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清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毛滴虫消耗了女性阴道内的糖原,破坏阴道的自净与防御功能,继而引起细菌感染。有报道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常与下生殖道各种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70%~80%妇女一生中会感染某种类型的高危型( HR-HPV),其中多数人能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只有5%~10%的HR-HPV感染者持续携带HR-HPV病毒,促进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治疗HPV感染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壬苯聚醇-9(N-9)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许爱华;刘红梅;张堃;霍顺璞;赵奕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炯强;张文;牛冬静;陈娟;林荣;周如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并同时选择该院体检中心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hs-CRP、IL-18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IL-1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714, P<0.05),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4,P<0.05),IL-18水平与TNF-α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599,P<0.05)。结论血清中hs-CRP、IL-18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三者水平呈正相关,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诊断。
作者:刘霞;侯宝松;张丽花;王海峰;孔繁华;胡慧英;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冬季腹泻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作者:郭新荣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腹胀新生儿因腹胀、呕吐而导致脱水,外周血液循环差,静脉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2010年1月我科开展腹胀新生儿经腹壁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的尝试。通过操作经验与实际效果的观察,认为静脉留置针在严重腹胀的新生儿中建立静脉通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春梅;贲国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严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措施。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症患,重建髋关节功能常见的手段之一,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1]。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的成功与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2例,辅以围术期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吴贵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p53、p16、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126份肝癌组织及84份癌周组织标本,比较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和癌旁组病例中表达及分布,并分析其对肝癌及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结果 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高分化肿瘤中多(26.98%),p16的表达水平在中低分化程度的肿瘤中所占比例多(18.25%),GPC-3在低分化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多(31.75%),而CK-19在高分化肿瘤中比例多(22.22%)。结论联合应用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诊断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孙克让;李健;白长杰;杨秀芹;蒲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导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腹腔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腹腔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刘晓刚;王利兵;郝丽君;郑建兴;王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8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70例,轻度子痫前期70例,重度子痫前期70例,子痫70例,分别作为A、B、C、D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于分娩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测定各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均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降低,TSH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升高,且A、B、C、D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从A组到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A、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降低;TSH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而升高。
作者:张雪玲;任彦铭;郭会敏;赵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 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预后影响及并发症。方法8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CBP,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方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BP对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可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李连江;南风艳;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镇肝熄风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 TIA)患者眩晕效果。方法将48例TIA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 A组)25例和镇肝熄风汤加减组( B组)23例。A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B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方。观察2组眩晕程度和血流速度。结果2组治疗后眩晕程度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B 组眩晕程度缓解程度明显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A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镇肝熄风汤治疗TIA所致的眩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各有侧重,宜联合使用。
作者:梅雪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调控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对治疗老年性骨折时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A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测量2组血清Hcy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无明显变化。A组骨折愈合率高于B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新增骨折数A组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老年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血清Hcy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和愈合相关。
作者:徐彦霞;郭会敏;任彦铭;任国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前后血清血清白介素-8(IL-8)、睾酮(T)、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8、T、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 IL-8、T及 PRL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癌患者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较正常人升高,经过手术治疗,三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8、T及PRL水平可作为反映子宫癌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治疗有效性的辅助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肾功能衰竭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意义重大,社区管理任务艰巨。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预防与管理,患者要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自我管理任务[1]。现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CCU又称为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是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场所,是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面对陌生封闭的环境,紧张的氛围,各种抢救和监护仪器,医务人员忙碌的脚步,均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1],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报道如下。
作者:冯欣岚;刘夕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各33例。A组采用头孢克肟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C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3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显著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排尿、泌乳功能以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2例产妇根据其是否同意采用麻醉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接受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尿潴留、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后30、60min时吸吮反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出生后120min时2组吸吮反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麻醉分娩镇痛缓解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不会造成产妇尿潴留、排尿困难,不会提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影响Apgar评分,即使会造成出生时吮吸反射评分下降,但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吮吸反射即可恢复正常,除此还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关键。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全科医学是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较理想的医疗服务形式。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主体,全科医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存在体系不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1]。全科医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现笔者就如何提高社区全科医师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进行了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董琦;刘洪英;潘新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技术,是将荧光素钠注入静脉内随血流进入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利用眼底照相机多点拍摄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部血流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的记录过程。可动态地观察和记录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生理病理性改变,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尤其是在视网膜血管和黄斑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此项检查在暗室进行,注药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均会使患者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因此,在进行该项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1]。我科对182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萍;邱业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