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何晓艳;叶方英;陈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雾化吸入,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经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显效13例、有效17例.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0±1.35)d、(3.59±1.24)d、(2.04±0.76)d.治疗期间无1例不良反应出现.护理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1).结论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不良反应,还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自由体位分娩在巨大儿合并肩难产中的护理体会

    肩难产是产科一种十分危急的分娩并发症,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其定义为,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的上方,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肩者;或胎头娩出至胎体娩出时间>60 s;或需要产科辅助手段协助娩出胎肩者,均诊断为肩难产[1].谭庆华等[2]研究显示,国内肩难产的发生率为0.15%左右,而国外相关报道的发生率为0.15%~0.60%.由于肩难产的发生较突然,且无法预知,往往让助产士措手不及.肖春燕[3]研究显示,选择自由体位分娩,能够降低胎儿体重偏大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肩难产的发生,降低阴道助产率,提高分娩满意度等.本院于2016年5月30日,运用自由体位的手膝位为1例巨大儿导致的肩难产产妇成功分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V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价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精神状态、脑内神经递质检测[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及甲肾上腺素(NE)]数值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Moca、MMSE评分与各项脑内神经递质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脑内神经递质指标DA、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治疗后2组Ach、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以改善卒中后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神经递质水平.

    作者:杨秀娟;李罗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9例.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2%,低于对照组的25.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更佳,其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尉迟今新;刘畅;王晓岩;邹大军;石新华;徐晓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效果、术后1周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观察组术后1周中、重度疼痛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 (P <0.05).结论 与应用分次根管治疗相比较,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 (P <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极大保护鼻腔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晋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期右房横径(RA)、舒张末期右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2.03%,高于心电图的68.75% (P <0.05);2种检查方法对右心扩大伴右心衰竭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单纯右心扩大(P<0.01).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提高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红磊;王立丽;李红霞;杨京卫;朱华;马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治疗,观察组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1.52±11.29) mmHg、舒张压为(77.50±8.50) mmHg、心率为(70.50±5.60)次/min,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2.63±11.48) mmHg、(89.63±8.95) mmHg、(80.99±5.63)次/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患儿采用的用药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咳喘、高热、听诊湿啰音及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消失或回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60.46%,总有效率为97.67%,均高于对照组的34.29%、77.14% (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湿啰音消失、恢复正常体温、呼吸急促消失、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药物作用形式更为直接,不良反应少,可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痰液排出,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形式.

    作者:武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联合心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心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心理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七叶皂苷钠治疗,基础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心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理状况.结果 心理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1),而SAS、SDS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1).结论 七叶皂苷钠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石莲;黄晶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基本治疗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3.06%、总有效率为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59.41%、83.17% (P <0.01);观察组治疗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复发率为3.0%,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预后及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香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5年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选取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年医院共分离病原菌3 1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51株,占27.2%;革兰阴性菌1 984株,占63.5%;真菌288株,占9.3%.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非发酵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VRE及VRSA,MRSA及MASCN检出率分别为8.2%和37.3%,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为主.全年共检出产ESBL细菌79株,未检出CRE.结论 医院各类细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形势,应该重视病原微生物学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裴光德;杨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全麻支撑喉镜配合零度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全麻支撑喉镜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与临床疗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 (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接受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操作方法更加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的药理活性及合理用药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化学治疗等,其不良反应较多.中国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认可,尤其是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应用为广泛.生物碱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碱性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又名植物碱.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镇痛、降压、平喘等功效[1].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具有高效能、低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数千种天然药物中抗肿瘤活性强的一大类.目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吲哚类、异喹啉类、吡啶类、萜类、喹喏里西啶类、有机胺类等,临床常用的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苦参碱、喜树碱、小檗碱、秋水仙碱、三尖杉酯碱、巴豆碱等[2-4].本文就生物碱类中长春碱和喜树碱进行综述.

    作者:刘吉君;郑盈盈;李同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对患者不适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30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50例.甲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处置,乙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处置,统计分析2组患者用药后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用药后,甲组患者中21例(14.00%)出现不适反应,乙组患者中10例(6.67%)出现不适反应,乙组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3,P<0.05).结论 将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有效降低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杰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测新生儿凝血功能对出血倾向评估及临床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新生儿凝血功能对评估出血倾向的影响并分析具体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0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42例足月新生儿设置为足月组,将61例早产儿设置为早产组,记录2组新生儿出血表现以及评估必要的输注血液制品措施,比较2组新生儿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 足月组新生儿凝血活酶时间为(53.65±4.21)s、凝血酶原时间(12.32±1.11)s、体质量(3.44±0.32) kg、血浆凝血酶时间(16.54±0.54)s、纤维蛋白原(2.22±0.54) g/L、血小板(248.54±12.34)×109/L,优于早产组凝血活酶时间(76.54±5.34)s、凝血酶原时间(16.54 ±0.98)s、体质量(2.54±0.68) kg、血浆凝血酶时间(21.21±0.54)s、纤维蛋白原(1.84±0.34) g/L、血小板(209.54±13.54)×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新生儿胎龄的增加,凝血功能日渐完善,出血阳性阈值评估以APTT>45 s作为标准可能会出现假阳性,进而增加误诊率.

    作者:伍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引导下腹膜前修补术(TAP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0.0% (P <0.05).结论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应将其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言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单次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晓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治疗的患者43例,患者均疑诊为颈部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共170条颈动脉血管),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截面积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结果.结果 通过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狭窄情况,43例患者中有完全闭塞5例、重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9例,轻度狭窄15例.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截面积法与NASCET法诊断的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基本标准,运用截面积法超声特异性为89.98%、准确度为88.82%、敏感度为87.09%;运用NASCET法超声特异性为94.39%、准确度为92.35%、敏感度为88.89%.结论 在展开颈动脉狭窄的过程中无论运用截面积法还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中具有极高的一致性.

    作者:李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 (P <0.05);观察组心悸、乏力、头昏、面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期补钙在妊娠期高血压预防方面的作用

    目的 分析孕期补钙在妊娠期高血压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产前体验的妊娠期孕妇120例,孕周21 ~27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孕妇不给予钙剂,观察组孕妇给予钙剂,统计2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于入组、临产时对2组孕妇的血钙含量进行测定,统计钙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入组时,2组孕妇的血钙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临产时,观察组血钙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 (P <0.01).结论 在妊娠期对孕妇给予有效补钙,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血钙含量,并减少孕妇缺钙症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陈玉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