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海霞;牛晓洁
目的:调查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及药物治疗现状,总结其合理治疗经验,促进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分析其服用药物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7.38mmol/L,平均血压为137/83mm Hg。主要使用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胰岛素、阿卡波糖、磺脲类药物等,使用较多的降压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随着病程的延长,联合用药的趋势明显。结论目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尚可。在用药方面,降糖和降压药物选用较为合理。但仍需要继续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加强宣传教育,以期尽早实现血糖及血压控制达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超;于锋;邵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影响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接收诊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用量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更少;研究组0级(无痛)25例(50.0%),对照组0级(无痛)14例(28.0%),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缓解疼痛,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34例血必净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4例血必净注射液ADR,以中老年人为主,未出现死亡病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ADR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30min内。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必净注射液所致的ADR,加强用药监护。
作者:赵业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3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2例和对照组16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5%高于对照组的7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具有内外兼治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聂敏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试验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所有患者均诊断性刮宫的第7天开始服药,连续3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所有患者的贫血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服药治疗之前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内膜转化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内膜转化率为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 mg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军敏;张俊素;武乐;沈洋;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病,而甲状腺疾病在美容效果上的要求使得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得到了持续发展。近年来,腔镜技术及设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3D腔镜系统是在传统二维腔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立体高清成像系统,该系统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使手术视频画面有了一定解剖深度及层次,医师的自然视觉优势降低了手术难度[1]。3D视频下的操作各步骤手术时间缩短,从而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误差率,同时传承了传统腔镜手术的微创美容的特点。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对1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3 D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姣南;钱维明;向海燕;周敏燕;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后经B型超声或T管造影显示取净结石48例(87.27%),结石残留7例(12.73%),其中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内叶2例,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亿活)佐治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Hp感染患儿6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4种药物口服10d序贯疗法,即前5d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5d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开始治疗时加用亿活0.5~0.75g,每天1次,治疗10d。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3 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和比较Hp根除率,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96.7%(2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3.94%,对照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1/33)低于对照组10.0%(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亿活佐治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依存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比较2种翼状胬肉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单纯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试验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1周后的脉搏氧变化,临床症状,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2组患者协助排痰治疗1周后,观察组脉搏氧含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天数、呼吸困难消失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方式,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膝骨性关节炎( K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关节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虽然对KO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还无单一的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对于KOA也应着眼于早预防,早治疗,好在未出现症状,或者刚开始出现症状,而关节软骨尚未发生明显病变时,就尽早开始预防和治疗。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的锻炼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治疗和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方法[1]。
作者:唐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普外科作为医院中患者多、接受手术患者多的一个重要科室,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多、心理压力大,并且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一步,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患者在治疗后是否尽快康复,更关系着医院的声誉及医患纠纷的处理[1]。随着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全面认识普外科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影响因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相应的法制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因此,才能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避免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维护好医院的形象。
作者:张二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轻度胰腺炎(MAP)40例、中度胰腺炎37(MSAP)和重度胰腺炎10例( SAP)患者第0、1、4、7天的CRP、PA、WBC等的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P患者CRP、GLU、WBC均有升高,且MSAP、SAP组CRP与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AP、SAP组PA明显下降。结论动态监测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对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建党;王友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心静脉置管( CVC)作为危重症患者输液输血和全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已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广泛应用[1]。导管虽然是医用高等级硅胶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但毕竟对于静脉是异物,导管管壁不可避免的对深静脉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害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2]。如何疏通堵塞的导管是护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3]。我科2014年1~6月对2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后经使用尿激酶稀释液利用负压的原理,使其顺利畅通,避免了拔管,减轻了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
作者:苑海霞;牛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首诊冠心病与健康人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首诊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在医院体检的4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首诊冠心病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检测血脂水平对于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产妇情况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方法。将2组产妇生理和心理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产后人性化护理,观察组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莉;肖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为特征。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可分为3大类,即阿尔茨海默病( AD )、血管性痴呆( VD)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 MD);继发性的可与脑血管疾病、中毒、帕金森病、脑外伤后遗症等有关,其中与脑血管的关系为密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加。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27%~7.50%,85岁以上患病率25%,95岁以上人群高达60%[1]。
作者:王晓静;魏树林;初丽敏;黄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其中2岁左右的幼儿发病率高。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使其作用于患者的咽喉部,获得确切疗效。下面是笔者对该病的临床研究分析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尚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烧伤是指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导致的组织损伤[1]。四肢火焰烧伤,多属深度烧伤,对皮源较充足的患者进行早期切削痂,行大张中厚皮植皮封闭创面,功能恢复及外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同时痊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对8例四肢火焰深度烧伤的患者采用削痂后,大张中厚皮移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李庆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的表达与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106例、宫颈癌(CCa)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表达的差异比较。结果健康组、CINⅠ组、CINⅡ/CINⅢ组、CCa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表达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72.0%、78.6%、86.7%,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CCR和CIN及CCa病变存在密切相关性,对宫颈脱落细胞中的HCCR表达进行准确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以及诊断,具有相当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区少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