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李建霞;杨小红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28例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严重肝损伤的临床用药情况及临床表现、转归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制定预防、管理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计划.结果 抗结核药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多出现在用药后2~4周,主要表现为ALT明显升高,伴纳差、厌油、乏力,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计划性监测肝功能、出现肝损伤后及时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可有效控制抗结核药物性严重肝损伤.
作者:卢志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80例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并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阴道超声检查有效率.结果 患者接受超声检查结果示宫腔粘连61例,正常19例.宫腔镜检查取组织活检证实宫腔粘连69例,正常11例,宫腔粘连诊断率为86.3%,而阴道超声检查漏诊8例,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术前诊断、术中定位及术后效果评估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检查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巧斌;郭良华;刘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节苷脂(GM1)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GM1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期间使用GM1能有效降低奥沙利铂的累积性和严重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能有效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降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影响近期化疗疗效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彦;孔小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是否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未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BIL)相关检测数据,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Cr、BUN、ALT、TBIL检测指标中除了对照组TBIL外其他各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BUN、ALT、TBIL检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5.00% (P <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过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效果.
作者:李社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世界医学中,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三大药物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司匹林初应用于解热、镇痛及抗炎,随着科学家们对其药理作用的大量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风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辅助治疗中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2组均进行常规基础麻醉,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比辅助麻醉,观察组则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进行右美托咪啶的静脉泵注,对2组患者的体动、呛咳次数以及镇静评分和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唤醒期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动和呛咳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辅助手术进行,同时优化相应的手术过程中体动和呛咳状况,改善镇静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60例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牙周指标、血糖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患者牙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干预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早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0.83%,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0.00% (P <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77.5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行为能力、认知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导致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增加,不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姚李香;徐芳;王钰洁;段生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3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儿1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DAI的诊疗经过、临床特点、变化规律及预后.结果 在全部脑外伤病例中,DAI病例占3.54%,DAI发病率占同期小儿脑外伤病例的31.18%,130例小儿DAI中发生癫痫38例(29.23%),死亡者2例(1.54%).结论 小儿DAI的病情紧急,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买吾拉江·阿木提;穆扎帕尔江·穆太力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施中医疗法,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27% (P <0.05);治疗后,2组PaO2、Sa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泽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特点,了解监测过程存在不足,探讨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2018年第一季度我院上报的57例药品不良反应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物类型、ADR主要症状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 5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相似,低于10岁组以及大于60岁组所占比例高,静脉给药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反应及消化系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结论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避免和减少发生率.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情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CSP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妊娠物、妊娠物位置以及子宫浆膜层距离不同,分为外生型以及内生型2种,之后依据类型不同合理进行对应治疗方法的选择,终对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本研究的136例CSP患者中,终发现属于外生型26例以及内生型110例.临床选择UAE(子宫动脉栓塞)+MTX(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终发现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其中一次治疗成功者132例,二次治疗成功者4例.同外生型CSP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包块周边血流供应减少时间对比,内生型CSP患者明显减少(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于CSP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更可为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与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岩;吴文瑛;冯佩明;朱艳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患者,女,61岁,因“便血1.5h”于2018年2月1日23时57分许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近期自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6年前于外院行“腰椎间盘滑脱手术”,目前仍间断服用“双氯酚酸钾”.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12/74 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睑结膜略苍白,心肺检查无阳性体征.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莫非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急诊查血常规:红细胞数3.92×1012/L,血红蛋白109 g/L;急诊查生化:葡萄糖6.4 mmol/L,尿素11.6 mmol/L,氯108 mmol/L,C反应蛋白13 mg/L;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5 g/L,红细胞数3.42×1012/L,红细胞比积30.4%.红细胞沉降率27 mm/h;血脂八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4 mmol/L,三酰甘油2.28 mmol/L.血型鉴定:Rh(D)血型阳性,ABO血型正反定型AB型;血凝常规六项、血淀粉酶脂肪酶、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AFP、CEA)、降钙素原、输血前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脑钠肽、肌钙蛋白T未见异常.肛门指检示指套可见少许鲜血,未触及包块.急诊肠镜检查示:进镜达盲肠,可见肠壁少许血凝块附着,冰盐水冲洗后可见盲肠多发憩室(图1),其中外前壁一小憩室内可见血凝块封堵,无活动性出血(图2).镜下诊断:盲肠憩室出血.治疗上给予保护肠黏膜、止血、抗感染、补液支持等治疗.2018年2月5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比积28.1%,红细胞数3.17×1012/L,血红蛋白92 g/L;患者出血停止,复查大便潜血阴性,于2018年2月7日出院.
作者:赵小漫;邢春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35例.观察2组患者肠坏死情况、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坏死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1).结论 相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时间,降低肠坏死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镜应用在青少年近视矫正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塑形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参差度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超过治疗之前佳矫正视力1.0以上者56例,占93.3%;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屈光参差度分别为(3.1±1.1)和(0.35±0.3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通过接受角膜塑形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敏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5例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仅行安慰剂和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病情稳定控制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44.74%、病情控制率为92.11%,均高于对照组的21.62%、64.86%(P<0.05或P<0.01);2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OS)为(23.6±3.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4±1.5)个月(P<0.0l);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为44.74%,高于对照组的16.22%(P<0.01);2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蔡林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查阅医院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数据,记录患者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 肝脏损伤者16例,肾脏损伤者20例,脾脏损伤者24例,肠道损伤者8例,复合性脏器损伤者12例.患者伴随着其他疾病,复合肋骨骨折者16例,复合肺挫裂伤者14例,复合腹腔积血者30例,复合腰椎横突骨折者12例,复合腰椎压缩性骨折者5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肝、脾脏以及肾脏轮廓模糊不清,复合呈现出高密度影像,患者往往还会伴随腹腔积血以及气腹等病症.结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病情,给患者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亚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 (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可有效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昌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77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9例.A组起始剂量5 mg,/d,B组起始剂量10 mg/d,C组起始剂量20 mg/d.应用HAMD(17项)、病症严重程度总评量表(CGI-S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末各测定评估1次,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6周后,3组HAMD、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低于A组(P<0.01);B、C组治疗后3、6周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A组的71.19%和C组的83.05%(P<0.01或P<0.05);A、C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控制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在10 mg/d,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
作者:林伟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2组患者均采取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药物治疗,并予具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7.55% (P <0.05);观察组治疗后NGF与BDNF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地苯醌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调节神经细胞因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建启;孙美芝;张景帅;郭庆龙;李坤峰;唐华伟;智洪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