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周海红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H值及氧合指数( OI)、平均上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值、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上机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麻醉通气方式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通气方式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自主呼吸通气,B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麻醉控制呼吸通气。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呛咳、屏气或喉痉挛、缺氧(SpO2﹤90%)2 min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HR、MAP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B组HR、MAP水平低于A组,SpO2水平高于A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儿HR水平低于麻醉前,A组麻醉后MAP水平高于麻醉前,SpO2水平低于麻醉前( P﹤0.05)。B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A组(P﹤0.05);B组呛咳、屏气或喉痉挛、缺氧2 min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许开敢;甘武宁;苏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人工合成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 POP)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人工合成补片行盆底重建修复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不同部位POP-Q量化值、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 Ap、Ba、Bp、C点POP-Q量化值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人工合成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治疗POP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POP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

    作者:朱翠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患者4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上移组23例与重建组26例。上移组行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治疗,重建组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随访时间及治疗前后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KDC )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表( 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重建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上移组(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小于治疗前,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采用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内侧副韧带重建术优于股骨止点上移术。

    作者:李建奇;刘娜;陈德生;张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口腔颌面损伤修复技术较薄弱,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具体分析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概况、措施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巩德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氨磺必利在改善急性期精神分钟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方面与奥氮平相当,但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傅欣;郑云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脑血管病科2014年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40例为V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脑梗死后非VCI患者40例为非VCI组(NVCI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稳定程度、脑梗死体积、病程及病灶数目。结果两组患者性别、TC、TG、LDL、病程及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CI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NVCI组,病灶数目≥3个发生率高于NVCI组( P﹤0.05)。VCI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IMT厚于NVCI组(P﹤0.05)。VCI组患者斑块稳定程度差于NVC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严重影响VCI的发生及发展,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州天健七十三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时间、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时间和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轻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好,可明显缩短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和β-HCG恢复正常时间,改善异位妊娠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冉春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横县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横县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横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7—12月处方2632张,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分析2632张处方用药种类数量、用药金额、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中药注射剂占比、激素用药占比,计算处方不合理率及不合理处方构成比。结果本次处方点评过程中共抽查出35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率为1.33%。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未按照规定开出抗菌药物、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用法和用量异常等。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在日后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处方点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唐县安香卫生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后14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实验室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 CRP)、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研究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卫岗;刘姣;何颖娜;任艳青;李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腰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行腰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35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评分、椎管矢状径情况,并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回植椎板愈合情况、腰椎稳定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椎管矢状径大于术前( P﹤0.05)。治疗优良率为94.3%。患者回植椎板骨性愈合良好,回植椎板无移位、脱入椎管发生,末次复查腰椎过伸、过屈位无腰椎不稳倾向。患者未出现腰椎术后感染及症状好转后再次发病。结论腰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扩大椎管,解除压迫,利于椎板愈合,且损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李超;李永民;郭娜飞;王菲超;商振国;田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 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述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反向添加疗法,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SH、E2及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CA125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失眠、情绪波动、性欲减退、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潮热出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 FSH、CA125水平,升高E2水平,并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

    通过分析1例类固醇性糖尿病( SDM )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其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因此只有药师充分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才能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给药方案,将 GC对患者血糖的不利影响降至低,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成斌;孙丽娜;黄毅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P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PIS患者38例为进展组,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 NPIS)患者44例为非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体温、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同型半胱氨酸( Hcy)、C反应蛋白( CRP)、颈动脉狭窄程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S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病史、LDL-C升高者所占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进展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Hcy升高、CRP升高、血压下降﹥30%、不稳定斑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β=2.787,OR=16.232,95%CI(2.431,108.397)〕、Hcy〔β=3.991,OR =54.112,95% CI(5.855,500.064)〕、CRP〔β=2.513,OR =12.344,95% CI(1.898,80.266)〕、血压〔β=3.449,OR=31.476,95%CI(3.642,272.047)〕、颈动脉狭窄程度〔β=3.623,OR=37.453,95%CI(4.288,327.101)〕是PIS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Hcy、CRP、血压、颈动脉狭窄程度是PIS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娜飞;王倩;周海霞;李超;李永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细胞免疫和肺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患儿细胞免疫、肺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MP感染患儿3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儿保科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儿童3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 )、呼气高峰流量( PEFR)、用力呼气25%流速( MEF25)及用力呼气50%流速( MEF50)〕,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CD3+细胞分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FEV1、FVC、PEFR、MEF25、MEF50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3+细胞分数与FEV1、PEFR、MEF25、MEF50呈正相关,与FVC无相关性。结论 MP感染患儿可引起细胞免疫紊乱及肺功能下降,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计晨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采取多种干预策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通过主动改变行为方式加强自我管理,促进自身健康。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提高自我管理的策略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唐彩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剂量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患者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总量,观察组按丙泊酚总量减去60 mg的量进行静脉注射,剩余丙泊酚持续静脉微泵滴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手术、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手术、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低于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20%、体动、心率﹤50次/min、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丙泊酚静脉滴注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具有起效快、清醒快、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作者:李莉;张云平;郑庆国;刘敏;程慧;赵美红;胡媛媛;寇智斌;沈思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40例,根据是否并发低血糖分为试验组(低血糖组)65例与对照组(非低血糖组)67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并发症、是否联合用药,并分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78%(65/74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患病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联合用药情况差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时间、并发症及联合用药是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试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以餐前为主,凌晨3点发生率高。结论患病时间、并发症及联合用药是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加量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采取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并观察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血糖,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祁;王姝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序贯疗法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治疗并封包,患者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末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末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局限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激素长期外用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好。

    作者:汪春蕾;梅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