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板栗新品种云良和云珍

陆斌;邵则夏;杨卫民;黄汝昌;宁德鲁

关键词:板栗品种选育云良云珍
摘要:近10年来,从云南板栗实生群体中,选出云良与云珍2个板栗新品种。嫁接后第2年进入结实期,早熟、丰产,坚果商品性状好,品质优良,平均重10 g以上。1999年4月通过省级鉴定,按照《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条例》进行新品种注册登记。目前已繁育苗木120余万株,推广面积4 333 hm2(公顷)。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县红地球葡萄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已达到40 hm2(公顷),但该品种病害严重,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在当地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害有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疸病、褐斑病。据观察,黑痘病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雨后大发生。白腐病6月初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炭疸病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霜霉病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褐斑病7-9月为发病盛期。据1999年6月16日调查,红地球葡萄黑痘病叶片发病率达68.5%,而巨峰仅为18.6%,管理水平较差的果园红地球葡萄叶片发病率高达80%以上。同年8月20日调查,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病率达60.8%(巨峰为28.5%),管理较差的葡萄园叶片发病率高达80.5%。通过调查和实践,防治红地球葡萄病害应采取以下技术。(1)苗木消毒建园时,对苗木用0.3%五氯酚钠加3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药消毒。(2)清理果园冬季清除园内落叶及病果,深埋,减少越冬病源。(3)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整形留枝,通风透光。生长期及时摘心和抹除副梢,对预防葡萄黑痘病具有一定作用。(4)药剂防治发芽前(于芽萌动时)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葡萄展叶后至着色前,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药,药剂可用1:0.5~0.7: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50%瑞毒霉700倍液,或18%安克锰锌1 0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均匀喷布。天气好喷药时间可相对延长,阴雨天要做到雨前抢喷,雨后补喷。另外,5月地面喷布200倍五氯酚钠加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防治白腐病等病害。(5)果实套袋套袋前喷布1遍杀菌剂,采用钟形袋于6月份套袋,9月份解袋,果实由绿变红,色泽鲜艳美观。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以上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作者:陈永银;王艳芳;赵淑娟;邵继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产桃园高接换种技术

    江西省彭泽县近年利用荒山荒坡建立桃园230余hm2(公顷)。由于建园时品种杂乱,管理粗放,致使一些桃园低产低效的问题较为突出。1996年2月,我们采用高接换种方法对彭泽县芙蓉农场2.3 hm27年生低产桃园进行改造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的经验。该园高接换种后,1997-1999年平均每公顷年产量为10040、15 060和21 290 kg,产值分别为17 068、25 602和36 193元。现将高接换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为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主要改接特早熟品种春蕾、早熟品种雨花露和中熟品种白凤等。改接园原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主枝均在距地面120 cm处高接,侧枝依嫁接部位直径(1.0~1. 2 cm)高接。每株嫁接10~12个头。嫁接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淋枝干。根据砧木直径选择不同的嫁接方法。直径在2.5~3.5 cm的,采用劈接法嫁接,每砧接2个接穗。直径1.0~2.5 cm以下的,采用切接法嫁接,每砧接1个接穗;直径1.0 cm以下的采用芽接方法嫁接。接穗成活后。在接口以下的砧木上绑缚小木棍或细竹杆,将接穗抽生的新梢引缚其上,以防风折。生长季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多次对接穗新梢进行短截、摘心等夏剪,以促其形成花芽和培育良好的树形。高接后第1~3年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据观察,桃高接换种树的伤口部位易发生流胶病,特别夏秋季补接的树更为严重,因此,在应用桃树高接换种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嫁接时间安排在春季;②嫁接后数年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桃树的抗逆性;③每次夏剪后,间隔8~10天喷2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 000倍液。

    作者:汪芳芳;赵玉生;赵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张家川县苹果高接衰退病调查

    近年来,随着果树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引进优良品种,高接换优工作也随之全面开展。但是,与高接换优相伴而发生的高接衰退病也呈发展态势,轻者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品质降低;重者整株枯死,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对本县高接衰退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 基本情况甘肃省张家川县苹果栽培面积3 600 hm2(公顷),其中80年代栽植的青香蕉、红玉、红元帅等品种,目前都已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从1995年开始引进长富2、秋富1、新乔纳金、首红、嘎拉等优良品种,高接换优约2.3万株。经统计有383株因发生高接衰退病而死亡,据了解,天水市各县区均有发生。

    作者:杨吉祥;任小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在西部开发中发展果业应注意的问题

    去年以来,党和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经济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在发展果业时,为了不走弯路,不造成后患,应注意以下问题:(1)科学制定果树发展规划根据全国果树发展总体目标,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因地制宜调整树种、品种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新品种。今后,全国要将苹果、梨、柑桔三大类水果和其它小水果的比例调整到6:4,苹果重点发展红富士系、乔纳金系、新红星等晚熟和中晚熟优质品种;柑桔重点发展特早熟、早熟和晚熟新品种、优质耐贮的晚熟橙类品种,同时有计划地发展加工业。西北五省气候干旱,应多发展抗旱、抗寒树种、品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还要注意发展耐粗放管理、适于黄于高原或山地栽培的树种、品种。(2)强化和完善种苗体系建设根据规划,建立国家和省区级水果品种苗木繁殖场和市、县级果树良种场。种苗生产纳入当地主管部门要实行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调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尤其是无病毒苗木生产,更要严加管理和控制,在西部新栽果树时,应当选择无病毒果苗建园。(3)外购苗木把好关去年以来,西部开始从东部引进大量果苗,如葡萄、苹果、梨、桃、杏、枣等。在引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苗木品种纯正苗量大时,难以保证100%纯度,要严格把关,并签订合同,跟踪服务,防止出现假苗。②苗木质量不少苗圃为了适应西部人图便宜心理,专门生产三当苗、细弱苗(667m 苹果苗2万株左右),供西部开发用,栽树要选优质苗定植,千万别上当。③运贮苗木保鲜好要精心包装、保鲜防干,栽前贮藏好,防止抽干、发热、霉烂。④严格病虫检疫制度在引入苗木时,一定要从非检疫病虫害区调苗,而且运前要进行苗木消毒。(4)增加节水设施,改善果园基本条件西北部果区,缺水严重,常规灌溉投资多,浪费水十分严重,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节水灌溉体系,采用保水技术,使果树经济用水,树体紧凑,树势稳定,结果良好。(5)生产“绿色食品”果品西部干旱少雨,病虫害极轻,有的地方可不打杀菌剂,甚至杀虫剂只用1-2次,是我国生产绿色食品的佳生态区,今后应重视该地区用药制度的合理性,不污染环境和果品,成为绿色果品供应基地,其果品出口前景十分广阔。(6)发展棚室果树生产西北光热资源好,冬春棚室果树增温快,生长迅速,结果质量好,例如葡萄、草莓、桃、杏、李等,均可进入棚室栽培,但建立棚室需要较多投资和精细管理,技术性又强,应有政府扶持,业务部门参与指导,几年内,会形成优势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

    作者:汪景彦;窦连登;刘凤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丘陵地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试验

    山东省五莲县地处低山丘陵地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4.1%,酸枣资源非常丰富。为实施我县山区综合开发工程,1994-1999年,我们在五莲县18个行政村进行酸枣嫁接大枣示范试验,大面积枣园获得连年丰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作者:刘光明;朱柳南;于庆平;孙爱华;王吉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几种药剂防治苹果园棉铃虫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豫西苹果挂果面积的迅速扩大,棉铃虫在苹果园中的危害程度日趋加重。在不少果园该虫已成为蛀果的主要害虫。因对硫磷、杀灭菊酯等对该虫防效较差,施药量逐年加大,虫果率仍在3%~5%,甚至更高。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选出防治棉铃虫佳药剂,我们进行了此次试验。(1)供试药剂 50%对硫磷乳剂(信阳化工厂,对照药剂)印8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南京农药厂)1 500倍液、40%水胺硫磷(石家庄化工厂)1 000倍液、2%灭多威(济宁化工厂)1 000倍液。(2)田间小区试验于1998年7月在河南省孟津县南陈村梁万柯果园进行。树龄为10~12年生,将供试药剂稀释至相应浓度后采用踏板式喷雾器喷洒,药液量以叶片两面湿润并有水珠滴下为度。每小区5株,3次重复。施药前详细调查小区内卵量及虫果率,并对查到的卵挂牌标记。药后7天调查防治效果,并计算保果效果。(3)田间大区试验 1999年7-8月份在孟津县朝阳镇进行,处理面积1.8 hm2(公顷)以上,不设重复。施药前随机调查10~15株计300~500个新梢,1 000~1 500个果实,药后7天按同样方法检查药效,计算保果效果。(4)试验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豫西地区苹果园7-8月间防治蛀果害虫常用的50%对硫磷对棉铃虫的实际防效较差,保果效果仅为54.31%。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0%氰久1500倍液、2%灭多威1 000倍藏处理,保果效果分别为87.31%、83.25%和83.76%。但灭多威在田间刚使用后有明显的药害,富士、金冠等品种均有叶片被灼伤现象。从兼治其他害虫考虑,水胺硫磷、氰久两种药剂可在生产中防治果园棉铃虫。1999年7至8月,在孟津县朝阳镇进行了大区防治示范,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棉铃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果效果分别为83.02%和80. 52%,优于果园常用的50%对硫磷45.63%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建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内蒙古河套地区苹果梨主要害虫综合防治

    1990—1994年,对内蒙古河套地区苹果梨的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明确有害虫48种,害螨6种,真菌病害6种,细菌病害3种,病毒病2种,生理病害9种。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一些害虫造成类似病害的发生症状。同时明确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区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套袋对荔枝果实光照及品质的影响

    套袋作为果树栽培技术,对改善果实色泽具有显著效果,套袋在苹果[1-2]、梨[3-4]、葡萄[5]、桃[6]、石榴[7]等果树上应用较多,龙眼[8]、沙田柚[9]也开始应用,荔枝尚少见报道,本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套袋材料对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影响,以期能提出促进荔枝果实着色、提高荔枝品质的套袋材料及套袋技术。

    作者:胡桂兵;陈大成;李平;高飞飞;王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红富士苹果优质果品生产树体改造12字方针

    由于对新引进的红富士苹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品质发育规律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以晚熟主栽品种富士为主的密植果园未能采取密管,果园郁闭,严重制约品质的提高,以提高果实品质为目标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尤其是根据红富士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变矮、肥变瘦、直变平和长变短”的12字树体改造方针。(1)高变矮大多郁闭果园,枝头生长尤其是中心干生长势加强,造成树势上下失衡,鉴于此,首先应控制树高,采取重疏旺长枝,减少枝条数量,上移环剥口,强行促花,适度增加中心干枝头负载量,实施果压头的策略,不轻易回缩落头,一方面避免枝头重新返旺,另一方面保证树体改造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结果部位。(2)肥变瘦果园群体郁闭,取决于单株个体中大枝数量和每个大枝的体积,因此,树体改造的第1步则围绕减少大枝数量和控制单枝体积两方面入手,疏除中心干的密生大枝和基部过低枝,使大枝数控制在7~10个,每个大枝要疏背上大枝组和侧枝大分枝,控制单枝“厚度”和“宽度”,变成细长、瘦小型。(3)直变平在实现了对中心干先端生长势和单枝数量和体积的控制后,为大枝开张角度提供了空间,因此,拉平保留的大枝,必要时以侧代主或利用背后枝换头。(4)长变短回缩大枝,使冠径保持适度大小,将过长的主枝回缩,需要3~5年的过程,切忌过急。首先要对拉平的大枝实施分段环剥或环割,使大枝前、中、后部枝条分布合理,为逐步回缩奠定基础。长变短的过程,要树立以行为整体的树形改造思路,优先打开行间光路通道,在严格控制枝头间距和先端枝量的前提下,允许株间枝头轻度搭接,并坚持优势结果部位,优先提供空间的原则。采用枝头下垂结果的方法,控制生长势过旺的太枝,加速完成树体改造。为果实生长创造良好的果际微环境。通过上述措施,果园覆盖率达到65%~70%,叶幕层厚度小于45cm,背上不留大型直立枝组。中短枝比率占总枝量的80%~85%。667 m2枝量6~10万个。

    作者:孙建设;马宝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

    研究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平均高0.13~0.44℃,高达0.44~1.10℃;套袋期,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陈敬宜;辛贺明;王彦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苹果园金龟子类害虫的防治

    苹果园的金龟子类害虫主要食害果树的幼叶、花和幼果,生产上较难防治。我们结合多年的试验,摸索出一套有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结合秋、冬季果园深翻和施基肥,破坏金龟子的越冬场所,捡拾越冬成虫或幼虫,早春中耕时,随犁拾虫,集中杀死。(2)在金龟子集中为害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于清晨或傍晚摇动树体,金龟子即掉落树下,集中消灭。也可利用其趋光性,于夜晚(好是漆黑无月)在地头、行间点火,使金龟子向火光集中,坠火而死。(3)在成虫发生期,将糖、醋白酒、水按1:3:2:20的比例配成液体,加入少许农药制成糖醋液,装入罐头瓶中(液面达瓶的三分之二为宜),挂在果园,进行诱杀。(4)结合早春果园灌水,杀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5)金龟子发生重的果园,在果树发芽后和果实成熟时,喷40%增效水胺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上述方法单独使用效果较差,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作者:妙素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藤牧1号苹果在皖南的表现度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适度发展早熟苹果可丰富我国南方果品市场,但目前北方地区栽培的苹果品种多难适应当地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筛选适宜品种是南方地区成功栽培苹果的关键因素。1995年,我们从安徽农业大学引入藤牧1号,在安徽省宣州市进行引种栽培,经4年试验,该品种在当地生长发育正常,并表现优质、丰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安徽省宣州市丁店乡陶村。当地属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8.6℃,8月平均气温28.0℃,1月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约1 3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120.5小时。

    作者:高家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桃砧和梅砧对果梅生长结果的影响

    果梅栽培采用实生梅砧,现在,生产中也有应用桃砧,在连续几年的生产中发现,梅砧和桃砧果梅植株生长发育表现不尽相同,1995-1996年调查了2种砧木对果梅树性、生长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教学果园进行,试验砧木为山桃砧、野梅砧2种,供试品种为12年生小青梅、7年生细叶青,树形为自然开心形,管理水平一般。每种砧穗组合2株,测定结果为2年平均值。果实可溶性糖采用氯化盐法;可滴定酸采用NaOH中和法,再折算成酒石酸;叶片和新梢量采用叶幕区域每立方米内叶片面积和新梢量。

    作者:房经贵;章镇;高志红;蔡斌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引种试验

    番荔枝(Annona spp)原产于热带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是著名的热带水果[1],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等省区有引种栽培。国内的商业种类主要有普通番荔枝、山刺番荔枝和杂交番荔枝。杂交番荔枝(阿蒂莫耶,A.Hybrid或A.atcmoya Hort)是普通番荔枝与秘鲁番荔枝的杂交后代,具有许多品种,非洲骄傲(Ahican Pride)是其中优秀的无性系之一。该品种由黄昌贤教授于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入广东,随后国内相继从澳大处亚和我国的台湾引入该品种,现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栽培类型。我所1988年4月从华南农业大学引入该品种,至今已繁殖和销售苗木1万余株,根据10余年来的观察评比,综合国内其他种植区的表现,认为非洲骄傲是番荔枝中好的一个品种。

    作者:刘世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桃高密栽培早期丰产技术

    1997年,我们在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周各庄村建立行株距2.5 m×1.5 m的高密度桃园0.62 hm2。桃树定植第1年完成整形;第2年667 m2产量1 053 kg,产值1.47万元;第3年667 m2产量2 609 kg,产值3.6万元。定植后第1~3年年均667 m2产量1 221 kg,产值1.69万元,年均产量和产值相当于5~6年生常规桃园。建园第3年,相邻株间已搭接,行间有1 m宽作业道,桃树尚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桃园郁闭后可根据市场需求毁园更新品种或实行合理间伐。桃树高密栽培技术具有投产早、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更新品种容易等优点,在桃树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作者:王福祥;赵智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寒地草莓新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棚室栽培草莓起步晚、经验少,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品种老、技术落后,产量与效益时高时低,影响了农民发展草莓生产的积极性。为此,牡丹江市科委于1997年立项“大棚草莓新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我所近年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996-1997年我所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东港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引入弗杰利亚、新明星、J10、美国巨早、哈尼、玛丽亚、明晶、露茜、安娜、丰香、女峰、石莓1号、石莓2号草莓品种加上所内戈雷拉、因都卡。于1997年9月1日统一定植,每品种120株,行株距30 cm×20 cm,床宽1.2 m、长18 m,以戈雷拉为对照。定植前每床21.6 m2施腐熟农家肥100 kg,然后深翻,定植时每穴再施入0.5 kg农家肥与土拌匀后栽苗。缓苗前每天下午床面撒水,保持床面湿润,缓苗后检查成活率,保证苗床达到全苗、壮苗越冬。9月中旬进行小拱棚覆盖,使生长期延长到11月中旬,11月20日撤棚盖草越冬。对比区于1998年2月23日撤除防寒物,2月24日扣棚,返青后花前喷1次代森锰锌。参试15个品种5月中旬见果。观察结果看出: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是果实熟期5月11一15日,可溶性固形物10.4%~11%。丰香(平均单果重18.4 g,平均株产210.1 g)、新明星(平均单果重19.2 g,平均株产115.2 g)、女峰(平均单果重17.8 g、平均株产176.3g)、玛利亚(平均单果重32.19g,平均株产231.4 g),初步看出4个品种适于寒地棚栽。J10品质极佳,果实耐贮,但平均单果重太小,仅10.2 g。露茜、安娜属四季草莓,不宜发展。不同越冬叶龄植株生长结果看出:弗杰利亚草莓2、3、4、5、6片叶植株的主要物候期及产量调查,2~3片叶的植株茎细(0.82~1.21 cm)、产量低(平均株产81 g与104 g)、植株生长势弱、采收期晚于4~6片叶植株(5月15日采收)、抽生的花序数和花蕾数少、果个小。定植时要选择4片叶以上草莓苗为好。以J10及弗杰利亚(各5株)于盛花期疏小蕾、小花,不疏花为对照,看出疏花后2品种平均单果重(J1021.24 g,弗杰利亚36.59 g)都大于对照(J10 14.42 g,弗杰利亚30 g)。且成熟集中,利于采收。为此,在盛花期疏去小蕾、小花、不育花,留花量占总花量的40%左右,是提高草莓果实商品价值的有力措施。

    作者:周文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杧果品种爱文芒的增产技术

    爱文芒原产于美国,含糖量高,含酸量低,品质优良,1984年引入我国,经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湛江市)试栽表明,该品种花期较早,在当地2月份开花,此时正赶上北方冷空气侵袭,加上阴雨连绵,造成受粉授精不良,果实小、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下述措施。(1)延迟修剪和重短截杧果秋梢抽生早、老熟快,则翌年花期早,相反,花期延迟。杧果枝条上芽的异质性较强,顶芽饱满,萌发秋梢快,枝条基部芽不充实,萌发需要时间长。根据杧果的特性,我们将修剪时间由8月份推迟到9月份进行,同时,采取重短截的修剪法,这样,秋梢抽生晚、老熟慢,花期推迟。(2)利用再生花穗结果在花穗长到长度5~10 cm时,将其摘除,迫使从花穗基部或叶腋处重新抽生花穗,以推迟花期。上述技术使爱文芒花期推迟约2个月,其花期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受粉授精正常,单果重由117.5 g提高到350~650 g,株产由1991-1997年的7.1 kg提高到1998年的38.4 kg,1999年平均株产45.7 kg,提高9.1~10.8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作者:王才发;马蔚红;陆军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灭幼脲3号防治苹果园枣尺蠖等害虫效果好

    河北省沙河市南阳村农场苹果园,1997年枣尺蠖大发生,5月13日调查,平均百梢虫口数为20.8头,当日分别喷布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及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2 000倍液,进行单株小区药效试验。药后3天调查,3个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7.6%、13.8%和96.0%,药后1周调查,分别为12.5%、90.4%和91.2%。1998年,该园在只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6次,未再用其他杀虫剂的情况下,不但完全控制了枣尺蠖的危害,而且也使金纹细蛾的被害叶率由上年的35.4%,下降到当年的3.1%,梨小食心虫虫果率由12.5%下降至0.8%。

    作者:乔进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富士苹果采前摘叶试验

    以10年生富士/八棱海棠苹果树为试林。其行株距为6m×4m采取小冠疏层形树形。单株小区,3次重复,4个处理,随机排列设计。处理1,摘除结果枝上所有叶片;处理2,摘除秋梢上所有叶片;处理3,摘除遮挡当果实光照叶片;处理4,不摘叶为对照。于10月8日进行摘叶,10月30日采收果实;采果时,各处理的3株树分别随机取16、17、17个果实,每处理计5O个果实,调查了(1)摘叶至采果期间的果实横向周长增长量;(2)采收果实着色面积百分率;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次年花期的顶芽开花百分率。各处理均以3株树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摘叶至采果期间的果实横向周长增长量,处理4多,为7.40 mm;处理3其次,为6.85mm;处理2第三,为3.60mm;处理1少,为0.74mm。(2)采收果实的着色面积,处理3和处理4较大,势别为81.4%和81.6%;处理1和处理2较小,分别为61.2%和63.7%。(3)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3和处理4较高,均为14.9%;处理1和处理2较低,分别为13.6%和14.5%。(4)次年花期的顶芽开花率,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均过多,分别为58.8%、65.1%和66.6%;处理1开花率偏少,仅为21.0%。我们的初步试验表明,并非任何苹果树都需摘叶。在苹果树笼光照良好的情况下,不同程度地摘叶,都相应地减少了摘叶至采果期间的果实增长量,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能促进果实的着色,也未减少树冠次年的顶芽开花率。作者认为,仅在树冠光照较差或不良时,摘叶才会促进苹果的着色。

    作者:贾敬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寒丰黑穗醋栗的修剪技术

    寒丰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采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的黑穗醋栗新品种,其母本为品质好、丰产性强的亮叶厚皮,父本为抗寒、大果型、高营养的野生兴安茶蔗。寒丰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高寒地区无需任何防寒措施可安全越冬,深受果农的欢迎。

    作者:宋钟伍;齐凤莲;周文志;刘凤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