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较

陈杰

关键词:托拉塞米, 呋塞米, 心力衰竭, 效果对照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pro-BNP水平、心功能等级和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血钾、血钠和血肌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 (P <0.01);2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2组pRO-BNP水平、心功能等级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pRO-BNP水平、心功能等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血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钾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钠、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效果优于呋塞米,且对电解质、肾功能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在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将8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2组ADL评分较护理前降低、QO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特布他林与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与特布他林相比,异丙托溴铵在缩短患儿呼吸困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舒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我院住院药房满意度调查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院应始终贯彻“精诚勤慈,永续第一”的精神[1-2].住院药房是医院与患者接触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合理用药和服务质量会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3].我院住院药房位于住院部一楼,面积约200 m2,主要负责我院住院患者的药品供应和药品管理,在全体药师们的努力下,我院住院药房的工作正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体现药师价值——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4].本文通过调查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提高药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为良好的医院社会形象提供正能量.

    作者:徐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晚期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鼻咽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诱导化疗加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3.6%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1%,低于对照组的84.1% (P <0.01);观察组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为(31.2±2.9)d,短于对照组的(42.7±3.5) d(P<0.01).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疗方案实施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陆新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祛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祛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KOA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予祛痹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6.1%(P<0.01);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IGF-I高于对照组,IL-1β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祛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彪;杨世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曼陀罗中毒误诊为急性脑梗死1例

    患者,男,70岁,于2017年10月22日下午4时许突感头晕,四肢无力,不能站立,未予特殊处理.于当天下午6时许症状加重,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送至当地县医院接受治疗,行头颅CT检示:颅内散在缺血灶.陪护家属诉患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当地医师按急性脑梗死予对症处理及溶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仍意识不清,并出现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7年10月23日下午3时许转至我院急诊科,入院查体:体温36.5C,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2/80mmHg,血氧饱和度98%,意识不清,谵妄,查体不合作,颈软无抵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查体不配合,双侧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查生化全项:肌酸激酶937 U/L、三酰甘油0.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97 mmol/L、高敏C-反应蛋白30.30 mg/L;尿常规:红细胞2328.48个/μl、白细胞41.58个/μl、血(+++);血常规、钾钠氯、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胰酶等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示:(1)脑内散在缺血灶及软化灶;(2)右侧额颞顶叶异常信号,考虑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脑梗死,建议结合临床,必要时增强扫描;(3)老年性脑改变;(4)左侧筛窦炎;(5) MRA:右侧大脑中动脉M1、M2段管腔重度狭窄,分支稀疏;两侧大脑前动脉A2段以远管腔中—重度狭窄(与患者既往头颅MR+ MRA比较,血管狭窄程度及范围较前明显减轻).

    作者:李和军;侯素云;韩金涛;杨莉;张文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ST下移幅度、ST下移维持时间.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 (P <0.01);观察组ST下移幅度大于对照组,其ST下移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为冠心病患者记录下更加全面的心电信号,其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上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积极使用这种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实现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防治.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救中心90例行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予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总结院前急救治疗措施.结果 9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死亡5例(5.56%),经院前急救成功85例(94.44%).发病至院前急救时间为10.4 ~52.6(16.57 ±2.68) min;发病现场处理时间为2.6~16.9(8.12±0.67) min;患者院前急救时生活质量评分为(26.5±3.8)分,肢体功能评分为(42.7±1.7)分.结论 早期、准确、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

    作者:林秀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较护理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琴;吴雪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部送检的痰培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02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株.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抑菌,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抑菌,根据每天每100床患者对2组不同药物用药的频率及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化,比较不同使用剂量的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2组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对照组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使用频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3年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3.4%,高于观察组的42.1%;头孢噻肟钠单方制剂、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均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性,且采用复合制剂比采用单方制剂更能有效改善耐药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论 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抗菌药物使用量越大,则细菌的耐药性也就越强.

    作者:林翔彪;黄浩南;刘辉;谢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手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5例.3组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鲑鱼降钙素辅助治疗,B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C组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和塞来昔布治疗.观察比较3组术后24h、48 h的镇痛效果,术后患肢主动行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45°时间,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为(3.17±0.31)分、术后48 h VAS评分为(2.68±0.26)分,均低于A组、B组(P<0.01);C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为(1.83±0.74)d、主动外展45°时间为(2.93±1.15)d,均早于A组、B组(P<0.01);用药期间,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应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围术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绍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DCM患者168例,根据有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的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有事件组(46例)和无事件组(122例).采用ROC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对DCM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24±7.9)个月,与无事件组相比,有事件组RDW水平明显升高[(15.77±1.23)% vs (13.23±1.02)%,P<0.01].ROC曲线分析,RDW水平对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截点值为14.6%时,敏感性为89.5%,特异度为74.6%.以截点值将患者分为RDW高值组和RDW低值组,COX分析显示,RDW≥14.6%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1.43,95% CI:1.22~2.53,P=0.024).Kalp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DW较高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低于RDW水平较低的患者(Log-rank P=0.002).结论 RDW与D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RDW≥14.6%可作为DCM患者出院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作者:杜荣生;游大勇;李兵;唐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不符合手术指征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2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2年生存率,患者血清AFP、CEA、转氨酶及胆红素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RR、DCR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6.5%,高于对照组的64.0%和36.4% (P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高于对照组的7.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AFP、CEA、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下降1/2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2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用药安全性与患者耐受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辉;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其前臂自体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素高水平、磷钙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增生,导致患者出现骨痛、骨折、皮肤瘙痒以及钙化等情况,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而临床针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策略,现对我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芪白平肺方抗炎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 考察芪白平肺方的抗炎及耐缺氧作用.方法 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卡拉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以研究抗炎效果;采用常压耐氧法观察耐缺氧作用.结果 芪白平肺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卡拉胶致小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延长缺氧情况下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芪白平肺方具有一定的抗炎和耐缺氧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兴梅;李卓琼;李芳;朱文灯;高晓艳;凌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近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后,2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强调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饮食、肢体等各方面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偏瘫的好转以及心态的调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NF-κB、NLRP3炎性小体在高糖培养的糖尿病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中的NF-κB因子、NLRP3炎性小体及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制作DN大鼠模型14只为DN组、正常大鼠14只为对照组.DN组予高脂饲料饲养,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饲养.喂养3个月处死2组大鼠取肾组织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N组大鼠肾组织的caspase-3、caspase-1、NLRP3及NF-κB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或P<0.01).通过对ASC检测,凋亡因子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 NLRP3炎性小体、NF-κB及ASC在DN肾组织中表达上升,DN炎性反应机制与细胞凋亡可能有关系.

    作者:张筠;路素丽;莫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比较2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自护责任、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2组功能领域、单项问题、症状领域、整体生活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 (P <0.01).结论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可有效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陆璐;刘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NST)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 (P<0.05);治疗后,2组NST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NST较同时期对照组低(P均<0.01);2组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郁;周自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32例(共38眼)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眼.对照组接受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行内界膜剥除术.比较2组术后6个月时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佳矫正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彭永奎;刘新玲;许英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