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T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张媛媛;葛汝丽

关键词:低T3综合征, NIHSS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分析低T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根据入院时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中、重组,对比3组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根据T3水平分为低T3亚组和T3正常亚组,比较2组入院时及出院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轻组、中组、重组F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T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3亚组入院时NIHSS评分和治疗30 d后NIHSS评分均高于正常T3亚组,△NIHSS≥2患者所占比率低于正常T3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T3亚组mRS评分高于正常T3亚组,mRS≤1患者所占比率低于正常T3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低T3综合征较常见,且低T3状态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131Ⅰ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均采用131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4.3%,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L2~3、股骨颈及髋关节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降低机体骨密度水平,行131 I治疗后可明显恢复骨密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生;黄炜坤;童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紧急避孕的临床研究

    紧急避孕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的一种避孕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满意的效果,可有效地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避免人工流产,是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目前可采取的紧急避孕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服紧急避孕药,一类是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 IUD) ,本文就常用的这两类避孕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孙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脑血栓患者9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ICU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ICU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例的延续性护理

    本文对1例心肌梗死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 因呕吐3d,发热4h,呕吐物自述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来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3月7日因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行动脉球囊扩张术_置管溶栓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97 ×1012/L、血红蛋白112 g/L、红细胞压积35.4%、白细胞15.47 ×109/L、凝血示国际标准化比值4.91,凝血酶原时间62.5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2.7 s. 心电图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前间隔及后壁基底段变薄,收缩期增厚率减低,下壁基底段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值63%.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故停用华法林,给予下肢静脉回流泵气压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根据病情医嘱给予保护心肌,改善循环及营养支持治疗,微量泵注射用奥曲肽抑制消化酶分泌. 患者住院第10天突然出现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呼吸心跳加快, R 30~40次/min、BP 40/25 mmHg. 端坐位、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4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呋塞米等药物治疗. 于住院第17天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LVEF值32%. 遵医嘱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氨力农微量泵持续泵注. 于2016年6月2日患者家属要求出院. 出院随访:患者情况尚可,患者心功能为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能从事任何活动,即使在休息时偶尔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洁净手术室的配备是医院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设备进入洁净手术室[1]. 虽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使手术顺利进行,但也使原有手术室显得拥挤,同时也增加感染的机会[2]. 因此,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减少外源性手术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降低外源性手术的感染率,必须对手术室的器械、人员、布局、清洁、消毒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我院洁净手术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后,手术室的物品、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有序,手术室清洁,使得人、物、时得以充分利用,减少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提升了医师、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月娥;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T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低T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根据入院时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中、重组,对比3组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根据T3水平分为低T3亚组和T3正常亚组,比较2组入院时及出院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轻组、中组、重组F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T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3亚组入院时NIHSS评分和治疗30 d后NIHSS评分均高于正常T3亚组,△NIHSS≥2患者所占比率低于正常T3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T3亚组mRS评分高于正常T3亚组,mRS≤1患者所占比率低于正常T3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低T3综合征较常见,且低T3状态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

    作者:张媛媛;葛汝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三联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者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DM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联治疗;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Alb)定量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24 h尿Alb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SCr、BU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24 h尿Alb定量、SCr、BUN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BG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因使用厄贝沙坦、氯吡格雷和黄芪饮片发生的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厄贝沙坦与黄芪饮片三联治疗DN比单用厄贝沙坦效果更佳.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雷洛昔芬片治疗围绝经期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雷洛昔芬片治疗围绝经期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增生患者80例,使用统计软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盐酸雷洛昔芬片,对照组36例(4例因不良反应严重而停药)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6,P<0.05).结论 盐酸雷洛昔芬片治疗围绝经期期乳腺增生疗效显著,经济实用,顺应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1~2级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50例,采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优45例(90.0%),良4例(8.0%),差1例(2.0%),优良率为98.0%;从注药至患者入睡时间为(1.12±0.67)min,注药完毕至唤醒时间为(10.6±5.3)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8.0±11.5)min,行走能力恢复时间为(28.3±11.7)min;入睡后血氧饱和度(SpO2)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余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注射部位疼痛、肌痉挛的发生率.本组发生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面颈部斑片状红疹,余无特殊,呼吸循环平稳,未予特殊处理,术毕红疹消退.患者在恢复期未出现烦躁,初醒时48例(96.0%)诉头晕,5~10 min后均减轻或消失.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邵正霞;徐冬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贝那普利,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愈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及高血压、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及DBP均高于治疗前,血尿酸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尿酸水平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琴;顾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音乐疗法减轻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手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2组术后第1天、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结果 术后第1天2组VAS评分和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和PPI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张胜兰;吴鸟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7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患者抗凝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治疗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出现栓塞和出血情况及1年内随访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左房附壁血栓、脑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能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建;谭九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唑来磷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54岁. 主因右乳腺癌T1 N0 M0 术后2年发现双肺转移1年,化疗后入院. 患者既往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显示 ER 阴性, PR 阴性, Her-2:1_,阴性,P53(5%~10%),Ki-67(40%~50%). 于2014年3月5日9:00在全麻下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示:(1)右乳及右腋下淋巴结:乳腺原切口纤维组织增生,可见炎性细胞、泡沫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血管充血、出血,未见明确肿瘤组织;周边乳腺呈腺病改变;乳头未见癌侵及;筋膜切缘未见癌侵及;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 (2)胸大小肌间淋巴脂肪组织:淋巴结未见转移. 分别给予EC方案6个周期化疗、TP方案6周期,病情稳定. 之后口服希罗达维持治疗,定期复查. 本次住院前复查胸部CT,提示肺内病灶增大. 红细胞4.05 ×1012/L,白细胞7.18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484,血红蛋白135.0 g/L,血小板240 × 109/L.

    作者:邢琳;豆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制动和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1周疼痛控制率;干预前和干预1周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周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外敷组1周疼痛控制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少于干预前,且外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疼痛消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加速疼痛和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可为尽早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倪靖;李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 3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急诊行软组织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一期缝合伤口,必要时VSD覆盖,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8~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其中一期愈合24例,发生钉道感染4例,经一段时间伤口换药治愈,软组织坏死多次清创愈合2例,二期行皮瓣移植后愈合1例,无螺纹钉松动和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骨髓炎、关节僵硬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具有减少手术等待时间、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江涛;万春友;刘亚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粗隆间及股骨干骨折1例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愈合非常缓慢,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骨折整复固定术后7~10 d就会在断端处生成新骨(骨痂),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术后1个月甚至半年骨折断端都无骨痂长入.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除可引起血糖升高,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现存的表现外,还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神经麻痹、肢端坏疽、压疮、泌尿感染、肌肉萎缩等后果[1]. 手术还可能引起切口延期愈合、切口过大、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2015 年10月我科收治1例1型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及股骨干骨折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治愈出院. 并通过1年的随访,患者骨折基本已愈合. 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晓鹏;许可;李玉福;张裕;李西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90例,均采用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积分变化.结果 90例患者治疗5 d后临床表现积分为(3.28±1.7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50±1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涂擦按摩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具有方法便捷、易操作、安全性高、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蔡文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产科顺产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顺产患者212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结论 医院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需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管理.

    作者:程小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