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整体护理体会

彭郁莉;王艳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胆囊炎, 急性,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充足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临床症状护理及饮食、运动指导,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除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出现呼吸紊乱症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出现。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LC 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本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 RE 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症状、内镜诊断标准诊断后,对患者采取抑酸剂和胃促动力药物治疗。结果用药疗程结束后,治愈患者1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9.47%。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内镜是诊断老年 RE 的有效方式,诊断后采取抑酸剂药物和胃促动力药物对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仁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口服引产,比较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的宫颈 Bishop 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孕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引产率高、不良反应小、宫颈 Bishop 评分高、减少清宫率等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注射缩宫素和子宫按摩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宫颈注射宫缩素联合子宫按摩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性措施预防产后出血。观察比较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宫缩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为(210.3±21.6)ml,低于对照组的(354.4±26.5)ml,两组产后24h 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对照组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注射宫缩素和子宫按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强产妇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同时提高了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注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

    吡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小幅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长期使用风险增加。鉴于吡格列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的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该对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进行关注,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疾患,主动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正对含羟嗪药物进行安全性审查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62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补液、补充血溶量、抗休克等常规性治疗,治疗组31例用奥美唑钠注射液40mg 静脉推注,2次/ d,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1次/ d;对照组用奥美唑钠注射液40mg 静脉推注,2次/ d,疗程3d。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大便颜色变化、隐血、不良反应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是93.55%,对照组有效率是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有16例在6h 内出血停止、5例在12h 内出血停止;4例在49h 出血停止、4例在56h 内出血停止;2例在74h 内出血停止。对照组有18例在24h 出血停止、3例在48h 内出血停止;2例在73h 出血停止、7例在76h 内出血停止。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效果好,而且安全、快速。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脑肿瘤放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在脑肿瘤放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放疗的脑肿瘤患者79例,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护理,找出适合他们的护理方法。结果79例脑肿瘤放疗患者经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治愈23例,好转4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61%。结论对脑肿瘤放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相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立娜;魏丽萍;刘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术后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后,手术及化疗痛苦均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大雪;姜宏宇;韩天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脑肿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脑肿瘤患者89例,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依据患者自身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89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中,有21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出现呼吸障碍和肺部感染发热的7例,出现颅内血肿的6例,出现局部皮下积液的4例,出现心力衰竭的2例,出现压疮的2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所有老年患者都安全地度过术后危险期,总有效率为100%(21/21)。结论术前对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认真分析,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且术后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夏小红;张艳秋;李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本院收治的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156例,分别观察两年中的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手术室两年平均菌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为1.90%,其中择期手术感染率为1.0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4.38%,Ⅰ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26%,Ⅱ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52%,Ⅲ型切口总感染率为1.12%;2011、2012年手术室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46.4±4.9)cfu/ m3和(39.5±3.8)cfu/ m3。结论手术室开展洁净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8例,对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78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具体为胃肠道反应20例(25.64%)、神经毒性15例(19.23%)、骨髓抑制8例(10.26%)和口腔黏膜炎12例(15.38%)。结论对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通过对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应用分析,且合并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胃癌的病死率,而且恢复了患者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楠;张程;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高危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仅观察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由专人记录及测量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发生率和产后2h、24h 出血量),出血治疗情况(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并记录两组产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2.6%)低于对照组(51.6%),且产后2h、24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可降低止血时间,同时应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专业术语的变化--解决癌症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肿瘤是一个庞大的疾病范围,从惰性肿瘤到速生病变(被标记为癌症)。因此,应对癌症筛查和护理的方法做出一些改变,如使用惰性和癌前疾病的新术语。临床上将其命名为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IDLE),这些病变(通常被标记为癌症)和它们的前体细胞如果不治疗也不会造成伤害。此外,癌前病变或癌症高危疾病不应该使用这个词,这种变化的基本原理是 IDLE 与低度恶性潜能。筛查使 IDLE 和前体细胞得到临床关注,如果未确认,可能会过度治疗。为了使潜在的可能性降到低,应采取新策略来更好地定义和管理 IDLE。所以,筛选准则应加以修订,以降低检测“IDLE”的机会和意外来增加筛选实验的灵敏度。这项变化目前被称为癌症的病变术语,将会使医生转变观念并且认知风险,做组织活检时能明确判断,对潜在低度恶性病变建立观察和登记制度。确保利益的同时强调避免伤害,将提高患者的筛查和治疗,并且能有效预防癌症的死亡。

    作者:摘自:恒兴医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防治胃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防治胃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46/48)高于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防治胃溃疡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王林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96例中晚期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属参与模式的护理,并于治疗1个月、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2个月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以及希望水平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效果非常好,能够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和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何育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长期氧疗的方法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社区干预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家庭氧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 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肺部功能。

    作者:邝敏毅;罗银带;吴晓雯;阮定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即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本院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1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单纯诊断性刮宫治疗组)和治疗组(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每组82例。两组治疗7d 为1个疗程。以阴道的流血停止时间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9.3%(65/82),高于对照组的95.1%(7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全身症状总有效率为98.8%(81/82),高于对照组的30.5%(2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调整改善贫血及相关围绝经期临床症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田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对其实施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结果86例膀胱癌患者经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后,有效7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结论对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姜宏宇;许大雪;王恩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HIV 感染人群用药过量现象严重

    美国罗德岛医院进行了首个系统性地评价和分析 HIV 感染与用药过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 HIV 感染者中,用药过量的风险上升了75%。用药过量是造成 HIV 感染者死亡的主要的非艾滋病病因,同时也是注射用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HIV 感染者通常会使用阿片类药物作为治疗药物之一,但有些人却不顾自己的病情,违法使用阿片类药物。以上两种情况都增加了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用药的风险。虽然 HIV 感染与注射用药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但 HIV 和过量用药之间的潜在关系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