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芹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效果、毒性反应及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发生率及第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显著疗效,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时间。
作者:刘一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探讨其应用进展。方法采集2011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缓释、控释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28例患者中应用缓释、控释药物33例(25.8%),未应用缓释、控释药物95例(74.2%)。33例患者中,应用缓控释药物治疗的疾病类型包括:呼吸系统疾病6例,糖尿病12例,心血管疾病15例。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缓控释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其在部分迁延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燕萍;黄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观察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比索洛尔组各10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偶测血压和24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 SBP、DB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SBP、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比索洛尔组降低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索洛尔对24h 血压的控制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先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曲美他嗪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与对照1组(单用麝香保心丸)、对照2组(单用曲美他嗪),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心电图变化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研究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硝酸甘油耗量、24h 心肌缺血总时间和 ST 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8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雅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第三度、第四度痔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100例痔病患者 PPH 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13例出现轻重不一的出血症状,经止血处理后均获得成功,平均住院时间为(3.2±0.8)d;100例中,绝对回缩99例,回缩率为99%。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 PPH 手术进行治疗,疗效好,治疗安全性高,有助于缩短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强;雷庆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钠肽前体 N-末端肽(NT-proBNP)水平与脑梗死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本院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基于全自动电化学免疫法测定血清 NT-proBNP 水平、免疫竞争放射法测定血清 NSE 水平,并将二者与脑梗死面积,有无意识障碍,有无高血压及病情好转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 NSE、NT-pro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脑梗死面积,意识障碍,高血压,病情好转作为自变量,分别对血清 NSE水平和血清 NT-proBNP 水平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证明4个因子与血清 NSE、NT-proBNP 水平紧密关联。结论血清 NSE、 NT-proBNP 水平与脑梗死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明显,二者用于临床脑梗死及病情发展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平华;曹明芳;李会英;张建荣;李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在医疗活动中,心血管内科病情极为复杂多变,其护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许多护理问题易引起医患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是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和用药的各方面安全,以预防和降低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与血糖指标水平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 AD 患者30例和 VD 患者30例分别作为 AD 组和 VD 组,另选取20例无痴呆类疾病的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人员的血糖指标水平,并统计分析患得 AD 和 VD 相关的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结果VD 组、AD 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降解酶(ID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 VD 组与 A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VD 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3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 AD 组和对照组(P <0.05),而 AD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D、AD 组高血脂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AD 和 VD 均与血糖指标FPG、IDE 具紧密关联,且高血脂与 AD 和 VD 发病明显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 VD 发病具明显相关。
作者:王志娟;肖丽丽;刘士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从脾胃健康角度探讨中风病病机与诊治方法。方法将8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综合性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中药治疗,对照组采取现代神经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脾胃论角度对中风患者展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有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0.9)h。治愈45例(75.0%),死亡6例(10.0%)。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把握好佳手术时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有剖宫产史患者(观察组)和无剖宫产史患者(对照组)各35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和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切口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腹腔粘连情况重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拥有较多的远期并发症,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老年性痴呆(A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也给整个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所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AD 进行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笔者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 AD 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分析 AD 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红霞;郭红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血前开展 A2/A2B 亚型和 RH 弱 D 血型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献血者26938人次,A 型输血者5603人次、AB 型输血患者2210人次;2012年 A 型输血者6704人次、AB 型输血者2582人次。分析 A2/A2B 亚型与 Rh 弱 D 血型检出率,分析两年间 A 型与 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效输血情况。结果2012年 A 型、AB 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血前对A2/A2B亚型检测,更准确判定患者血型,并合理输血,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率,避免无效输血,提高输血安全性,Rh 弱D 血型检测能对稀有血型输血患者提高安全性,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赵春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C、LDLC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 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英海;解春丽;张爱华;冷雪;田志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妇保健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健康体检的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体检和孕产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孕妇保健操,对比2组分娩情况和产程用时。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1%,且产程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孕妇保健操,可增强孕产妇的体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官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口服抗生素、降糖等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溃疡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及胆胰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呕血、黑便,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引起头晕、脉搏和血压下降,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是指胃肠黏膜层的局部损坏,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约50%的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1]。本文对于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大剂量泮托拉唑辅助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哲;周宝民;王大勇;高荣华;赵德坤;刘桂芳;付景瑞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