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7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郝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近来自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Boston儿童医院和Harvard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目前这一设备已经在猴子青光眼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研究人员未来计划将其尽快推向临床研究,这也将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 PAE)临床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PAE 368株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常用药物的抗药性。结果其中222株PAE来自ICU,占60.3%。368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占76.4%(281/368)。 PAE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而且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PAE的医院感染。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周围血管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社会科技及医疗手段的发展、进步,我们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吸烟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适当的、有规律的步行锻炼,可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本病主因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致使动脉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管腔狭窄、闭塞,失去弹性,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相应缺血症状。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好发于动脉的分叉起始部和管腔后壁部,也较常累及动脉主干弯曲部。其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可逐渐演变为静息痛。肢体冷、痛、麻木、酸困乏力,皮肤失于营养荣润,颜色苍白、黄或瘀紫,干燥脱屑等,并发趾(指)甲剥脱。严重者患肢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溃疡或坏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晚期出现广泛性坏疽,继发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201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温阳活血通络方中药熏蒸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麟轶;宋亚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肾上腺注射法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者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等改善情况、止血成功率、早期、近远期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较对照组改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出血率与远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运动干预对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筛选出评分低于正常(<26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方法,运动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步走强化运动干预。2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运动干预对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运动干预组干预2、3个月后MoCA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步走的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许艺惠;黄守清;尹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了解乳腺癌患者系统化疗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探讨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40例接受6个周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化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FCP)数值,比较评价化疗前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结果39例化疗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hPG和GhbA1c显著增加,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略有降低,注射胰岛素总量增加(P均<0.05)。201例化疗前非糖尿病患者FBG较化疗前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患者仍处于正常范围内,8.47%继发糖尿病,且大多发生在第4次化疗后;2hPG、GhbA1c、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增加( P均<0.05)。结论接受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FBG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并导致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作者:饶思维;黄艳;时云;黄成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医院入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恢复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93.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差异不明显,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利培酮易出现胃肠道反应、体质量上升等不良反应。
作者:刘渝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全身输注麻醉用于骨外伤危重患者急诊救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骨外伤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全麻;观察组行丙泊酚靶控全身输注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相关指标(不同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应答时间等)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诱导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本组诱导前,但2组间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0.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全身输注麻醉用于骨外伤危重患者急诊救治的麻醉相关指标优于吸入全麻,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凤琴;方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据新研究显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老年人使用新阿片类药物处方,面临的呼吸方面的负面风险将增加,包括死亡风险。使用新阿片类药物的COPD患者可能性死亡率是未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的4倍,发现对于未接受姑息治疗的COPD患者,阿片类药物处方的使用率很高。对于COPD患者,阿片类药物可以引起呼吸道抑制,减少黏液间隙及免疫抑制。研究人员称,在对于COPD患者使用处方阿片类药物的研究调查显示有利有弊,可能会增加死亡率。为弄清楚阿片类药物在COPD患者中使用与呼吸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观察了Ontario卫生管理数据中超过130000人社区居民中66岁以上男性和女性,其中68%患者在2007-2012年间使用了新型阿片类药物处方。新型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更有可能因COPD或肺炎进行急诊[风险比(HR)1.14,P=0.04],但门诊患者恶化风险降低(HR 0.88,P=0.88)。与对照组相比,只使用阿片类处方的患者在门诊呼吸加重(HR 1.27),ER就诊(HR 1.64),COPD或肺炎住院(HR 1.54),肺炎相关死亡率(HR 4.76)和全因死亡率(HR 4.01)的风险明显更高。研究人员发现,少量使用或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也会增加呼吸道有害结果的风险。研究人员称,阿片类药物的几种机制可能会导致心脏疾病,且COPD患者常伴有心脏疾病。70%以上的COPD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约1/3 COPD患者的死亡与心脏疾病相关。阿片类药物可能适合接受姑息治疗的COPD患者,Vozoris博士称:我们有意从研究中排除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因为这是特殊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风险—效益比率是不同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受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孕期肥胖发生率越来越高,此类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风险大大高于非肥胖产妇,加重产妇及家庭精神与经济负担[1-3]。笔者就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儿童,尤其婴幼儿,消化道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成人大,因此经口服及经皮肤黏膜吸收时对药物分布、灭活和反应与成人有显著差别,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儿科的合理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苏雯枫;汪虹;吴瑞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干眼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2%,优于对照组的93.8%(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疗效显著,能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和润滑持续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水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手术患者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5例(研究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具有确诊率高、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张建海;李起东;王新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孕妇孕期受雌激素和孕酮等激素的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均会发生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其中牙周组织疾病便是孕期高发的口腔疾病,据报道孕妇孕期牙周组织疾病患病率高达89.43%[1]。该病不单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甚至可引发不良妊娠结局。为降低临床不良妊娠发生率,促进优生优育。笔者总结孕期牙周组织疾病不良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竹;杨玲;李新丽;陈兰平;刘广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放射粒子125 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 SOX方案)化疗,观察组先予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植入粒子后5d进行化疗,化疗方案同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疗效(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高于对照组的5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 P<0.05)。结论放射粒子125 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延长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占伟;赵磊;魏东耀;赵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P<0.01)。结论与一些常规的药物相比,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性疾病的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瑜华;沈俊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症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症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观察2组采取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心理,缩短康复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轻量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应用材料不同分为:手术中采用巴德轻量补片750例( A组),采用强生补片400例( B组),采用巴德疝环充填式修补网片900例( C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手术后的疼痛指数、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及术后异物感发生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较A、B组延长,手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较A、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血肿、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术后疼痛及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不增加复发率,可降低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鹏;郑益民;姚世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