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尹志瑜

关键词:CO2点阵激光, 糖皮质激素, 增生性瘢痕
摘要:目的 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治疗前后增生性瘢痕,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8.97%(P<0.05);治疗后,2组V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应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鹏软膏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青鹏软膏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儿童慢性湿疹患儿87例,随机为观察组(44例)使用青鹏软膏治疗,对照组(43例)使用0.2%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均每天用药2次,疗程均为4周.定期复诊,记录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皮损形态总分及丘疹、鳞屑、糜烂、结痂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糜烂、结痂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青鹏软膏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淑华;张艳晖;陈平;刘萍;刘艳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和新型组38例.常规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新型组围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型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08%(P<0.01);新型组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新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常规组的16.22%(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预防对策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难点和重点,也会出现诸多的护理安全问题,因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和基础疾病较多等造成[1].为了保证老年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本文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雪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孕产妇5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早剥病情严重类型调整硫酸镁使用量.观察2组临床各指标情况、娩出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血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娩出健康新生儿占4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2%(P<0.01).结论 胎盘早剥使用硫酸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孕产妇预后,提高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作者:刘九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格列美脲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依次测定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2 hIns、FIns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FBG,2 hPBG,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前后,2组均在Fins、2 hIns、BMI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水肿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结论 格列美脲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血管功能,且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淑梅;赵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跑运动人体下肢多关节运动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慢跑运动人体下肢多关节运动控制策略.方法 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与Vicon红外运动捕捉分析系统采集12名受试者慢跑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慢跑二维矢状面内下肢多关节互动动力学的计算,应用力矩方法分析力距成分.结果 支撑期,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肌肉用力大,髋关节的肌肉用力较小;摆动期,髋关节的肌肉用力明显>膝关节和踝关节;随着运动速度的提升,髋、膝、踝关节各力矩分析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跑的不同步态阶段,因为动作的不同,下肢各关节的运动控制策略也存在差异性.

    作者:刘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益智汤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长远;郭伟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计数(RBC)、血清转换蛋白受体(sTfR)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Hb、RBC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结论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较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周德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3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检查前与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检查过程中RR、SpO2、HR、MAP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检查过程中SpO2、MAP、HR较检查前降低(P<0.05).结论 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阳兴;高德胜;张绍义;余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血清IL-10水平呈升高确实,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苍成友;彭星;段瑞;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环磷酰胺对育龄妇女卵巢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育龄妇女中实行环磷酰胺治疗对卵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40例风湿病女性,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30例分为B组与C组,C组实行环磷酰胺治疗,B组实行激素治疗,将同期的10例健康者作为A组,观察3组卵巢大小、雌激素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环磷酰胺用药C组雌二醇低于A组、B组,环磷酰胺用药C组促卵泡激素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病女性患者实行环磷酰胺疗法可能损害育龄妇女卵巢功能,雌激素与月经失衡是主要表现,此外单独使用激素也会影响女性月经,但需进一步验证环磷酰胺与激素联用是否会增加月经紊乱情况.

    作者:高飞飞;张剑;王吉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治疗前后增生性瘢痕,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8.97%(P<0.05);治疗后,2组V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应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尹志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科初诊并通过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3个月、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患者骨髓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MRD>10-4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患者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MRD水平分为高(MRD≥10-2)、中(10-20.05).结论 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彬;张苏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血糖控制.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同时比较2组在随诊的半年内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的风险.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值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值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风险,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孙名仙;辛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核磁共振波谱在脑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脑内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E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诊断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永红;吴景强;赖发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以24 h和72 h为时间节点记录止血及发生再出血的患者例数,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麻疹合并心肌损害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麻疹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8例成人麻疹患者,均采用药物环磷腺苷葡胺、盐酸川芎嗪等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检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综合治疗,全部患者麻疹症状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1.1) d,治疗有效率100%;心电图扫描14例心动过速,5例ST-T段改变,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扫描提示症状和改变均消失,心电图正常.治疗后复查心肌酶,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平均水平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 临床诊治成人麻疹需注重对心肌损害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在对症治疗麻疹的同时,加强心肌保护并予以心肌损害相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肌功能损伤,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作者:陈素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胃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初步分选与鉴定

    目的 研究胃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初步分选与鉴定.方法 选取20例胃癌患者和15例正常者组织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离纯化、22CKK-8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检测和分析.结果 CD44+、CD24+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中抗原荧光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Total组(P<0.01),其增殖指数与Tot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和G2/M期较Total细胞轻度增加,G0/G1轻度减少.结论 CD44+、CD24+细胞群可能在胃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富含胃癌干细胞样细胞;CD44、CD24可能是胃癌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

    作者:廖鸿纯;李亚林;楚艳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股动脉介入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股动脉介入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足介入围治疗期中出现的安全性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预防.结果 均安全完成介入治疗,其中38%患者在围治疗期出现紧张不安情绪,出现血压轻度升高、心率轻度加快,血压明显升高者4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血压明显升高并表现出烦躁不安、心率加快2例,均给予地西泮治疗后缓解,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股动脉介入置管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介入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至关重要.

    作者:刘畅;陶松桔;宋卫红;谢翠松;全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能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