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筠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格拉斯昏迷量表( GCS)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意识状态,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淑梅;张利焕;张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6)和观察组( 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性生活质量评分(性欲、性唤起时间、性高潮、性行为异常和射精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性欲、性唤起时间、性高潮、性行为异常和射精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性欲、性唤起时间、性高潮、性行为异常和射精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吴雅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安乡县人民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19类及高危药房管理人员7人。通过文献调查、对西药房和病区的抽查,发现并总结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比较高危药品问题干预对策实施前后高危药品使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摆放、警示牌标识及用药安全问题。针对西药房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提高西药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及高危药品的摆放管理、警示牌管理及用药安全管理等对策。干预后高危药品发生各种不良事件数低于干预前。结论对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刘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桂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5例,随机分为参照组33例和研究组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气道弹道碎石术( UR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杭县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输尿管镜组(URL)60例和后腹腔镜(RLU)组20例,比较两组一次性清石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治疗满意度高于RLU组(P﹤0.05)。结论 URL与RLU治疗输尿管结石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一次碎石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但URL较RLU治疗满意度高。
作者:李才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类别、用法用量、配伍等情况,并总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38%,出现轻度腹泻4例,皮肤瘙痒、皮疹1例,头晕1例。结论本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仍存在,医生应加强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学习,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患者4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上移组23例与重建组26例。上移组行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治疗,重建组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随访时间及治疗前后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KDC )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表( 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重建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上移组(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小于治疗前,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采用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内侧副韧带重建术优于股骨止点上移术。
作者:李建奇;刘娜;陈德生;张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脑血管病科2014年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40例为V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脑梗死后非VCI患者40例为非VCI组(NVCI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稳定程度、脑梗死体积、病程及病灶数目。结果两组患者性别、TC、TG、LDL、病程及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CI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NVCI组,病灶数目≥3个发生率高于NVCI组( P﹤0.05)。VCI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IMT厚于NVCI组(P﹤0.05)。VCI组患者斑块稳定程度差于NVC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严重影响VCI的发生及发展,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开腹组( n=77)和腹腔镜组( n=73)。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局部转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疝、切口种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转移及复发情况相当,但腹腔镜术治疗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特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作者:谢建芳;吴联霞;廖院平;肖秀梅;许修平;陈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素水平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饶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00例作为感染组,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根据重症感染患者不同转归分为好转组( n=70)和恶化组( n=30)。观察比较对照组和感染组、好转组和恶化组P-选择素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并判定其临床意义。结果感染组患者P-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化组患者P-选择素水平高于好转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好转组(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变化指标,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董立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密市新华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输卵管畅通程度及术后妊娠情况(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未妊娠)。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畅通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明显,可有效疏通输卵管,提高妊娠率。
作者:朱瑞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甘露醇及聚乙二醇肠道准备剂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43例。甲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肠道准备剂,乙组患者给予50%硫酸镁肠道准备剂,丙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肠道准备剂。观察比较3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丙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乙组( P﹤0.05);甲组、丙组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丙组(P﹤0.05),且乙组、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在肠道准备过程中肠道清洁度高,且安全有效。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给予营养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30 min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长速度( GV)、预测成年身高( PAH)及骨龄( B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V、PAH、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V、PAH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效果明显,可加速GV,促进身高增长,安全性高。
作者:雷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余市中医院骨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术后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疗效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H值及氧合指数( OI)、平均上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值、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上机时间。
作者:周海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临床常见的麻醉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高,对患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就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处理展开综述,旨在为降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徐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治疗慢性胃扭转的诊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混合型胃扭转10例,器官轴型胃扭转7例。混合型胃扭转患者行充气疗法治疗,器官轴型胃扭转患者行内镜旋转疗法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均在内镜的有效辅助下顺利完成复位,复位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复发率为5.9%。结论在胃镜辅助下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效果确切,操作方便,无明显创伤,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赵国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横县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横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7—12月处方2632张,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分析2632张处方用药种类数量、用药金额、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中药注射剂占比、激素用药占比,计算处方不合理率及不合理处方构成比。结果本次处方点评过程中共抽查出35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率为1.33%。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未按照规定开出抗菌药物、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用法和用量异常等。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在日后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处方点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特征。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66例,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期间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合并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单独使用万古霉素24例(36.36%),单独使用去甲万古霉素10例(15.15%),顺序使用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19例(28.79%);联合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13例(19.70%);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于患者用药后10~22 d。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度、中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单纯白细胞计数减少者占46.97%,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高热;停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高热者静脉注射赖氨比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治疗后2~7 d,平均(4.1±1.2) d。结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用药后易导致患者白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现象,因此在使用时应加强用药管理,定期检测血常规,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时给予干预与治疗,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