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刘海明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脾两虚, 中医疗法,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 COPD 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pH 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pH 值、SaO2、PaC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H 值、PaCO2低于对照组,SaO2、PaO2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疗法治疗 COPD 稳定期肺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血黏度(低切、高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TC、TG、LDL - 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TC、TG、LDL - 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 TC、TG、LDL - C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SV、LVEDV、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LVESV、LVEDV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ib、血浆黏度、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Fib、血浆黏度、血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药理特点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药理特点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2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与对照组103例。观察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增加其治疗积极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金涛;狄咏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瑞芬太尼小有效剂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瑞芬太尼的小有效剂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平罗县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泵入0.9%氯化钠溶液;试验1组泵入瑞芬太尼剂量为0.02μg·kg -1·min -1;试验2组泵入瑞芬太尼剂量为0.042μg·kg -1·min -1,试验3组泵入瑞芬太尼剂量为0.062μg·kg -1·min -1。比较4组患者5个时间段(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分离甲状腺及手术结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OAA/ S 评分、术中配合情况。结果 MAP 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MAP 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O2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SpO2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 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 ﹥0.05);HR 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分离甲状腺时 MAP、HR 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1组、试验2组分离甲状腺时 MAP、HR 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3组分离甲状腺时 MAP、HR 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 OAA/ S 评分5级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1组、试验2组患者 OAA/ S 评分3~4级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3组患者 OAA/ S 评分1~2级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中配合优良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术中配合优良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0.02~0.04μg·kg -1·min -1是瑞芬太尼辅助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小有效剂量,用药安全。

    作者:马峰;王明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 DIC 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病死率及血小板(PLT)、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LT、D -二聚体、PT、APTT、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 DIC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何孜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铁调素、骨形成蛋白、铁调素调节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BMP6)、铁调素调节蛋白(HJV)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于苏州大学附属太仓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肠癌患者(存档蜡块)62例,另选15例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肠癌组织中Hepcidin、BMP6、HJV 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肠癌组织中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T3、T4期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高于 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MP6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与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T2期 BMP6阳性表达率高于 T3、T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BMP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JV 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与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 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HJV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贫血与 Hepcidin、BMP6和 HJV 表达均无相关性(r =0.08、-0.15、0.07,P ﹥0.05)。Hepci-din 与 BMP6、HJV 表达均无相关性(r =-0.13、-0.07,P ﹥0.05)。结论肠癌组织中 Hepcidin、BMP6的表达与患者的 T 分期有关。肠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 Hepcidin、BMP6、HJV 的表达无关。Hepcidin 与 BMP6、HJV 均无相关性。

    作者:邵红;陆晔;程旭;李蓉;潘湘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究食管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食管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应用单纯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前给予多西他赛与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手术治疗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化疗治疗总有效率为36.8%。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4例(35.3%),血小板计数减少3例(4.4%),白细胞计数减少7例(1.5%),轻微的肝功能异常1例(3.7%),均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患者可耐受治疗。试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应用多西他赛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王素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胸痛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探讨

    目的:研究急性胸痛早期的影响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将高危胸痛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中低危胸痛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急性胸痛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正常率、ST 段压低率低于对照组,Q 波形成、T 波倒置、ST 段抬高及心肌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低于对照组,三支病变及三支+左主干病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单支病变率及双支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胸痛早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等,通过对患者急性胸痛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有助于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张俊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国内外医养结合中慢性病的管理服务模式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将医疗与养老资源整合,满足慢性病管理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共同需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医养结合发展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医养结合成功的模式,讨论了目前制约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出建议。

    作者:塔拉;李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DCA 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静配中心在职护理人员79名,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2013年2月—2014年5月)与观察组41例(2014年6月—2015年10月),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办法,观察组采取 PDCA 循环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静配中心的空气沉降菌的生成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空气沉降生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 PDCA 循环模式应用到医院的静配中心感染管理的控制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自身综合素养,也能够促使静配中心的感染控制得到更好的发挥,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范静;贾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比较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上饶市平安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20例,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 A、B、C 组,各40例。A 组患者行普通加压钢板治疗,B 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C 组患者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B、C 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 B、C 组,手术切口长于 B、C 组,C 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普通加压钢板相比,交锁髓内钉与 MIPPO 联合 LCP 治疗胫骨骨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郎荣华;徐敏铭;吴海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患者年龄、胆囊收缩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与患者年龄、胆囊收缩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于术前行胆囊脂肪试验,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胆囊收缩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腹泻发生情况,分析术后腹泻与患者年龄、胆囊收缩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腹泻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352,P ﹤0.05),与胆囊收缩率呈正相关(r =0.482,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胆囊收缩率为术后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为术后腹泻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与患者术前胆囊收缩率呈正相关。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武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2例与氨溴索组41例。氨溴索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干预前后患者呼气高峰流量(PEFR)和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水平及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氨溴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PEFR、EO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联合组 PEFR 高于氨溴索组,EOS 水平低于氨溴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持续时间短于氨溴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和通气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灿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和标准通道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组(MPCNL 组)和标准通道组(PCNL 组)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 MPCNL 组和 PCNL 组,各70例。MPCNL 组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取石治疗,PCNL组给予标准通道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PCNL 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 PCNL 组,手术时间长于 PCNL 组,MPCNL 组住院时间短于 PCNL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PCNL 和 PCNL 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各有优势,两种方法结石清除率差异不明显,MPCNL 术后发热率低、手术耗时长,但住院时间短。

    作者:占会元;姜钦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腔镜在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在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90例,按就诊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n =45)、双号纳入观察组(n =45)。对照组连续服用5d 的米非司酮后实施常规吸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负压吸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β- HCG 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腔镜在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张利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胸腺肽、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等),观察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内科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骨折术后患者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家埠镇卫生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微创乳腺手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SBP、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 SBP、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 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稳定患者血压,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硝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卫生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谢程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侧卧位与平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侧卧位与平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平遥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肥胖患者1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侧卧位组与平卧位组,各50例。侧卧位组患者在侧卧位下进行手术操作,平卧位组患者在平卧体位下进行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侧卧位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平卧位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平卧位组,Harris 评分高于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侧卧位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功能活动恢复好等优势。

    作者:郭声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颈椎病的止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颈椎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 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颈椎病的止痛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红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