),其中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8.5% (373/769),放化组为67.0% (87/1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不同分期(P<0.01)、是否联合放化疗(P<0.01)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实施根治性放疗联合能潜在提高鼻咽癌患者远期疗效.

    作者:闫文明;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采用PKP治疗.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体位耐受能力评估及训练,术中、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位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复查X线和CT均无出现骨水泥椎体外漏,椎体高度恢复约为原高度的10%,无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是患者顺利接受手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闫长红;于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依据改良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结果 12例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22个月;优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3.3% (10/12).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高根平;黄均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胃肠术后直立性低血压中探讨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胃肠术后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中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胃肠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治疗并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现重度症状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潜在改善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症状.

    作者:邓世红;竺红宇;陈静;汤丽玲;耿婷婷;吴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化疗药物外渗1例护理报告

    回顾1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提出处理积极对症采取措施外,建议通过加强患者宣教、提高护士专业技能等,避免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唐萍;彭丽婧;王林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延续性护理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9例PT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干预组(n=34),常规组出院后按常规方式电话随访,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出院后按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随访.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复发住院等情况.结果 出院时,2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SF-36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或P<0.01),干预组改善优于于常规组(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出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满意度情况.方法 对社区17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为期1年的糖尿病管理干预,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改善.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血糖控制管理,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能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质量.

    作者:李广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方法 给予41例HPV高危型感染患者阴道塞重组人干扰素α2β阴道泡腾胶囊联合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95.1% (39/41).结论 干扰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效.

    作者:陆芳芳;潘汉君;余德锋;樊菊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原位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59例原位淋巴瘤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探讨诊断要点.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位淋巴瘤患者5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本组59例患者中,滤泡内瘤变17例(28.81%)、原位套细胞淋巴瘤19例(32.20%)、霍奇金淋巴瘤7例(11.86%)、淋巴结边缘淋巴瘤8例(13.56%)、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8例(13.56%).结论 原住淋巴瘤在病理特点上与淋巴瘤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各种原位淋巴瘤的病理特点鉴另,以使原位淋巴瘤能够在早期得到确诊,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吸氧、限盐,依据心功能水平分别选用洋地黄制剂、ACEI、β受体组滞剂及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曲美他嗪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死亡、再住院例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死亡例数及再住院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且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在危重患者或老年患者中推广.

    作者:尹黎波;李慧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痴呆患者38例,给予患者积极的生活、饮食、睡眠、安全、心理护理.结果 3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获改善.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祝志隽;刘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96.72%)安全到达医院救治;1例(0.82%)当场就治无效死亡;3例(2.46%)患者到达医院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正确评估、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为入院后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李筱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8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H值、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及pH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治疗,能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霍兴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4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正常人低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其中女性、父母、非全职等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P<0.0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较低,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在全病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

    作者:龚晴;张昊;乔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 46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83例(2.39%)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风险.

    作者:何昶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行颅脑择期手术的患者74例.A组37例患者于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长托宁+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B组37例患者只行同等剂量的长托宁与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2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并均采用七氟醚吸入+左美托咪啶微量泵泵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sSFQ)评分、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控制性降压前(T1)、血压降至靶目标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停止降压即刻(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2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SFQ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1).A组患者HR及MAP水平在T1时刻后均较为稳定,几乎不需要调节微量泵泵速,而B组患者T1时刻后HR及MAP水平均较高,且相对不稳定,需要不断调节微量泵泵速.结论 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可减少吸入性麻醉药物或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故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可以提高控制性降压效应.

    作者:曾宪荣;李信安;唐文昌;冯英妮;张佳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目前存在院前死亡率高、院前急救后致残率高、潜在医患纠纷及投诉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与患者及家属风险意识低,突发事件后无法在急救黄金时间内施救,医院因素及地理位置因素.总结其改善措施为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和教育,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院前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强;陈凯;白建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