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李鸿武;沈冬梅

关键词: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6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75例,比率为29.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4h的有46例,比率为26.3%;平均预防用药时间3.8 d,疗程不合理129例,占73.7%;无预防指征用药2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1例;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13例;单次剂量不合理6例;给药次数不合理10例。结论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仍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治疗肝硬化腹胀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的疗效,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234例,随机分成伊托必利组( A组)、莫沙必利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各78例。A、B 2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片和莫沙必利片,C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和总胆红素( TB)及症状缓解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A、B组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较C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在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胀症状,且不影响肝功能,但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施惠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静吸复合组( I组)各3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术中探察时(T2)、拔管后1min(T3)的SBP、DBP、HR、血糖、皮质醇(COR)。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SBP、DBP均下降,且I组明显低于T组;T2时I组SBP、HR均升高,且明显高于T组;T3时2组SBP、DBP、HR均升高,且I组明显高于T组。与T0时比较,I组T1、T2、T3时血糖均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2组患者T1、T2、T3时血浆Cor均显著高于T0时,且I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徐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3年我院儿科门诊中草药处方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中药处方的使用特点,调查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是否合理,为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统计学方法研究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饮片、常用的中药剂量、联合用药品种分布情况、儿科处方常开贴数、主要疾病的诊断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功效的中药在处方中的应用等,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综合。结果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常使用的中药是连翘,常用剂量为5g,常用贴数为4剂,主要的疾病证型为风热证。结论医院儿科中药处方,组方用药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组合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处方管理办法》。

    作者:周小建;施益农;徐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血栓通冻干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注射用血栓通对中老年患者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柳吉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报道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病死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乳腺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随着乳腺超声仪器及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现就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蓝桂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干预乳腺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与管理,评价其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2年5~6月和2013年5~6月行乳腺手术337例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前者177例作为非干预组,后者200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效果。结果与非干预组相比,乳腺手术干预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由59.9%提高到89.5%,选择合理性由74.6%提高到100.0%,用法用量使用合理性由69.5%提高到91.0%,首次用药时机合理性由55.9%提高到93.0%,术后用药疗程合理性由58.2%提高到95.0%;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下降( 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有效的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邵幼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早期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一旦入院后均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儿治愈56例(93.3%),好转4例(6.7%),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早期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何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型检测技术预测药物的免疫反应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的新的研究成查,来自伦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可以利用单一捐献者血液中不同细胞的组合来预测一种新型药物是否可以促进人类严重的免疫反应。这种检测手段或许可以避免许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比如2006年对名为TGN1412的药物进行测试,当时该药物引发了6名健康男性出现了严重的器官衰竭进而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受TGN1412药物的志愿者经历了名为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的灾难性炎症反应。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折1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7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12~15个月,观察并统计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位效果。结果术后的复位结果统计表明解剖复位14例(82.35%),良好复位3例(17.65%),无患者出现复位不佳现象;踝关节功能评价显示优14例(82.35%),良好2例(11.76%),而一般1例(5.88%)。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能够有效的避开创面,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凌小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血栓通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心电图指标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丽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创呼吸机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临床诊断为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急行经口鼻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气分析及B型脑钠肽前体测定( BNP)。结果所有患者中治疗后24h,有效2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1%。其中患者要求主动出院10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所有患者经有创呼吸机治疗后缺氧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效患者(22例)血浆脑钠肽水平降低较无效患者(14例)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现昏迷、濒临死亡,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可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CO2潴留,血浆脑钠肽( BNP)明显降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蓓蓓;刘同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33例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治疗的体会

    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阴道口红肿疼痛,有的患者还伴有外阴瘙痒,尿痛等症状[1]。由于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年龄较小以及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上治疗延误和病情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精神和生活,给其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因此,对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是当前医院妇科医师以及妇科疾病研究者需要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对33例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6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75例,比率为29.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4h的有46例,比率为26.3%;平均预防用药时间3.8 d,疗程不合理129例,占73.7%;无预防指征用药2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1例;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13例;单次剂量不合理6例;给药次数不合理10例。结论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仍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李鸿武;沈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DCA在控制肾脏内科抗生素使用强度中的运用

    2011年卫生部(卫计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目的为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我科认真进行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经过努力,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较前明显降低,使用率达到了医院指标55%,但使用强度仍未达到。经我科讨论拟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我科抗生素DDD值控制,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5月,为期半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使用抗生素及其术后护理

    人类在生存中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已经习以为常,它们能导致人类患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应用给人类抵御疾病特别是感染类疾病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从早期使用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到现在的上千种抗生素,都为救治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给疾病的诊治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因此,一定要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妇产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柳铁中心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急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2月12000张急诊处方,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处方4309张,使用率为35.90%,符合要求,但仍存在注射剂使用比例高、个别品种滥用、用药不适宜等情况。结论对于急诊科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急诊科的监管力度,增加急诊科抗菌药处方专项点评,强化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抗菌药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相当低,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血压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医院与农村和社区之间稳定的联系,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春芳;邹小烨;芮立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前吸烟会增加后代女儿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

    近日,来自澳洲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孕期女性吸烟往往会促使后代女儿在后期生活中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研究者Alison Behie表示,月经初潮提早会增加女性在后期生活中的排卵周期,同时由于其暴露激素类比如雌激素的增加也会增加其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我们都知道当怀孕女性经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吸烟,就会影响婴儿出生后长期的机体健康。理解引发导致早发月经初潮的因子,尤其是可预防的因子,对于进行个体后期的健康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呋喃唑酮100mg,3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时间为10d,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加其他药物;对照组单独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贡明才;王小红;薛祥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