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省12岁、18岁人群刷牙行为抽样调查报告

曾莲;林一南;曹丽华;张莉

关键词:云南省, 人群, 刷牙行为, 抽样方法, 各年龄组, 样本量, 随机抽取,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 口腔健康状况, 城乡, 大中专院校, 材料和方法, 问卷调查, 常住人口, 调查结果, 中学生, 玉溪市, 易门县, 小学生
摘要:为了解云南省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我们组织并参与了云南省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我省城乡12岁、18岁人群刷牙行为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以集体常住人口(城、乡)为主。年龄为12岁、18岁两个年龄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城市样本在昆明市、大理市、玉溪市,随机抽取两个街道,农村样本在安宁县、蒙自县、易门县,随机抽取两个乡镇,城乡样本量为800人,每个年龄组400人,城乡各半、男女各半。各年龄组样本的来源为:小学生、中学生、大中专院校、农民及散居人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yract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观察

    笔者将Dyract用于乳牙龋病的治疗共计306颗牙齿,成功率达97.71%,临床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1.病例选择:乳磨牙中龋、深龋共计187例306颗龋齿,年龄从4~10周岁。 2.操作方法:除净龋洞腐质,不能露髓,较深者可用Dycal盖髓,75%酒精消毒吹干,涂Dyract粘结剂,吹薄,光固化灯照10秒。涂第二层粘结剂、吹薄,光固化灯照10秒,然后将根据比色板选好Dyract树脂子弹头装入充填枪内,射入窝洞,整塑外形,光照20秒钟,深度可达5.4mm(仪器测定)。如有高点可以打磨,橡皮杯抛光。追踪观察2年。

    作者:许颖;杨俊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2~6岁儿童乳牙龋的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高原地区乳牙龋发病规律,我们对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省果洛地区612名藏汉两民族2~6岁儿童乳牙龋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报告。一、调查对象与方法共调查世居藏族儿童312名,其中男165名,女147名;移居汉族儿童300名,其中男158名,女142名,年龄均为2~6岁。受检儿童按照《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计规定调查标准》通过视诊、探诊进行检查,未作X线检查,因龋缺失或充填者均统计为一个龋齿。

    作者:文绍先;周玉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羟基磷灰石重建牙槽嵴后前牙种植的临床观察

    作者自1995年对前牙牙槽嵴萎缩患者,通过种植前羟基磷灰石重建牙槽嵴后再种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选用四川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生产的颗粒型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HA)及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HACI)。一般齿槽外科器械,法国进口种植机及配套钻具。2.病例选择:46例63颗前牙,其中男26例,女20例;上前牙44颗,下前牙19颗。所有病例均常规取模,测量牙合龈、近远中及颊舌向距离,常规摄牙片,并在模型上试排牙,了解要取得前牙理想修复效果牙槽嵴应具备的条件。63颗前牙均有中度萎缩,参照CaWood[1]分类为Ⅳ和Ⅴ型,其中Ⅳ型31颗,Ⅴ型32颗。

    作者:何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52例SACC的nm23表达,并分析nm23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nm23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 ),而与远处转移呈高度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nm 23能抑制SACC远处转移的发生,并可作为预后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彭歆;俞光岩;高岩;武登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面中份陈旧性骨折牙颌面畸形的外科矫治

    目的 本文回顾性调查我院1989年至1999年收治的面中份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对外科矫治面中份骨折所致牙颌面畸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本组103例均为由于面中份的多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治疗,骨折块之间已发生错位愈合而导致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根据畸形情况采用不同的术式切开复位固定。结果 除5例张口受限、4例面部明显畸形外,其余患者对面形及咬合功能表示满意。结论 面中份陈旧性骨折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治的关键是对面部纵向和横向骨支撑结构的重建以恢复其固有的高度和突度。

    作者:李祖兵;余世斌;东耀峻;杨学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脱模——带模法制作金属烤瓷长桥支架

    金属烤瓷桥是目前口腔修复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修复体,深受患者欢迎。但金属烤瓷长桥支架由于其跨度长、容易变形,在制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在常规制作此类支架的方法中,通常有带模铸造法、脱模铸造法、分段制作焊接法。笔者结合带模铸造法和脱模铸造的优点,总结出脱模—带模铸造法制作金属烤瓷长桥支架,效果较为理想。1.材料:嵌体蜡、间隙剂、磷酸盐系冠桥包埋料、观测仪、Ni—Cr合金、琼脂、真空搅拌机、高频铸造机。

    作者:申林汉;李可通;黄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牙周疾病的临床应用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其相应的中医病名为牙宣。长期以来中医药在其病因、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中医药在牙周疾病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一、古代对牙周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历代医籍中对牙周病病因及症状都有许多记载。《仁斋直指方》认为:“ 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虚热则齿动。”《外科 全书》指出:“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圣济总录》又说:“气血不足,楷理无方 。风邪袭虚,客于齿间,则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根也。”由此说 明胃热、肾虚及气血衰少为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故将牙周病内治分型为胃火上蒸、肾阴 亏虚、气血不足三型。1.内治分型法:①胃火上蒸:主证:牙龈红肿疼痛,出血,溢脓,口臭,烦渴多饮冷,便秘 ,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治则清胃泻火,如清胃散。②肾阴亏虚:主证:牙齿疏豁松动,咀嚼无力。龈溃烂、萎缩,牙根暴露或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养肾。如地黄丸类合玉女煎加减。③气血不足:主证:牙龈萎缩,龈淡白,易出血,根宣露,齿松动,嚼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畏寒倦怠,头昏眼花,失眠多梦,胃呆纳少。治则调补气血,如八珍汤。

    作者:裴霞;华红;徐治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颊舌向嵌体在预防和修复隐裂及折裂牙中的应用

    牙隐裂牙折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病,临床上常用的修复方法为全冠修复,但全冠切割牙体组织较多,且不美观,因此作者尝试采用颊舌向嵌体预防修复隐裂折裂牙。一、材料和方法所选牙为磨牙,均为隐裂及折裂牙,无牙周袋,X线片示根尖根分叉无阴影,折裂牙片松动在2mm内。预防性修复的牙为无隐裂,但咬合紧缺损大,患者要求保护性修复30例。预防性修复和隐裂牙修复病例,都常规作颊舌向嵌体修复。折裂牙则应先复位牙折片并粘固后再作嵌体修复。隐裂牙及折裂牙均设全冠修复对照组。嵌体制备方法是将咬合面已有洞型向颊舌向扩大进入颊舌面,并制备短斜面。术后1年进行复查,记录分析患者的症状及叩痛情况。

    作者:张怀勤;赵云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TGFβ的表达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TGFβ1的阳性表达见于癌前上皮分化良好的区域,而上皮的增殖区则为阴性表达。随着上皮由单纯性增生—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的转变,TGFβ1的表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结论 TGFβ与口腔鳞癌的 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TGFβ1自分泌的减少有利于癌前上皮的癌变及鳞癌的形成。

    作者:刘昕燕;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在干槽症发病中的意义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干槽症(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例DS患者拔牙窝和对侧相应部位牙齿龈下菌斑的Hp-PCR检测了解Hp感染情况;并分组治疗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Hp)治疗DS的效果。结果 20例DS患者中有19例(95.0%)拔牙窝Hp-PCR检测阳性,其对侧相应部位牙菌斑阳性率亦高达65.0%;分组治疗结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p可能与DS发病有关,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

    作者:陈发明;贾保军;邓玲玲;孙海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下颌第三磨牙牙尖、阻生类型与牙根的相互关系

    目的 本文对1090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合面牙尖、阻生类型与牙根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 牙合面牙尖呈六型,分别是三尖型(0.55%)、四尖型(26.42%)、五尖型(53.58%)、六尖型( 18.16%)、七尖型(0.83%)和八尖型(0.46%)。牙根呈四型,分别是融合根型(35 .14%)、双根型(57.34%)、三根型(7.34%)和四根型(0.18%)。牙合面牙尖数目少,融合根比例高,三尖型主要是融合根型; 牙尖根数目增加,双根和三根比例上升。七尖型、八尖型没有融合根型。阻生尖型以近中位多见(31.62%),垂直位(29.08%),颊向位(16.88%),远中位、舌向位和水平位均不足9%。远中位融合根比例高达47.06%;近中位、垂直位和水平位双根比例高,分别为64.35%、58.04%和57.73%;颊向位和垂直位三根比例高,分别达13.04% 和11.35%,其余各类型中三根的比例均不足9.5%。结论 各阻生类型均符合牙合面牙尖数少融合根比例高,牙合面牙尖数多,双根和三根的比例高的规律。

    作者:蔡月岚;李萍;朱静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属烤瓷内染色技术再现上颌中切牙色彩

    目的 探索再现上颌中切牙色彩新方法。 方法 作者1995~1998年间采用内染色技术为22单位行金属烤瓷修复的患者再现上颌中切牙的色彩。结果 22单位采用内染色技术再现上颌中切牙色彩是成功的。结论 与混色法、插色法和外染色相比,内染色技术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切实可行表达上颌中切牙各种色彩的方法。

    作者:王光护;唐尤宽;史露;孙少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5%鱼肝油酸钠用于拔牙后顽固性出血

    在临床上常碰到一些血液系统检查正常但拔牙后出血患者,在各种常规局部处理后仍不能止血或反复数次才能止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们在临床上将5%鱼肝油酸钠用于拔牙后顽固性出血,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1~56岁,平均34岁。28例都是在常规局部处理(如局部压迫、应用止血粉、创口缝合等)和全身应用止血药后,仍不能止血或止血几小时后甚至2~3天后又反复出血的患者。拔牙原因为纵折牙(11例)、残根(4例)、残冠(7例)。全部为磨牙,其中上颌磨牙17例、下颌磨牙11例。全身化验检查除1例有血小板减少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另对10例拔牙术中损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患者(预防组),在拔牙后用5%鱼肝油酸钠棉球外加纱布棉卷进行局部压迫止血,以观察拔牙出血情况,其中2例女患者是在月经期拔牙。

    作者:孔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方丝弓联合上颌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磨牙关系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下颌后缩面型得到改善,头影测量的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恒牙列早期治疗可以取得疗效。

    作者:刘爱群;李玉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面中部功能性骨支架的临床应用

    面中部骨支架骨的数目多,结构复杂,与邻近骨关系密切,参与眼眶、鼻腔、口腔顶及颅底的构成。在疾患侵袭或外力作用下,骨支架可发生缺损或结构改变,对面中部组织、器官及容貌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根据面中部解剖性骨支架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并结合临床实践,将面中部骨支架简化为“功能性骨支架”,使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在临床上以恢复“功能性骨支架”,以准确的咬合关系为标准来进行面中部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平义;胡江;姜丽萍;李剑峰;郭兮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氟化牛奶再矿化及抗龋作用的体内观察

    目的 探索氟化牛奶在口腔局部的防龋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口内装置,采用交叉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氟化牛奶在口腔局部的再矿化作用和抗龋作用。结果 氟化牛奶有明显的再矿化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抗龋作用。结论 氟化牛奶在口腔局部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再矿化。

    作者:王文辉;卞金有;王勤;曹采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低磷酸酯酶症及其在口腔中的表现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通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一[1]。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变异性,从严重的全身性骨骼形成不良,导致新生儿死亡;到仅表现为年轻恒上前牙过早脱落[2]。由于该病有典型的口腔表现,所以有报道,90%的低磷酸酯酶症儿童早是被牙科医生发现的[3]。在《儿童生长发育性疾病》[4]中,把低磷酸酯酶症归入代谢性骨病中,并对其分型和全身骨骼改变及生化检查特征进行了描述,但未提及该病的口腔表现。一、低磷酸酯酶症的病因学特点低磷酸酯酶症是因为基因编码紊乱,造成组织非特异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 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ia,TNSALP)功能异常,从而减少Ca、P向硬组织中的沉积 [5]。组织非特异碱性磷酸酶存在于人体的大部分组织中,存在于血清中。在肝、肾、骨中的组织非特异碱性磷酸酶分别被称为肝碱性磷酸酶(liver alkaline phosphatase,LALP )、肾碱性磷酸酶(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K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 osphatase,BALP),其中在成骨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2]。

    作者:秦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瘀证与老年舌微循环障碍

    目的 应用祖国医学血瘀证学说,分析舌微循环障碍在舌痛症中的发病作用,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方法 对40例老年舌循环障碍患者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查,采用当归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治疗。结果 受检患者血液粘度多项指标升高,微血管形态、结构异常,毛细血管出现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舌微循环障碍属血瘀证局部表现,对老年患者应警惕瘀血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的活血化瘀疗法具良好疗效。

    作者:陈建钢;吴小燕;李辉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牙菌斑中的蛋白水解酶及其生物学作用

    蛋白水解酶在根面龋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证实,目前受到较多关注,本文介绍其种类、来源、性质和生物学作用等。一、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及来源蛋白水解酶是一大类作用于有机肽链的酶,分为外肽酶和内肽酶。常见的外肽酶是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ase,LAP),有机质的N-端氨基酸是其主要作用位置,在水解Leu为N末端的肽链时速度快;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 e IV,DPPIV)也是一种外肽酶,主要水解以X-Pro-Y为N-端的肽链,其中X常为脯氨酸,Y常为羟脯氨酸和羟赖酸。胰蛋白酶(Trypsin)是常见的内肽酶,可降解大多数的蛋白质与多肽底物,它既是组织的毒性酶,又是细菌能量转化的工具酶,可扩展细菌的营养摄取范围以适应环境需要,它专一性强,只断裂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腱[1]。

    作者:胡涛;齐雪;周学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碘伏作为根管消毒剂疗效分析

    碘伏(Iodophor)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增容剂和载体的不定型络合碘,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它不仅对各种G+和G-的需氧或厌氧菌具有杀灭作用,而且对真菌孢子、原虫生物及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现将用碘伏作为根管消毒剂并与FC对照观察的结果分析如下。1.病例选择:1995年1月~1999年10月期间就诊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共140 例,3 00颗患牙,年龄在5~71岁。同一患者两颗或两颗以上患牙分别采用碘伏消毒和FC消毒对照观察,其中碘伏组148颗患牙,乳牙26颗,恒牙122颗,FC组152颗患牙,乳牙30颗,恒牙122 颗。2.材料来源:选用上海港华消毒剂厂(批准文号:沪卫药准字(1994)第0098号,189“逢力达 ”)的固体碘伏;用蒸溜水稀释配置成10%的溶液。

    作者:罗启德;罗启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