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群;施亚娟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前臂双骨折患者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14例、克氏针内固定组13例和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15例,并观察3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短于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应用于前臂双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优良率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愈合时间也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键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80例。甲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乙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CP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NIH-CPSI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甲组显著低于乙组,甲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乙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症状上,利用盆底肌肉锻炼配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简单易行,并能够协调与松弛外括约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东;庒其辉;宋琳衍;龚红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前后骨密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复发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病死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患者在临床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兆芳;李丽敏;时风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的门、急诊处方42915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逐一审查,并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1983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1392张,分别在给药方案、溶媒使用、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苏丽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导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腹腔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腹腔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刘晓刚;王利兵;郝丽君;郑建兴;王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可视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早孕患者72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4例,观察组采用可视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出子宫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韦思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习惯性流产( habitual abortion,HA)是妊娠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自然流产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3%,其病因较为复杂,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外,40%~6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大部分与自身免疫有关。孕妇经多次流产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还增加了再次妊娠时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很可能对再次成功妊娠产生不利影响[1]。现笔者对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梅;吴凤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炯强;张文;牛冬静;陈娟;林荣;周如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6例(患者组),收集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3例(健康组)。给予所有患者抗生素治疗、营养心肌药和精心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所有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cTnI、PCT和IL-6水平。结果患者组治疗前cTnI、PCT、IL-6水平高,治疗后有所降低,健康组正常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cTnI、PCT、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各指标经治疗后可下降,高水平的血清检测值及其变化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丛培学;刘金艳;韩英杰;刘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指标和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透析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商国君;苗雪英;郑秀清;线丽华;刘风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为患者选取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NAFL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NAFL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俊;张会敏;贾爱平;周计坤;路立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2013年3月收治235例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相关问题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15~60min,平均45min;术后出现肠粘连2例,切口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2~8d,平均4.7d。结论 LA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前后血清血清白介素-8(IL-8)、睾酮(T)、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8、T、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 IL-8、T及 PRL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癌患者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较正常人升高,经过手术治疗,三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8、T及PRL水平可作为反映子宫癌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治疗有效性的辅助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硝唑治疗,C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与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频率为2~3次/周,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疗程为16周。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血清白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体质量指数( BMI)、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 TSF),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HCT、ALB、TG、BMI及TSF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rhEPO能改善贫血,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胆碱能通路损害程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并伴有MRI胆碱能通路信号异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磁共振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 CHIPS),并在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CHIPS评分与MMP-9和hs-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CHIPS评分为(74.63±12.59)高于对照组的(11.28±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IPS与MMP-9正相关(r=4.184,P<0.05);CHIPS与hs-CRP正相关(r=6.842,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CHIPS与MMP-9及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玲;崔素敏;郭威;王东凌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心脏指数、心电图恢复情况、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8.2%(P<0.01)。用药治疗后,2组患者较用药前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降低,尿量增加,心脏指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治疗后血清CPK和CK-MB的含量均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春英;刘雪丽;张惠荣;张志平;李永亮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医院消毒供应室主要用于储存发放无菌物品,同时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1]。因此,供应室的管理和工作质量在医院感染防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桢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