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臣;李学文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根据选用抗生素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费用并记录,计算2组治疗成本及成本效果,观察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给药费用基本相同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成本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他啶,在相同治疗效果情况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治疗成本更低,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配合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热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获益率、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临床获益率为76.7%,高于A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总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临床获益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婷;陈声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医体质辨识的公共卫生服务.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对16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配合常规管理,并进行调查问卷观察患者健康进展情况.结果 平和体质48例(30.0%),痰湿质37例(23.1%),阳虚质34例(21.2%),阴虚质16例(10.0%),气虚质12例(7.5%),气郁质4例(2.5%),血疲质4例(2.5%),特享质3例(1.8%),湿热质2例(1.2%).本研究中医辨识后得出不同体质,不同体质干预后效果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有显著改善,应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操作的制度与程序进行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卫生服务团队,提高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
作者:吴学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颅内出血并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第1、2周测定行为能力(NBNA)评分不合格率分别为23.33%和13.33%,低于对照组的58.33%和2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补土通窍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ARA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均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临床控制率为10%,高于对照组的85%及0(P<0.01);治疗后2组患者CD3+、 CD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上调,其中观察组上调幅度更大(P<0.05或P<0.01). 结论 补土通窍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中医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胞质聚腺苷酸化物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PEB)家族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RNA结合蛋白,早发现于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调控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母源性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随后的研究发现,CPEB蛋白与细胞周期、突触形成、学习和记忆等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肿瘤形成、肿瘤细胞生长和衰老、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CPEB蛋白家族还受多种microRNA调控.本文就CPEB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思欣;卢灿荣;李沛雨;李晨;陈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两家医院各科室出现的43例因服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服用了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多为含大毒或剧毒成分药物,且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结论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减少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卢兴;黄显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中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的中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内分泌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解毒祛瘀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血红蛋白(Hb)数值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4%(P<0.05).治疗后,观察组PSA、f-PSA明显下降,Hb明显升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呙安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系统检测分析益母草颗粒中水苏碱与益母草碱含量.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仪-质谱仪(HPLC-MS)检测盐酸水苏碱与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结果 水苏碱与益母草碱浓度分别在1.125~281.45 ng/ml与1.043~260.5 ng/ml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均达标,溶液在40 h内相对稳定,本方法回收率达标,益母草中水苏碱与益母草碱的浓度分别为6.688~12.411 mg/g、0.686~3.637 mg/g,5批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与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分别为2.167~8.866 mg/g、0.039~0.211 mg/g.结论 采用HPLC-MS检测益母草与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与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科学有效,值得药品质量检测部门推广使用.
作者:张霞;邓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儿童迁延性肺炎的病原体、可能存在的病因进行分析,为迁延性肺炎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保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9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儿童迁延性肺炎的高发群体为<3周婴幼儿,70.00%合并有基础疾病;以细菌感染为主,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优势病原.结论 迁延性肺炎的病程迁延与基础疾病有关,细菌为主要病原体.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1%~4%,而且15%~45%多无症状.对于伴发应激性溃疡并发症不能停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奥美拉唑作为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治消化性溃疡方面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及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治疗.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心电图二级梯运动试验设备简单,方法简便,可协助早期发现轻型冠心病,对隐匿性平时无症状、平静时心电图正常、不典型心绞痛的性质判定有帮助,是常见的一种辅助性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二级梯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造影阴性或二级梯运动试验阴性而冠状造影阳性,上述情况存在于不同的年龄段中,因此对二级梯运动试验假阳性及假阴性进行评析,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和建议.
作者:孟庆勇;王美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实施宫腔镜术后未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定期随访,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受孕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59.4%;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9.7±2.7) mm,大于对照组的(4.2±2.3) mm;观察组术后1年成功受孕37例,多于对照组的19例,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69例患者中,有7例服药后有恶心现象,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结论 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确切,有助于子宫内膜恢复和受孕,不良反应较少,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好;吴红蕊;刘巧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小儿短小手术中七氟烷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七氟烷麻醉,观察组在七氟烷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1.28±0.16) min,少于对照组的(3.16±0.35) min(P<0.05);2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和稳定性良好.
作者:顾兵;朱宇;戴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为后循环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分布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7 d、7~14 d药物临床起效时间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TIA患者,起效快,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鹏;王丽英;张轻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预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VAS)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6、8、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结论 给予肺癌手术患者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苍成友;彭星;段瑞;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对早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血清Th1/Th2及免疫指标.结果 2组术后Th1、Th1/Th2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Th2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CD3+、CD4+、CD8+及CD4+/CD8+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结肠镜手术治疗早期结肠癌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不影响免疫功能.
作者:刘永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在诊断开角型青光眼(OAG)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行视力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使用视网膜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受检者在明视负波反应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PhNR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观察组中处于进展期和晚期的患者,在不同强度刺激光下获得的PhNR振幅异常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晚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NR振幅高低与OAG病情轻重关系密切,病情越严重则PhNR振幅降低幅度越大,临床可根据此特性利用ERG对眼科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采取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对于心绞痛具有突出的缓解作用,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以推广应用.
作者:梁廷臣;李学文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