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谊;岳玮;张灵敏;倪志扬
月经过少,中医学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2d,甚至点滴即净者。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等。通常认为月经量<20ml为月经过少[1]。
作者:刘政朋;周红玉;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妊娠女性118例,依子宫及分娩情况分为试验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7例与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初次妊娠产妇)6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以剖宫产分娩,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期间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分析其剖宫产原因。结果先兆子宫破裂试验组7例(12.28%),对照组2例(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试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剖宫产耗时更长,产中、产后出血量更大,产后恶露时间更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组≥7分者60例,试验组5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个人因素是2组产妇的主要剖宫产指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胎位异常指征、胎儿窘迫指征及产程进展异常指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较高,故临床确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谨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36例和B组31例,A组予奥施康定、加巴喷丁联合镇痛治疗,B组奥施康定单药镇痛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B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35/36(97.2%)明显高于B组的25/3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波;赵君慧;吴密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依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方,均以15d 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属安全性评价标准2级,不影响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剑威;张聘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白兔在接受胸腔港植入与中心静脉管植入的区别,以及药物注射后,胸腔内及全身的反应情况。方法将54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 A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0.9%氯化钠溶液;B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管,灌注0.9%氯化钠溶液;C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顺铂。3个月后,检查各组白兔的机体健康情况,后取埋港侧的港周软组织、管周软组织、壁层胸膜、膈肌面组织、及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组实验前后血气结果无明显变化。 A组白兔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B组;与C组相比,A组白兔胸管周围无明显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下植入式胸腔港本身不产生胸膜粘连,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其感染率低于中心静脉管,效果肯定,可用于长期的引流及给药。
作者: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的研究。方法对住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在麻醉时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而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注射瑞芬太尼,对拔管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拔管前及即刻拔管后的1、3、5min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等变化,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即刻与拔管后与拔管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拔管后与即刻指标数据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的时间与拔管的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中合理应用小剂量瑞芬太尼能够缓解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出现,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跃斌;孙广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国产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肱骨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 D组)和曲马多组( Q组)各35例。 D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Q组术后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术后0.5h、3h的VAS评分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Ramsay评分在3 h时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少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较曲马多的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于曲马多组,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术后镇痛。
作者:张碧欣;杨帅;何斌;华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医院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睡眠干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疗效评定,并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VAS评分、睡眠干扰评分、HAMD以及HAMA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同时间点,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采用普瑞巴林的疗效较卡马西平好,起效快、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睡眠、焦虑及抑郁等症状,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锋;高允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分析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进行综合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单纯的克霉唑栓治疗,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方式具备了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疗效更为显著,应当在以后临床中推荐使用。
作者:李青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醋酸可的松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Ultima-teTM XB-C18(4.6mm ×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36∶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醋酸可的松在0.02317~0.2317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6%, RSD为1.2%(n=9)。结论该方法测定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呋麻滴鼻液的含量。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成人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门诊成人处方中,分别随机抽取每季度某一天处方中的100张处方,对抽取的100张处方进行相关项记录,根据记录统计分析讨论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结果门诊处方共6332张,抽取处方6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75张,占抽取处方总数比例29.17%,使用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7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4.57%、占抽取处方量的13%。每张抗菌药物处方的平均金额为99.25元。结论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的使用,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祁从伟;徐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男,47岁,因乏力、纳差3月余,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主要表现为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至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TBIL 44.5umol/L、DBIL 23.1μmol/L、IBIL 21.4μmol/L、ALT 651U/L、AST 444U/L、GGT 233U/L,未治疗。1月余前出现频繁呃逆,平躺时可缓解,进食后稍加重,门诊拟“肝功能异常,慢性胃炎”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80mmHg。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因乏力、纳差3月余,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1)肝功能异常;(2)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10余年。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可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具有慢性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和呕吐等上腹部症状。其为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同时亦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罗马Ⅲ标准。 FD 包括以下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 )和上腹痛综合征( EPS)。前者主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早饱感为主症;后者则侧重于中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PDS 和 EPS 上可单独存在,也可兼而有之。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性、社会心理学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过度胃酸分泌、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均有关,且脑肠肽、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云南白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4例(31.58%),显效27例(35.53%),有效18例(23.68%),无效7例(9.21%),总有效率为90.79%。对照组中痊愈19例(25.00%),显效21例(27.63%),有效22例(28.95%),无效14例(18.42%),总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7±1.2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3±1.42)d,观察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用泮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止血迅速,并可加速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子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非孕及早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8月30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的患者60例,依照是否为孕期分为非孕组43例,早孕组17例。收集2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孕与非孕期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其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内肛门排气情况、血红蛋白改变、白细胞数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非孕及早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姚书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处在一个逐渐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的变革时期[1]。健康管理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健康体检已被人们所关注。而怎样可以合理安排体检项目,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体检流程,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体检报告更具科学性,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结合体检流程优化,医院依托信息网络建设,利用计算机辅助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体检信息化功能配套,替代手工操作的各项活动[2]。体检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温晓华;王力;魏文志;胡兴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帕金森病并抑郁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住院患者常规护理与出院患者一般随访,干预组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6个月时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情绪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裂红;陈德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又叫原发性非典型肺炎[1],其主要致病机理为毛细支气管炎样病变[2],通常由支原体感染的间质性肺炎所导致,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等[3],其传播方式为呼吸道传播或血液传播[4]。肺炎支原体的抗原与人体某些组织的抗原相同,使其形成自身抗体,致使多系统免疫功能下降甚至损伤[5]。临床研究发现,幼儿与年长儿童的发病率均较高,不得不受到重视。控制疾病的前提是诊断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关键之处,笔者就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