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旬果;孙福銮;王建军
①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病人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54例正常人、62例糖尿病病人、33例高血压病人、34例脑血栓病人、32例冠心病病人血清中的LP(a)水平.③结果对照组与脑血栓组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41,P>0.05),而对照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q=3.68~5.90,P<.05、0.01).各组间异常的LP(a)(>300 mg/L)例数,只有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脑血栓组、高血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3.956~7.253,P<.05).④结论血清LP(a)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病人长期观察LP(a)可能有一定意义;脑血栓形成可能与血清LP(a)水平并无直接关系.
作者:田清武;周淑华;伦立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腰痛和活动受限,常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急性发作时对症处理常可暂时缓解症状,多数病人日后会反复复发.我们对58例慢性腰背痛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满意,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霞;杨瑶;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ALL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L-ASP的副作用不少,一般较为大家熟悉的有超敏反应、胃肠道副作用、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稍重的有L-ASP相关性脑病,而严重及致命的是胰腺的副作用所致的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文就本科4例ALL病人因使用L-ASP引起的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汪洪毅;赵会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尽早发现乙肝病毒(HBV)感染或携带者,是广大临床检验者的重要任务.多聚酶链反应(PCR)是目前检测HBV的敏感手段之一,本文采用PCR法检测423例乙肝病人HBV-DNA,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HBV标志物,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敏感性.
作者:徐立文;王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百草枯为速效触杀性除草剂,由于其具有强大的除草作用,且对土壤无污染,对农作物无损害,在农村广泛应用,中毒者逐年增多.本药中毒症状出现晚,无特效解毒剂,一旦出现肺损害,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我院收治百草枯农药中毒病人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亮;宋秋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对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预测及评价的价值.②方法21例CHB病人,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第1~6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6和12个月共9个时间点分别取血,用FQ-PCR定量检测HBV-DNA、放免法定量检测HBeAg.③结果用药后第1~5个月,HBV-DNA载量逐月下降(H=137.50,q=4.68~14.04,P均<0.01);其后不再下降.治疗前血清HBV-DNA与HBeAg和谷丙转氨酶(ALT)呈高度正相关(r=0.719、0.492,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各时间点HBV-DNA与ALT呈负相关(r=-0.259~-0.057,P<0.05),与HBeAg呈低度正相关(r=0.014~0.138,P<0.05).④结论FQ-PCR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及简便、快速、准确而成为目前HBV-DNA定量检测的首选方法;在应用IFN治疗CHB前,应根据血清HBV-DNA拷贝数和其他预测因子慎重选择病例,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邹红霞;张文卿;钱冬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病人nm23-H1基因表达,探讨其与病人预后和多药耐药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病人及15例正常对照组骨髓细胞nm23-H1表达,同时检测其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MRP表达.③结果正常骨髓细胞nm23-H1表达阴性;4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中,43例有nm23-H1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MDR1及MRP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39、0.21,P>0.05).④结论nm23-H1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与MDR1及MRP基因的表达无关.
作者:吴少玲;张殿红;贾秀珍;赵新东;赵红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内分泌代谢特征及分型治疗.②方法选择30例PCOS不孕病人为观察组,30例非PCOS不孕病人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及生殖内分泌激素、糖代谢指标等.观察组根据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不同.同时观察组又根据胰岛素抵抗程度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分别应用二甲双胍和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12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并比较其变化.③结果观察组治疗前BMI、WHR、F-G评分、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雄烯二酮(A)、空腹胰岛素(F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较对照组增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t=2.25~5.66,P<.05).肥胖组FI、Homa IR高于非肥胖组,LH、SHBG低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2.06~3.14,P<.05).胰岛素抵抗组治疗后FI、Homa 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降低;而非胰岛素抵抗组治疗后LH、A降低,SHBG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16~3.19,P<.05).④结论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而非肥胖型PCOS则以促黄体生成素异常为主.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PCOS效果较好,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非胰岛素抵抗PCOS有效.
作者:高献青;孙宝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安舒妥透明敷贴是一种用于深静脉置管后穿刺导管固定的敷贴.1998年5月~1999年9月,我们对住院的207例瘫痪病人在实施皮肤护理时,根据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使用安舒妥透明敷贴预防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春;张惠君;秦冬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发生在声门上气道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病人可突发喉梗阻而窒息死亡,为耳鼻咽喉科的急症之一[1].过去认为本病多见于儿童,近年来成年人发病有增加趋势,我院1992~2003年共收治成人急性会厌炎13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α-细辛脑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②方法将3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儿随机分为α-细辛脑组、喘乐宁组.α-细辛脑组将α-细辛脑0.5~1.0 mg/kg体质量加入到生理盐水2~10 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喘乐宁组每次将2.5~8.0 mg的喘乐宁加入到生理盐水3 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治疗后10、20 min大的呼气峰流速(PEFR).③结果治疗后20 minα-细辛脑组PEFR绝对增加值明显高于喘乐宁组(t=1.82,P<.05);治疗后10、20 min PEFR增加百分比明显高于喘乐宁组(t=2.14、2.34,P<.05).α-细辛脑吸入治疗后无1例病儿出现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④结论哮喘急性发作病儿α-细辛脑吸入治疗比喘乐宁吸入治疗有更好的效果,α-细辛脑在哮喘病儿中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0~2004年间,我科共完成同种异体肾脏移植1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1例术后早期因液体入量不足出现低血压性休克,经及时处理,病人顺利康复,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欧美荣;王祥花;刘江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脑干所致,是严重的脑损伤之一,常危及病人生命,预后差,死亡率高.我院1998~2002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3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汤苏文;孙西周;宋良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人,女,62岁.因大便次数增多并带血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诊示距肛缘4 cm处及齿状线处可扪及包块,肠镜检查示距肛门15 cm处有一2 cm×3 cm大小、底平、基隆起、表面有白苔附着的溃疡,质软,距肛门4 cm处有一1.5 cm× 3.0 cm大小带蒂样息肉,分叶状,质软,弹性差,齿状线处有一1.0 cm×1.5 cm大小低平隆起,伴溃疡形成.内镜诊断为直肠多发性息肉并溃疡,淋巴瘤可能.
作者:于晓丽;杜利力;沈隽;韩春山;赵晓娟;薛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观察吸入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②方法将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美普清和酮替芬,连用3个月;治疗组38例,给予普米克(布地奈德)及喘康速吸入治疗,待咳嗽明显减轻时,停用喘康速,继续吸入普米克,维持治疗90 d以上.观察用药后1周、半个月、1月、3月咳嗽消失的情况.③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2.52,P<.01).④结论吸入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及抗过敏药物.
作者:潘玉娟;高芳;王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了解ICU病人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探讨临床防治对策.②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院ICU收治感染病人97例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谱、耐药性及l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③结果97例感染病人共分离出细菌374株,以G-杆菌为主(占72.63%),球菌及真菌比例较高(分别占17.20%和10.17%).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20.86%),除大肠艾希菌(36%)外,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比率均在70%以上;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96.77%;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铜康唑及两性霉素B均敏感.病人感染除自身情况(高龄)及基础疾病因素外,与抗生素及制酸剂的使用、介入性操作等有关.④结论ICU病人感染及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为控制感染及耐药菌播散,必须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制酸剂的使用及不必要的介入性操作.
作者:邢金燕;孙运波;栾敏;李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人,女,25岁,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昏迷11h而入院.病人入院时烦躁不安,全身水肿,抽搐.查体:BP 26/16 kPa,HR132 min-1,R 30 min-1.两侧瞳孔直径0.2 c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病人呼吸急促,两肺布满湿啰音.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
作者:王恩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化脓性致病菌,在临床上可引起多部位的化脓性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大量应用,其耐药性和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已成为医院内感染十分常见和较为重要的细菌.本文对在不同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几种新型抗生素对其低抑菌浓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东梅;董增义;张少燕;赵洪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①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Bcl-2和Ki-67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关系.②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胃癌、伴癌前病变和不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8%(26/58)、68.8%(11/16)和21.4%(9/42),胃癌及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x2=12.139,P<.05).但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及浸润程度无关(x2=0.129~3.652,P>0.05).胃癌、伴癌前病变和不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中Ki-67平均指数分别为38.6±15.0、34.3±10.3和12.4±10.9,胃癌、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癌前病变癌旁黏膜组织(F=50.80,q=14.0、8.1,P<.01),Ki-67蛋白在Bcl-2阳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cl-2阴性胃癌(t=2.07,P<.05).④结论Bcl-2与癌变前期过程有关,其抑制凋亡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Ki-67表达对胃癌的进展程度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丁守怡;阎丽平;时飞;王笑峰;黄葆华;罗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并对其临床、病理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病儿,女,4岁,因左侧胸痛10 d入院.体格检查:气管向右侧移位,左胸隆起,叩实音,左上肺呼吸音低,中下肺野未闻及呼吸音,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包块.入院诊断:胸腔包块,左.遂行左胸腔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起源于左肺下叶,与胸壁粘连,长满左肺下叶,囊实性,大部分坏死,内有陈旧血液,将左肺下叶及包块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示低分化肺母细胞瘤.术后第8天给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更生霉素等规范化疗.于半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鹿洪亭;杨传民;邹悦;张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