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军
目的:观察乳果糖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和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肝性脑病患者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黄列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西比灵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头痛宁胶囊,疗程4周,比较治疗4周后2组间临床效果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西比灵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护理人员在学习心理学的多种理论后,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称为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常因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惧,然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却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疼痛的程度。如果产妇情绪十分镇定,精神相当放松,则分娩时的疼痛就会十分轻微,如果产妇情绪过于紧张、又恐惧不安,则疼痛程度会加重,故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因素及状态以及不同的分娩时期,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分娩疼痛,顺利分娩是否能完成,保证母婴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1]。产妇的正常分娩过程由3个产程组成,第一产程是指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第三产程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在整个正常分娩的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对整个分娩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1例和对照组81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替扎尼定口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压变化,并询问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胃肠道反应、嗜睡、口干、乏力、头晕、肝功能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的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扎尼定作为一种新型抗痉挛药,在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浩;张磊;魏俊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退休人员850例健康体检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健康体检的退休人员850例,依据年龄分为A、B、C和D共4组,分别对各组人员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各组女性心电图异常率与同组男性有较明显差异,ST-T异常者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早搏和各类传导阻滞等,随着随年龄增大,这一现象呈增加趋势,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退休人员体检心电图异常率与年龄及性别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体检过程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宋晓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并且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差,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及就业特征等方面特点,决定了他们患结核病后很难及时就诊及进行规则治疗[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对结核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压力。我社区对辖区内2005年1月-2012年4月发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78例实施社区督导管理,配合DOTS策略的切实推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步提高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和成功治疗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医院36例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应对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构成比。结果服务意识不强和沟通能力的欠缺高达86.1%,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进而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雪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Ⅱ类精神药品使用及趋势。方法对处方数、年龄段、用药金额及DDDS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近2年Ⅱ类精神药品处方分别为28804张、32524张,≥35岁中老年使用居多,苯二氮艹卓类使用量居多,地佐辛、布托啡诺前景广阔,苯巴比妥类逐步被替代。结论本院Ⅱ类精神药品药使用基本合理,仍需密切监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自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医院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5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疏肝健脾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腹泻,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3例轻度眩晕,2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自拟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压疮是压力或压力合并摩擦力和(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一般发生在骨隆突处[1]。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伤口湿性愈合的系列产品,我科在2011年6月12日-2011年9月14日应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湿性愈合敷料成功治愈1例严重压疮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析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 MDR-T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MDR-TB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不加入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给予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治疗疗程为10个月。观测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灶、空洞及痰涂片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病灶、空洞恢复情况相比对照组效果显著(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左氧氟沙星对MDR-TB有更好地改善效果。
作者:袁仁亭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来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U、β2-M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米沙坦佐治老年高血压早起肾损害疗效显著,改善早期肾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习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定义认为任何需氧支持[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21]超过28d的新生儿可诊断为该病。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肺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疾患,是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生存率的提高, BPD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新生儿学科热门课题。本文就目前BPD的预防及治疗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白丽亚;赵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生品呈白或浅黄,质粉,味辛辣,麻舌。半夏经各种方法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加强了临床的安全使用,同时增加了不同的药用功效。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不同的规格,古代医者就提到了水洗法,后代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研究,有了更多的炮制方法,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作者:罗俊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给30例诊断 NRDS 患儿行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相对快速地将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内注入,每次100~200mg/kg,呼吸囊辅助呼吸5min,然后拔出气管插管,连接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结果28例患儿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及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后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2例转院及放弃治疗。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抢救成活率,减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与气漏综合征发生。
作者:杨会茹;吴建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2013年我国>60岁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老年人机体各系统退行性变化,导致体弱多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都有程度不等的变化,药效学方面老年人对药物反应与青年人不尽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为了避免药物使用不当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小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抗结核治疗时的动态变化,及早发现耐药患者。方法选择300例初治接受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涂阳培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均做罗氏比例法药敏试验和血清 PCT检测,并于抗结核治疗期间每个月做血清PCT检测,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和敏感患者PCT动态变化规律,以便及早发现耐药患者。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时2组血清PCT均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4和6个月时耐药组无下降,与敏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估指标,并对耐药结核有预测作用。
作者:胡永领;刘成永;张启全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身也是一种麻醉试剂。临床上所见到的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绝大多数病情都比较严重。现就本院收住院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78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临床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霁;冯玉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将81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组进行规范的物理及作业疗法早期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内科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评分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生存质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使用物理及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作者:熊瑞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