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李青;冷光
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医院医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酸杆菌(AFB)和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ALT、AFB、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为生存率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丽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冲管方式对甘露醇输注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20例.试验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1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 ml一次性冲管,对照2组在甘露醇输注完毕后不冲管,比较5d后3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1例(5%),对照1组6例(30%),对照2组13例(65%),3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式冲管及一次性冲管均能降低甘露醇输注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使用脉冲式冲管较一次性冲管效果更明显.
作者:高永芳;罗淑萍;舒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患者,女,66岁,以意识不清2d入院.既往冠心病10年,胃炎1周,失眠3个月,均未给予正规诊治.患者缘于入院前2d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表现为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未见抽搐,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四肢可动,急来我院.查体:T 37.3℃,P 130次/min,R 21次/min,BP 149/80 mmHg.浅昏迷,查体不合作,四肢有自发活动,四肢肌力查体不合作,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化验回报: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大致正常.
作者:李颖蕾;王惠凌;孟亚楠;苏立凯;王德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MPP患儿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LRP)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例,其中恶心3例、头晕1例、腹泻2例;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其中恶心3例、腹痛1例、腹泻3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滞血瘀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活血化瘀解郁方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6周.观察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81.5%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5%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PSD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狄美琪;姜亚军;李超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臭氧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射频治疗,比较2组术后腰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可以充分发挥出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上的优势,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忠;姚林清;苏水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在第一产程宫缩乏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确诊为宫缩乏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剖宫产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剖宫产率为21.88%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产程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30 min累计出血量与2h累计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第一产程宫缩乏力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应该得到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科用药咨询的特点.方法 整理医院2015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呼吸科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向呼吸科临床药师提出的用药咨询,从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解答方法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咨询312例次.咨询方式以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查房过程中或医师开医嘱时的当面咨询为主,共261例次(83.7%),电话及网络通信咨询51例次(16.3%).咨询解答方式当面即刻回复208例次(66.7%),约定回复104例次(33.3%).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提供药学服务时接受的用药咨询涉及内容多,需要临床药师掌握丰富药学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同时加强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药学信息.
作者:凌建新;唐强;刘建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伴发热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细菌性感染的鉴别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8例,其中无发热无感染组(A组)60例、发热无感染组(B组)42例以及发热伴感染组(C组)36例,分析3组间血清PCT水平差异.结果 3组PCT水平分别为(0.14±0.09) ng/ml、(0.37±0.25) ng/ml以及(1.03±0.52) ng/ml,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诊断痛风患者发热伴细菌性感染的的佳切点是0.76 ng/ml,敏感性66.7%,特异性95.2%.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伴发热是血清PCT升高水平可作为判断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指标,进而指导临床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陈芯媛;陈家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是常见的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和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急性阑尾炎的病情有许多变化.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阑尾麦氏点压痛是其重要体征,但在临床工作中约30%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0例不典型阑尾炎的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脑缺血能促使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增强,目前认为神经发生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神经发生区域: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神经发生的过程包括这两个区域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SPCs)的增殖,神经前体细胞(NPCs)向神经元的分化,NPCs或neuroblasts向特定部位的迁移以及新生神经元整合入神经环路[1].脑缺血能够促使SVZ和SGZ神经发生的增强[2],对脑缺血后的组织重构和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3].
作者:陶霞;廖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七子汤加味联合克罗米芬、维生素E治疗男性少精及弱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少精及弱精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克罗米芬、维生素E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七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精子形态、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精液量明显增加,液化时间明显缩短,精液密度、a级精子和a+b级精子比例及存活率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精子正常形态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正常形态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畸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子头部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LH、FSH以及T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高于常规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子汤加味联合克罗米芬、维生素E治疗少精、弱精症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精子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乐仲;曹锐铃;张宇;何思挺;刘向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休息痢是指泻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大便夹有黏液或见赤色为主要表现病症.该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卷十七·痢病诸候》,隋代巢元方认为休息痢的形成是由于肠胃虚弱,胃管有停饮,冷热气乘之而成.尔后历代医家对休息痢的病因病机、治法、遣方用药等各方面均进行了分析¨].(1)该病与现代医学的慢性腹泻有相似之处,包括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阿米巴痢疾等.刘小凡教授认为该病病程一般较长,病情时轻时重,迁延难愈,每因饮食不当,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或过度劳累,思虑郁怒而诱发.新邪引动旧疾,发作多为实证或虚中挟实,治疗可以“通因通用”.审其感邪之寒、热、燥、湿、食积之不同,治以祛除胃肠积滞,佐以调气、和血.缓解期贵在扶持脾肾,恢复正气为首要,若旱天坚筑堤坝,而洪水无虞矣!据此,刘小凡教授运用中医辨证,选用戊己丸加减治疗休息痢1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三叉神经痛(TN)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中阵发性、突然性、短暂性的周期疼痛,疼痛持续时间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尽早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新发展的影像学技术,具有组织分辨能力强、无骨形伪影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TN临床诊断,现就MR功能性成像在TN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作者:胡丽娟;江远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患者,女,80岁.因“发热、气促1周”于2017年2月2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老年心瓣膜退行性变.入院体检:T38.6℃,P 79次/分,R 21次/分,BP 166/68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性啰音;HR 79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查血常规:WBC7.94×109/L,中性细胞比率(N)0.698,淋巴细胞比率(L)0.302,嗜酸性细胞缺失0,中性粒细胞计数7.21×109/L,Hb98 g/L,血小板121×109/L.
作者:吴寿福;邱伟伟;胡济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微创穿刺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创伤小,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雨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部B型超声与阴道B型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B型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腹部B型超声检查,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显示孕囊或包块的时间、诊断图像.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观察组显示孕囊或包块的时间为(42.1 ±12.5)d短于对照组的(48.5±13.0)d,观察组心管搏动、胎芽、包块、盆腔积液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型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高,且诊断时间短,操作简单,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德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ADR,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近年来,ADR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ADR的监测与报告是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途径,其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本文将我院2016年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琦;李青;冷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失眠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伴有失眠症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PSQI、A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升高,AI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具有失眠症状住院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阎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均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巯咪唑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肯定,应用广泛,但有发生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根据药品处方资料和相关指南的数据,0.3%~0.6%的使用者可发生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 ×109/L),严重者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白细胞数<2×109/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后者若不及时抢救处理,会发生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治疗分析和药学监护,提高对粒细胞缺乏严重性的认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
作者:朱艳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