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创辉;肖红刚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1).结论 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在人体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B组采用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中上斜方肌(E点);C组采用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F点)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在每个注射部位注射4 ml,均治疗4周,每周1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79.2%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C组VAS评分值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取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的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树森;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治疗前后增生性瘢痕,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8.97%(P<0.05);治疗后,2组V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应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尹志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9.09%(P<0.05);观察组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1.02) d、(6.34±1.15) d,均短于对照组的(6.83±1.67) d、(9.87±1.87) d(P均<0.01).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柳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采取其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查,明确乳腺癌组织的类型、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采取免疫组化Max Vison法对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因素Ki-67因子相比较.结果 TK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乳腺癌组织中的细胞质,部分表达于细胞核.TK1阳性表达在患者肿块大小中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表达在不同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组织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乳腺癌患者中,TK1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为84.4%(76/90),TK1表达与Ki-67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因组织学分级不同存在差异,且组织学分级越高,TK1的表达越高,TK1能够灵敏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TK1表达水平越高,代表Ki-67的阳性率越高,是一个灵敏反映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指标.
作者:谢文熙;卢浩;陈永安;邵永森;黄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血清IL-10水平呈升高确实,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苍成友;彭星;段瑞;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和新型组38例.常规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新型组围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型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08%(P<0.01);新型组护理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新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常规组的16.22%(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颅脑外损伤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外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脑水肿变化、意识恢复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7 d、14 d,观察组脑部水肿面积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值(GC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值(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用在颅脑外损伤治疗上具有消除脑水肿的效果,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亮;胡月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膝骨关节炎(KOA)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普遍与地域及种族无相关性.50岁以上为主要发病人群,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也是患者致残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骨关节炎的基本发病机制,据研究表明,可能是由于生物和物理因素致使骨关节间的软骨组织降解及软骨组织的合成两者间发生失衡[1].所谓的合成是指软骨细胞将细胞外的基质不断进行修复的生理过程,降解则是指机体产生蛋白质酶对软骨细胞进行控制与消化,正常机体这2个过程基本达到温和的状态.
作者:卢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腹部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4 mg/kg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TA,对照组采用氯胺酮2 mg/kg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TA,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镇静情况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镇静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24 h 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氯胺酮4 mg/kg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宜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病情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常规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高于干预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模式化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黎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职工内科体检报告及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例行体检的135例单位职工,随机分为青年组68例和中年组67例.主要进行内科体检,检测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肝功能、肾功能、生化检查、B型超声及血压等检查.观察比较2组体质量超重、肥胖率及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发生率.结果 青年组体质量超重肥胖率为51.47%,高于中年组的47.76%(P<0.05),青年组高血压、高血糖及高尿酸发生率均低于中年组(P<0.05).结论 根据职工内科体检具体情况,应注意职工生活饮食习惯、增加业余活动,增强职工身体素质.
作者:俞士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难点和重点,也会出现诸多的护理安全问题,因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和基础疾病较多等造成[1].为了保证老年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本文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雪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5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停用原有降糖方案中除二甲双胍以外所有降糖药物并加用利拉鲁肽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FBG、2 hPG和HbA1c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MI、SBP、DBP、TC及TG较治疗前也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具有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血脂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创辉;肖红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炎综合征婴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脾消肿情况,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丙氨酸转氨酶(S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3.5%(P<0.05).治疗后,2组TBil、SALT、AS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茵桅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在退黄、促进肝收缩、促使酶水平的下降等方面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律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3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检查前与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检查过程中RR、SpO2、HR、MAP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检查过程中SpO2、MAP、HR较检查前降低(P<0.05).结论 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阳兴;高德胜;张绍义;余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用于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并已确诊的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与当归补血汤用于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短期内减轻骨折后所引起的肢体肿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艺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股动脉介入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足介入围治疗期中出现的安全性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预防.结果 均安全完成介入治疗,其中38%患者在围治疗期出现紧张不安情绪,出现血压轻度升高、心率轻度加快,血压明显升高者4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血压明显升高并表现出烦躁不安、心率加快2例,均给予地西泮治疗后缓解,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股动脉介入置管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介入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至关重要.
作者:刘畅;陶松桔;宋卫红;谢翠松;全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观察指标,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但动脉血气分析检查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对于结果影响因素众多,尤其是动脉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而有必要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1].为此,现对我院4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