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郭娜飞;王倩;周海霞;李超;李永秋

关键词:卒中, 进展性,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P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PIS患者38例为进展组,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 NPIS)患者44例为非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体温、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同型半胱氨酸( Hcy)、C反应蛋白( CRP)、颈动脉狭窄程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S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病史、LDL-C升高者所占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进展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Hcy升高、CRP升高、血压下降﹥30%、不稳定斑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β=2.787,OR=16.232,95%CI(2.431,108.397)〕、Hcy〔β=3.991,OR =54.112,95% CI(5.855,500.064)〕、CRP〔β=2.513,OR =12.344,95% CI(1.898,80.266)〕、血压〔β=3.449,OR=31.476,95%CI(3.642,272.047)〕、颈动脉狭窄程度〔β=3.623,OR=37.453,95%CI(4.288,327.101)〕是PIS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Hcy、CRP、血压、颈动脉狭窄程度是PIS的危险因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 ATP)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桂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2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ATP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效果和初次排尿时间2 h以内、产后初次哺乳时间﹤4 h、产后24 h阴道出血及产后24 h宫底高度﹤10 cm发生率及伤口水肿、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伤口愈合效果优于常规组,产后初次排尿时间2h以内、产后初次哺乳时间﹤4h、产后24h阴道出血及产后24h宫底高度﹤10 cm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伤口水肿、疼痛程度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ATP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伤口愈合效果,促进子宫复旧,缓解伤口水肿疼痛。

    作者:农燕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林县中医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FEV1、CRP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CRP及IL-6低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作者:韦正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特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作者:谢建芳;吴联霞;廖院平;肖秀梅;许修平;陈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3种肠道准备剂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甘露醇及聚乙二醇肠道准备剂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43例。甲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肠道准备剂,乙组患者给予50%硫酸镁肠道准备剂,丙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肠道准备剂。观察比较3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丙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乙组( P﹤0.05);甲组、丙组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丙组(P﹤0.05),且乙组、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在肠道准备过程中肠道清洁度高,且安全有效。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横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合并气管插管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无创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pH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PaO2、S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S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相当,但其可明显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姜立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表(PSQI)评分、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Q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高于对照组,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作者:蒋月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FEV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任莉莉;薄聪聪;魏建刚;黎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唐县安香卫生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后14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实验室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 CRP)、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研究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卫岗;刘姣;何颖娜;任艳青;李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安乡县人民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19类及高危药房管理人员7人。通过文献调查、对西药房和病区的抽查,发现并总结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比较高危药品问题干预对策实施前后高危药品使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摆放、警示牌标识及用药安全问题。针对西药房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提高西药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及高危药品的摆放管理、警示牌管理及用药安全管理等对策。干预后高危药品发生各种不良事件数低于干预前。结论对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刘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输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变化情况〔人补体片段3b受体( C3br)率、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 T3细胞分数、T4细胞分数、T8细胞分数、T4/T8细胞比值)及非溶血性发热(NHFTR)发生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及体温差、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3br率、NK活性及T3细胞分数、T4细胞分数、T8细胞分数、T4/T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3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C3br率、NK活性及T4细胞分数、T4/T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T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HFT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平均差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IgG、IgA、IgM、IgE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IgA、IgM、IgE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还可明显降低发热及NHFTR发生风险。

    作者:高凌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STEMI患者并行PCI术治疗患者9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氯吡格雷组( n=32)和替格瑞洛组( n=28)。在行急诊PCI术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PCI术前、后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8( 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PCI术前,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患者IL-1β、IL-8、MCP -1、sCD40L、hs - CRP 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且替格瑞洛组患者 IL -1β、IL -8、MCP -1、sCD40L、hs-CRP低于氯吡格雷组( P﹤0.05);PCI术后24 h,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高于术前( 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替格瑞洛的抑制作用优于氯吡格雷。

    作者:丁艳萍;符红军;杨静萍;赵聚博;邢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 TH)、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滨医院2015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50例、B组24例和C组46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为正常组。比较4组受检者甲状腺素( T4)、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水平。结果4组受检者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C组患者FT3、FT4低于A组、正常组(P﹤0.05);A组与正常组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TH、TSH水平可反映病情及预后,因此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TH、TSH进行监测,有助于对糖尿病的治疗情况进行监控。

    作者:刘晓梅;梁庆华;伍艳梅;张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血压,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刚;孔令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指标〔睾酮( T)、黄体生成素( LH)及卵泡刺激素( FSH)〕及排卵恢复时间、正常受孕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LH及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LH及FS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正常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LH、FSH水平,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王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单一用药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 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黄晋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理工大学一附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缓解治疗。而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进行维持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控制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控制哮喘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嗣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氨磺必利在改善急性期精神分钟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方面与奥氮平相当,但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傅欣;郑云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通过纵向调查的方式对2016年3月于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治疗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支气管哮喘( BA)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142例进行问卷调查。临床药师初步发现用药问题协助医师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药学查房及用药教育实践,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并分析成效。结果通过对142名患者进行药学查房与糖皮质激素用药教育,消除了患者用药疑虑,提高了用药依从性,降低了再次发病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药物疗效,避免了激素滥用。临床药师也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龙靓;刘湘;郭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池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踝支持钢板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伤续断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行走距离、行走路面、活动受限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伤续断汤加减联合踝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莫艺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镜辅助治疗慢性胃扭转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治疗慢性胃扭转的诊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混合型胃扭转10例,器官轴型胃扭转7例。混合型胃扭转患者行充气疗法治疗,器官轴型胃扭转患者行内镜旋转疗法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均在内镜的有效辅助下顺利完成复位,复位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复发率为5.9%。结论在胃镜辅助下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效果确切,操作方便,无明显创伤,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赵国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