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关键词:医学论文, 实验动物
摘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排名前十位抗生素的用药金额、数量、DDDs、DDDc 及临床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住院药房抗菌药占其药品总收入16.54%,头孢类花费占整个抗生素费用36.96%;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1.60%,低于卫生部标准,但呼吸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外科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标准值。结论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较去年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白旭光;王锻;黄晶晶;张雪竹;戴旖旎;贺勇毅;田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 FOLFOX 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病毒药物用于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由 HCV 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1]。在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2014年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 HCV 感染者数量约为1.7亿人[2],每年新增病例300万~400万人[3]。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22%是由于感染 HCV 引起的[4]。HC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在我国输血后患丙型肝炎者占1/3[5]。每年全球因 HCV 感染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为35万~50万人[6]。HCV 感染者罹患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感染人群[7],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8]。自从 HCV 被发现以来,α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就是针对 HCV 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现将 IFN-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予奥扎格雷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高压氧较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协同效果较好,加之精心的护理,更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烟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感染患者1例会诊实践

    目的:通过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病患者1例会诊的情况,总结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感染会诊治疗的案例。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配合医师为患者选择佳用药方案,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外渗致皮下组织肿胀1例护理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兴奋窦房结,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我科在2009-2016年间应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静脉输液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液体外渗致输液肢体皮下组织肿胀1例。经早发现、早处理、早换药等治疗,肢体肿胀完全消失,肢体活动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伟;白利洁;侯胜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感染、白细胞降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低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显著,优于环磷酰胺,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家斌;张丽;高美珠;刘卫华;林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72,P ﹤0.05)。2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评分、颈动脉中层的厚度及动脉斑块面积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控制,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炎舒口服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嗜酸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在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致胎盘早剥1例

    患者,22岁,孕1产0。因宫内孕28周第一胎,头痛、恶心3d 入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停经30余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2个月出现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早孕反应持续1个月余自行消失,孕早期无发热、病毒感染及放射线接触史。孕4个月初感胎动至今良好。未正规产检,于入院前3d 前出现头痛、恶心、食欲差等症状,在当地测血压升高达140/100mm Hg,无明显视物不清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于入院前2d 自觉头痛、头晕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在当地测血压升160/100mm Hg,尿蛋白(+++),夜间睡眠差,给予降压药物对症治疗(具体名称剂量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6℃,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100mm 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未闻及异常,上腹部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指凹性水肿(++++)。产科情况:腹部膨隆如孕7个月,宫体无压痛,未触及宫缩,宫高28cm,腹围88cm,无宫缩,胎心146次/分,规律。未行内诊检查。肝功能:总蛋白53.2g/ L、白蛋白34g/ L、球蛋白19.52g/ L、总胆固醇7mmol/ L、钙1.97mmol/ L、前白蛋白142.1mg/ L:血细胞分析:淋巴细胞比率14.8%、单核细胞比率1.6%、中性粒细胞比率83.6%、红细胞压积34.4%、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肾功能正常;凝血四项正常,尿蛋白(++)。24h 尿蛋白定量1313.5 mg/24h;患者入院后即刻左侧卧位,吸氧,心电监护,予硫酸镁解痉,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治疗,患者病情平稳,自觉症状消失。经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要求延长孕周。患者于入院第3天出现不规律宫缩,子宫无压痛,无强直宫缩,彩超提示未见异常,患者血压138~145/89~96mm Hg,患者无自觉不适,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于5h 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次,阴道流血约100ml,宫缩持续25秒,间隔2~3min。查体:P 81次/分,R 17次/分,BP 130/90mm Hg。子宫无压痛,无强直宫缩,胎心145次/分,规律。阴道检查:宫颈管消失90%,宫口未开,有血块流出。B 超提示胎盘早剥。术中见可见宫壁呈紫蓝色,娩一女婴,体质量1000g,阿氏评分1min 1分。缩宫素20U 宫体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250mg 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胎盘胎膜自然剥离,娩出完整,可见约2/5面积凝血块压迹,清理宫腔内积血约100ml,子宫收缩好,子宫表面光滑,宫底部及两侧宫角、子宫后壁呈紫蓝色瘀斑。给予温盐水纱布热敷约30ml,子宫表面颜色好转。术后经降压解痉及预防感染等处理,术后第8天治愈出院。

    作者:李素文;田红霞;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生儿溶血病与孕妇产前血型抗体效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 O 型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血型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400例 O 型 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孕妇进行产前 IgG 抗体效价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血型非 O 型,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进行 HDN 三项检查。结果2400名孕妇中 IgG 抗体效价﹤64者1256例,抗体效价≥64者1144例。对2400例新生儿进行溶血病检测,其中703例发生 HDN,1697例未发生 HDN,HDN 的总体发病率为29.3%。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199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15.8%,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小;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504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44.1%,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产前抗体效价分别为64、128、256、512时,相对应的 HDN 的发病率为27.8%、37.1%、80.0%、100.0%。结论产前抗体效价越高,HDN 发病率越高,且溶血三项皆为阳性的比例更高,O 型孕妇产前 IgG抗体效价与 HDN 发病率成正相关。

    作者:王向红;苏学艳;赵志英;杨梅花;罗敏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提高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发挥药师潜力。方法门诊药房药师自发组成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理论实施各项活动,评价有型及无形成果,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形成果不合格处方数从289.75张/月下降至120.5张/月,无形成果中圈员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团队凝聚力等有较大幅度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葛敏;沈崇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降低我院中心药房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我院中心药房账物不符率,使调配工作和库存设定正常进行,保证医院诊治活动顺利开展。方法使用品管圈的10大步骤和灵活运用新旧7大方法,分析出造成盘点账物不符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盘点账物不符率由原来的6.47%下降到2.57%,改善幅度60.2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我院口服药盘点账物不符率,能作为常规的活动进行下去。

    作者:彭南星;王艳梅;曾路才;刘春霞;任英健;单钰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缺氧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氧性肝炎患者113例(缺氧组)及病毒性肝炎病患113例(病毒组)。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式分析处理,对比其临床特点。结果缺氧组病患出现恶心、黄疸、肝脏肿胀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病毒组,2组患者的 ALT、AST 及 DBIL均高于正常值,缺氧组的 LDH 也高于正常值。病毒组的 ALT 指标高于 AST 指标值,而缺氧组的 ALT 指标低于 AST 指标值。缺氧组的 ALT、AST 在发病48h 达高峰,消除诱因后72h 的指标下降速度超过50%。而病毒组的肝酶指标下降速度较快,在入院后的72h 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或保持不变。结论缺氧性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差异,加强对两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可为临床疾病的确诊提供帮助。

    作者:陈文峰;杨玉良;唐娴;刘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感染及难愈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感染及难愈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15年1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感染和(或)难以愈合伤口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患者疼痛轻,伤口愈合快,瘢痕少。29例经使用凡士林纱条、优琐尔纱条、抗生素纱条换药无效的患者,以及12例伤口偏大估计难以愈合或愈合速度慢的患者,经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后均愈合满意。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对感染及难愈伤口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独特而有效的损伤控制原理是其疗效良好的主要原因。

    作者:代劲松;颜登高;胡正茂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02%,治疗后2组FPG、早餐后2hPG、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更好地降低 FPG、2hPG 及 HbA1c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维建;程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常见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1],一部分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用药1周或以上,但其症状和肺部影像学仍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发生。目前认为MP 感染除对机体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及毒素作用外,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在 MPP 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受关注[2]。因此临床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药物在辅助治疗 RMPP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儿RMPP 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冯孝强;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