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阴道炎36例治疗体会

杨沛

关键词:阴道炎, 老年性, 治疗, 分析
摘要: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1]。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呈淡黄色,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有臭味,外阴瘙痒或灼热感,阴道黏膜萎缩,可伴有性交痛。有时有小便失禁,感染还可侵犯尿道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的刺激症状,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呈萎缩性改变,皱襞消失,上皮菲薄并变平滑,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表浅溃疡,溃疡面可与对侧粘连,检查时粘连可因分开而引起出血。老年性阴道炎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现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3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营养状况风险评估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抑郁患者中营养不良的风险进行筛查评估。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期间COPD患者92例,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D)测评,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评分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患者营养状况对不同抑郁状态的COPD患者影响有差别,无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与合并无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存在营养风险的COPD患者更易罹患抑郁,要对患者的营养不良及抑郁状态的改善进行长期治疗。

    作者:李艳萍;包勇;殷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血氧饱和度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辅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陈丽;何燕青;罗万权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1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替扎尼定口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压变化,并询问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胃肠道反应、嗜睡、口干、乏力、头晕、肝功能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的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扎尼定作为一种新型抗痉挛药,在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浩;张磊;魏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郑权;蒋国强;黄勤;汪洪;唐菊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R)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R组和诺和灵30R组各18例,诺和锐30R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组餐前30min皮下注射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30R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诺和锐30R所需剂量较诺和灵30R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诺和锐30R和诺和灵30R 均可安全有效的降低血糖,诺和锐30R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发生率,减少胰岛素剂量。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1]。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据报道隐脑患者未经有效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经药物及时治疗有效率为70%耀75%[3]。

    作者:张旭红;王楼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46例,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患眼)。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3%、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疗程为9~25d,中位数16d,对照组疗程为11~27d,中位数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具有清肝泻火、解毒除湿的功效,配以抗病毒眼药水,相互增益,促进疗效,从而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周谋;范钦翔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高血压病90例分析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引起靶器官损害,尤其是促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1]。2010年以来,我们共治疗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耐药结核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抗结核治疗时的动态变化,及早发现耐药患者。方法选择300例初治接受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涂阳培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均做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和血清 PCT检测,并于抗结核治疗期间每个月做血清PCT检测,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和敏感患者PCT动态变化规律,以便及早发现耐药患者。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时2组血清PCT均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4和6个月时耐药组无下降,与敏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估指标,并对耐药结核有预测作用。

    作者:胡永领;刘成永;张启全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保留骨瓣治疗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15例临床体会

    2011年2月-2013年6月笔者针对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小脑幕裂孔疝早期手术病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结合适当颞肌下减压和游离骨瓣漂浮固定,治疗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瑞锁;张建龙;李慧丰;赵来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碘普罗胺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58岁,主因“反复胸闷1个月”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考虑心绞痛,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每天2次,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口)0.1mg,每天1次,阿乐10mg,睡前口服,患者胸闷症状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9月25日行冠状动脉CT,患者既往无任何药物、食物等过敏史,造影前行碘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心率62次/min,血压115/67mm Hg,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使用碘普罗胺(优维显)370静脉推注,注入完毕,患者无不良反应,由家属陪同返回病房,约2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乏力、头晕,神志淡漠,呼吸困难,双唇臃肿,周身大片红色皮疹,测血压70/55mm Hg,心率120次/min,心电图示频发室早,考虑为碘普罗胺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抗过敏治疗,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林格氏液快速补液,40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血压升至90/60mm Hg,心率102次/min,患者未排尿,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血气分析示: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给予多巴胺持续泵入,同时继续给予补液,2h后血压稳步上升至108/72mm Hg ,心率86次/min,小便1次,量约450ml,心电图大致正常,患者皮疹逐渐消退,双唇明显消肿,至24h后,再无异常情况发生,停用多巴胺泵。

    作者:王平;刘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泮托拉唑(短期应用)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 MACE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则为25.00%(10/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50.00%(20/40),对照组则为45.00%(18/4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不会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并且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导尿管留置后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尿管留置后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留置导尿管的恶性肿瘤危重患者100例按入住ICU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0.05%碘伏棉球擦拭清洁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试验组在擦拭的同时用0.05%碘伏液冲洗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对2组患者UTI、无症状菌尿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2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第1周内发生无症状菌尿例数、UTI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后的患者进行尿道口擦洗加冲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而且可以延缓UTI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洁;张素兰;夏海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值( V/S)、体质量指数( BMI)、腰臀比( WHR)、腰围/身高比值( WHtR)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探讨V/S原发性高血压LVH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入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及上腹 CT检查,计算得出V/S、BMI、WHR、WHtR和LVMI。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参数与LVMI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V/S、BMI、WHR和WHtR均有差异( P<0.05),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示V/S、WHtR、WHR和BMI与LVMI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612(P=0.000)、0.269(P=0.001)、0.137(P=0.011)和0.102(P=0.042)。提示V/S、WHtR、WHR和BMI对LVMI均有影响,其中V/S对LVMI影响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同样血压、年龄条件下,肥胖者LVMI增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腹部CT扫描计算V/S评价高血压LVH更优于BMI,WHtR和WHR等其他肥胖指标。V/S是影响高血压LVH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韩培学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护理服务过程中层级护理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医院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层级管理,将层级管理前2年内所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层级管理后1年内所收治的10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层级管理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激发各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丽娟;胡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MORA结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1例

    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皮炎,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风团、脱皮、红斑等。面部患病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2013年4~6月我科治疗1例面部过敏性皮炎的患者,除常规用药外,我科结合物理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特将该患者物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其护理

    目的:探析临床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重度的疗效以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同时给与2组患者全方位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次数、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样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h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阿托品,症状消失时间短,避免了反复用药,在减轻患者痛苦基础上极大程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半夏炮制解毒的研究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生品呈白或浅黄,质粉,味辛辣,麻舌。半夏经各种方法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加强了临床的安全使用,同时增加了不同的药用功效。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不同的规格,古代医者就提到了水洗法,后代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研究,有了更多的炮制方法,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作者:罗俊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

    目的:通过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点评,促进中药注射液合理应用。方法从医院病案科随机抽取17份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例,参照卫生部的评价标准和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辨证论治,确保安全和有效。

    作者:王蓓蓓;林郁;李全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64排螺旋CT MPR、VR技术对耳蜗快速成像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10例双耳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及20例正常者,确定耳蜗病变的类型,并与MR检查结果及临床手术所见比较,以观察MPR、VR技术对耳蜗检查的优越性;并记录图像重建的步骤及所耗时间,以确定此种检查技术是否方便、快捷,是否能够广泛应用。方法使用GE公司的64排螺旋CT对耳聋组10例及正常耳组20例进行扫描,并行MPR、VR重建。结果2组共30例(60耳)均能良好地显示耳蜗结构,其中耳聋组耳蜗发育畸形2例(2耳),前庭畸形2例(2耳),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3例(6耳)。结论64排螺旋CT MPR、VR技术能方便、快速、全方位的对耳蜗成像,并且对手术禁忌证的评估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欧阳建龙;向海鸿;付书彩;周宇元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