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用药医嘱自动审核模块的开发与应用

林田泉;陈瑶

关键词:静脉用药, 医嘱自动审核,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开发静脉用药医嘱自动审核模块,以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嘱审核效率,减少用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基于PIVAS管理系统开发医嘱自动审核模块,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获取药品属性、患者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数据,创建医嘱审核规则及运算逻辑,从而实现医嘱自动审核功能.结果 医嘱自动审核模块能基本完成医嘱的合理性审查,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给药浓度、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问题.结论 医嘱自动审核模块规则构建灵活,操作便捷,能自行更新维护,通过不断校准,有效警示率达到84%,提高药师审方效率,减少临床用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省晋江市疗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丙戊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狂躁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狂躁、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洪润;李长远;史玉清;洪金时;程顺智;吴丹;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患者在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越;王超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ICU监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ICU监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ICU室接受早期ICU监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术前准备时间、降温治疗时间及CT复查时间,预后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术前准备时间、降温治疗时间及CT复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ICU监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赵剑斌;谢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血液灌流联合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清三酰甘油(TG)、血淀粉酶(AM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化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AM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72 h治疗组患者血清TG、AM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重症化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重症化率及病死率.

    作者:汪珍珠;苏小琴;方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视频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外科手术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试验组患者在宏济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情况(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点(1、2、3、4、5 min)心率(HR)、血压(B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声门暴露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前,两组患者MAP、SBP、DBP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气管插管即刻,两组患者HR、MAP、SBP、DBP高于气管插管前(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 min 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效果较理想,有助于减少插管次数,维持血流发动力学变化稳定.

    作者:卢恩文;李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观察记录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治疗情况:治疗后3~5d,体温下降、咳嗽缓解者49例;治疗后8 ~10d,体温正常、咳嗽减轻者20例;治疗后12 d,体温恢复正常者7例;其他5例患儿症状仍未改善.对于伴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患儿,延长住院时间3周,待病情控制良好后出院,现预后效果良好.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美荣;石红;钱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角色转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角色转换的影响.方法 选取芦溪县宣风镇中心卫生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角色转换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及角色转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产妇HAMD、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角色转换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可更好地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加速其角色转变,提升其对新生儿的养护能力.

    作者:胡会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油九○三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惊厥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均采用血液生化检查、脑电图检查及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对照组患儿予以地西泮治疗,试验组患儿予以利多卡因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6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惊厥停止时间及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7~12 d神经行为测评分数.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惊厥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测评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7~12d,试验组患儿神经行为测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冶市金湖卫生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哮喘患者90例,按照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不良反应(皮疹、恶心、面部潮红)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1.1% (P <0.05).观察组患者FVC%、FEV1%、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0.0% (P >0.05).观察组患者QOL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作者:吴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细胞毒药物溢出箱的配备与使用方法经验交流

    拟对溢出箱的配备和使用进行初步探讨,制定合理的细胞毒药物溢出箱配置物品种类和数量,规范细胞毒药物溢出后应急处理措施,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

    作者:秦飞;赵灿虎;陶艳萍;王涛;李耀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45 ~55岁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8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安亭镇社区、外冈镇社区、华亭镇社区、真新镇社区、嘉定镇社区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70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职业、文化程度、月经情况、其他疾病、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生活环境及收入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中,将存在轻度症状者102例(60.00%)设为轻度组,中重度症状者68例(40.00%)设为中重度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其他疾病、夫妻关系、子女关系、收入满意度是影响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越小、具有固定职业、对经济收入满意、融洽的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较轻.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黄美英;林娟;杨金禄;俞建锋;汤伟;陆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宁市武鸣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7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异常卵泡个数、基础黄体生成素/基础卵泡刺激素(LH/FSH)、血清睾酮(T)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与中医主证积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卵巢体积、异常卵泡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异常卵泡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T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中医主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FSH、T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中医主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其性腺轴功能,促进其排卵,提升受孕率.

    作者:梁海莹;聂荣军;周雪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每个疗程3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气喘、咳嗽、咳痰、胸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喘、咳嗽、咳痰、胸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冬病夏治理念采取的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其发作次数.

    作者:王超华;李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新进展

    国内外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研发的主体方向在于遏制细菌耐药性、增强抗菌作用、扩大抗菌谱.近年来,对其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高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修饰,对其药学活性的改善等方面,如酮内酯类、泰利霉素、双环内酯类等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文通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新进展相关资料、文献查询进行综述发现,随着新耐药菌的不断涌现,研发出高效、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常有必要,同时其抗菌素的临床新应用也随之拓展.相信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涉及领域的不断广泛,科研手段、研究话题的不断更新,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会突破抗肿瘤、心脑血管预防治疗等临床应用局限,为临床治疗做出更多突出的贡献.

    作者:黄允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药理作用及代谢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中药滴丸剂,在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方面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给复方丹参滴丸药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现对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分、相关药理、临床应用、体内代谢作一综述.

    作者:邹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产后出血量和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产后出血量和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公安县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出血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好.

    作者:姚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患者均经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种病理检查方法对胃癌的疑似确诊率与确诊率、不同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的诊断情况、胃癌病理的分化程度(病理分化与分化不良)的诊断情况.结果 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对胃癌的确诊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对胃癌的疑似确诊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P<0.05).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对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P<0.05).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方法对胃癌分化不良诊断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对病理分化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P<0.05).结论 术前胃镜活检技术在胃癌诊断应用效果良好,但对于胃癌的全面评估与判断仍需依靠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以保证诊疗效果.

    作者:何凡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另选取吉安市遂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似睾丸扭转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两组受试者睾丸体积、纵切面睾丸上径与前后比值(L/S),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睾丸扭转发生时间、程度的失睾率.结果 研究组中手术病理诊断睾丸扭转57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两组受试者睾丸体积、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病时间<24h失睾率低于>24h (P <0.05).<180°失睾率低于180° ~360°(P<0.05),扭转程度180°~360°与>360°失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诊断和治疗睾丸扭转可降低失睾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能够清晰反映其结构和血流情况,以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廖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423例水泥噪声作业女工妇科超声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423例水泥噪声作业女工妇科超声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方法 于2016年4-8月选取广西地区水泥厂女工423例,均接受妇科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女工生殖疾病、乳腺疾病发生率.结果 423例女工中宫颈肥大10例(2.4%),宫颈腺囊肿或宫颈中有赘生物28例(6.6%),宫颈糜烂68例(16.1%),双侧乳腺腺体增生70例(16.5%),乳腺脂肪瘤23例(5.4%),乳腺囊肿10例(2.4%).工龄≥5年女工宫颈糜烂、宫颈腺囊肿和宫颈中有赘生物发生率高于工龄<5年,一线女工宫颈糜烂、宫颈腺囊肿和宫颈中有赘生物发生率高于后勤保障女工(P<0.05).工龄≥5年女工双侧乳腺腺体增生、乳腺脂肪瘤、乳腺囊肿发生率高于工龄<5年,一线女工双侧乳腺腺体增生、乳腺脂肪瘤、乳腺囊肿发生率高于后勤保障女工(P<0.05).结论 噪声会增加女工生殖疾病、乳腺疾病发病率,且一线且工作年限较长的女工发病率更高.

    作者:陆丹燕;林晓燕;曾丹;梁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昆山市康复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58例,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7)与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氧疗法,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其他指标[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EV1、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EV1、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6MWD、LSIA、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呼吸困难评分、CAT评分低于研究组,6MWD长于对照组,LSI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程会兰;赵书权;翁雅婧;谢丽娜;张伟伟;郭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