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

张艳利;邱财荣;吕水利;张雅;张洁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丹参川芎嗪
摘要: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优点。对部分临床疑难杂症和中医急症有较好的疗效。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加,其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由盐酸川芎嗪、丹参(丹参素);辅料为甘油、注射用水等制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安神等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下标注仅为“偶见有皮疹”,但我院1例患者使用后出现胸闷、心悸、寒战等不适症状,笔者认为可能与本品系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关,也有可能系其中所含的辅料甘油为过敏原所致,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会阴血肿1例

    患者,女,28岁,孕2产0。主因孕10月,规律腹痛2h,于2013年6月17日22:17入院。末次月经2012年9月10日,预产期2013年6月17日。产科情况: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心142次/ min,已入盆,S -1,肛查:宫颈软,已消失,宫口开大3cm,胎膜未破。急查血常规 HGB 99g/ L,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1)孕2产0,宫内孕40周头位临产;(2)贫血(轻度)。于00:08侧切分娩1活女婴,体质量3800g,产程进展顺利,子宫收缩好,出血少。于产后2h,患者自诉便意感。行阴道检查,阴道侧切口无出血,宫颈完整无出血,位于阴道右侧壁触及一大小约8cm ×6cm 血肿,测血压100/70mm Hg,急查血常规90g/ L。在输液、准备输血的条件下清除血肿。

    作者:周娅;谢佳;贾晓娟;刘立卫;杜春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1月呼吸系统感染患者25例为对照组,同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2组患者均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更适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高。

    作者:郭京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体会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本热爱本职工作的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低收入、超负荷工作量、不被社会理解的高压环境下,逐渐出现体力不支、情绪低落、甚至怀疑自己职业的选择,进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出现转岗、离职等现象。医院护理人员紧缺、流动性大成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院运用对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以人为本,大限度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岗敬业,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韩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铜绿假单胞菌316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4年临床细菌培养分离的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84.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17.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萍;江艳;赵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0-2012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 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软件。结果3年内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36株,其对12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16%、19.96%、27.99%、29.85%;耐药率较高的是氨曲南61.19%、头孢噻肟76.31%、头孢曲松84.51%。其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从2010年55.71%升至2012年66.97%,同期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71.42%升至81.45%,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78.57%升至97.74%,升幅分别为11.26%、10.03%、19.17%。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2010年43.57%下降至2012年16.74%。结论监测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对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差,还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计划地连续监测。

    作者:彭伟;祁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起发热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某日因尿频,尿急,尿痛5d来我院就诊,以泌尿系统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炎对症治疗(0.2%左氧氟沙星20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 +头孢曲松4g,做先锋霉素皮试阴性)就在静脉输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寒颤、高热、憋气,测体温39.9℃。护理诊断:发热,分析患者症状考虑到疾病本身的发展或输液反应,遵医嘱停药拔针,吸氧,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min后症状有所好转。第2天,继续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又起上述症状,给予停药,吸氧,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此时确认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药物热。第3天停用左氧氟沙星,其他用药不变,患者未诉发热不适,生命体征正常。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洛索洛芬钠缓释片的制备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洛索洛芬钠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在缓冲液中测定 HPC、mCC、HPmC、压力等因素对缓释片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 HPmC、HPC 用量的增加洛索洛芬钠缓释片释药减慢,但随着 mCC 用量增加溶出速率增加,累积释放量亦有明显改善,压力增大释放减慢,但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过调节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可以得到满意的释放效果。

    作者:黄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熏蒸在肛肠手术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肛肠疾病术后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1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蒸,在缓解创口疼痛、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出血等方面,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燕;闫桂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白细胞介素-1β与牙周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炎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主要通过:(1)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的直接破坏;(2)过度的宿主反应造成的间接破坏。在宿主的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性介质,特别是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卫剑;彭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后护理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临床上针对恶性胆道梗阻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经皮肝胆管引流( PTCD)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因此是姑息治疗的主要措施。PTCD 术后的护理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2]。我院对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 PTCD 术,术后加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住院药房2012年6~8月及2013年6~8月退药处方共2216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科室都有退药情况,且数量大、金额大、品种多。同期相比,处方量有所下降,但是退药金额却大大上升,并且退药金额数目较大的基本是相同科室。结论退药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宋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0%、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6.25%、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 T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南素红;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段尿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分析

    目的:对2012年度武汉市中医院临诊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 BD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系统,对851例患者中段尿液分离菌及药敏试验。结果851例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出病原菌248株(29.1%),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7.1%、54.4%、8.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高(67.6%),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100%耐药。结论中段尿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合理运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泌尿感染和避免耐药的意义重大。

    作者:邓敏;李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原因探讨

    前列腺增生是危害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前列腺电切以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可分次重复电切的优点,使之成为目前公认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1]。然而,前列腺电切后出现再次尿潴留,严重困惑着医师及患者,对进行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出现尿潴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探讨可能的预防治疗措施,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对我院住院或出院后有完整随访记录的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4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彬;赵军山;杨丽芳;权永志;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原因及预防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市近五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比例大小分别为:2008年56.4%、2009年61.7%、2010年65.5%、2011年70.2%、2012年74.1%。依此分析得出: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归根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逐年呈增长趋势,面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受质疑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并且有较高的病死率。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

    作者:牛晓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进展

    小儿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诱发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年龄。其4大典型症状为:连续的打喷嚏、鼻子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鼻涕)和鼻塞。另外,部分患儿还常伴有头痛、鼻腔干燥感等。打喷嚏、流鼻涕的患儿并非都是过敏性鼻炎,而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里面每个患儿的表现又各有不同、各有侧重,有的患儿以流清鼻涕为主,有的患儿以打喷嚏为主,有的人以鼻塞为主[2]。小儿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困扰家长和医务人员重要的医学问题之一。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只要有避开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采取雾化治疗、针灸、穴位注射、针刺火罐等一系列的特色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的空间。笔者就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分型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苏慧;王士玮;康雪敏;李书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预防与护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危害已被人们重视,为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为患者既往有剖宫产术史、手取胎盘史、子宫手术史等,导致子宫内膜缺损,受精卵经切口瘢痕处的微小通道于子宫肌层植入,是孕囊在子宫瘢痕处着床的过程,进而发生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临床上常误诊为宫内妊娠而在盲目清宫中并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生命,终导致患者子宫切除。为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带来的危害,开展产前教育工作,减少剖宫产率是降低本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赵金荣;周爱玲;关兰荣;张林红;李玉芳;闫西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血液透析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但是血液透析又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人群也日益增多,透析人群从二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血液透析室感染并发症也是我们很棘手的问题,因透析患者需反复输血,在体外循环操作中接触和污染的机会较多,再加上免疫功能低下等容易引起感染,血液透析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第二位,死亡率达12%~38%[1]。我们认为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重在预防,只要提高认识,护理措施得当,血液透析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现从以下方面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院内感染的预防。

    作者:张雪棉;王晓青;王淑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尼莫地平应用于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应用尼莫地平时间对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DSA 全脑血管造影前30min,1h,2h 分别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的比率,来确定术前多久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对预防造影产生的并发症为有效。结果术前2h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产生并发症率为0%,明显优于术前30min 的10.53%和术前1h 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2h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萍;许婧;张晓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