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 TNF、HCY、T及 PRL 水平与子宫癌术后转移的相关性探讨

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关键词:子宫癌, 术后转移, 肿瘤坏死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睾酮, 垂体泌乳素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同型半胱氨酸( HCY)、睾酮( T)及垂体泌乳素( PRL)水平与子宫癌术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226例子宫癌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转移情况分为观察组(术后转移)110例和对照组(术后非转移)116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循环酶法检测2组血清TNF、HCY、T及PRL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HCY、T及PR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NF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TNF、HCY、T及PRL的水平与子宫癌术后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内科诊断为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收集整理患者基础资料及血管病危险因素,利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筛查评估认知功能程度,并在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MMP-9、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CA评分为(21.57±3.49)分低于对照组的(29.17±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oCA与hs-CRP高度负相关(r=-5.739,P<0.05);MoCA与MMP-9中度负相关(r=-3.895,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MMP-9及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玲;崔素敏;郭威;王东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具有病情复杂,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康复期在用药、饮食、功能锻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定期复查等方面有效指导和护理干预,是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贾秋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在各个年龄层发病,多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为主要特点,有时伴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1]。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一旦确诊及早实行阑尾切除术,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以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医院制剂室实习带教体会

    为提高医院制剂室实习带教水平和质量,应将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和提高实习生的带教质量惯穿于整个带教管理工作中,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带教,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以培养新时期得到社会认可的新型创新和应用型高级人才。

    作者:徐雪荣;王智颖;王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治疗,同期收集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cy水平为(18.73±5.61)μmol/L高于治疗后的(11.21±4.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性骨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0.2,P均<0.05)。结论老年性骨折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徐彦霞;郭会敏;任彦铭;任国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试论视频健康教育的利与弊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其危害在于高血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1,2]。糖尿病患者涉及各个阶层和年龄段,大多数患者缺乏健康知识,以至疾病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世界上任何事情事物均需要用唯物辨证主义的思想去看待他。我科室为了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关于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其如何注射胰岛素等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视频拍摄。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毛如梦;李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高效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25mg(2.5 ml)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疗程5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周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7mg(1ml)复方倍他米松,对照组治疗第1周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注射用水1m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评价患者膝关节Lequence评分,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膝关节Lequenc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个月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和透明质酸钠,短期疗效较好,能显著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渗出症状,且激素用量小,不良反应小,疗效维持时间长。

    作者:王志达;刘盼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QT 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QTd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QTd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可以降低QTd,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钟志英;马战清;陈图刚;谭维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助产士主要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加之我国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国策,孕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期望值增高,但分娩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存在着许多不测和意外,助产环境特殊,压力越来越大,使机体难以适应和调节,导致心身疾病,助产士职业压力分析如下。

    作者:马中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考虑到心理—情感、身体和生理因素对维持良好产程进展的重要性,笔者将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超声造影两种不同造影方法在输卵管性不孕中诊断的优势。方法将60例不孕的患者选后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和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显示,至少一侧造影剂显影不理想或者出现阻塞的现象有56例,检出率为93.33%;而采用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由于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有49例,检出率为81.67%。2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用导丝及时疏通,使输卵管尽量保持通畅,患者总的再通率为90.47%。结论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时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测由于输卵管而导致的不孕中,输卵管碘油造影对患者的检出率更高。

    作者:时会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积热引起的高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积热引起的高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惯例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统计患者护理前后体温变化和家长满意度。结果2组护理后的体温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积热引发的高热患者治疗,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有效治疗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护理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宫血宁辅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辅治妇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4例药物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4例。2组孕组均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予宫血宁胶囊。对照组不使用额外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的止血药物。观察2组流产情况、出血量评分、出血时间。结果2组孕妇的流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血宁在妇科药物流产后出血中应用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中成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景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玻璃酸钠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2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出现注射局部皮肤稍红肿伴轻微疼痛者3例(5.66%),出现患处关节明显疼痛伴活动受限者1例(1.89%),观察组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雁军;柴利军;杜林海;苗湿平;段卫生;索超;赵玉晨;赵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B 型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型超声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孕妇2286例共计2308名胎儿,对所有孕妇行常规B型超声检查,统计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与实际结果相对比。结果126例畸形胎儿中B型超声检出121例,产后证实漏检5例,漏检率为3.97%。126例畸形儿中,孕20~27周时检出率高,达42.97%(52/121)。孕28~36周及12~19周检出率分别为29.75%(36/121)和19.83%(24/121),孕37~40周胎儿畸形检出率为7.44%(9/121)。 B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的数量与实际胎儿畸形数量相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6例畸形胎儿里有唇裂59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46.83%,其中B型超声检出57例,漏检2例;先心病16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12.70%,其中B型超声检出15例,漏检1例;指(趾)畸形7例,B型超声检出5例,漏检2例;其余B型超声检出畸形胎儿与实际结果相一致。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较准确的进行胎儿先天畸形的筛查,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时彦丽;张夕彦;刘凤秀;洛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为急性脊髓炎1例

    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无力40d,于2010年10月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就诊前40 d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重,自觉行走距离较前缩短,双下肢活动不灵活,但蹲位尚能站起;双上肢力量无变化,梳头、穿衣服以及提起日常生活当中一般物品不受影响;尚能坚持上班。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于就诊前半月平地行走仅能坚持200米,蹲位起立时需双手支撑,同时出现双下肢持续性麻木,大便干燥(每3~5天1次),小便次数增多(每天10多次),“憋不住尿”,不能坚持上班。曾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行腰椎CT检查报告L4~5、L5~S1椎间盘向左突出,骨盆X光片未见异常,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嘱患者卧床休息。但患者遵医嘱休息后症状无好转。既往患者自幼构音欠清,轻度口吃,双上肢时有震颤。

    作者:杜金明;赵宝宏;李宗辉;孙大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 QCC)手法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成立QCC,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根据PDCA循环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产妇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从原来的51.47%下降到29.09%,下降了22.38%。结论运用QCC手法可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许敏;朱月蓉;邹容;杨志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牙隐裂患者145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牙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症状将145例牙隐裂患者分别进行调牙合后树脂充填、直接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并对患牙进行1年及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牙隐裂患者进行直接全冠修复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92.1%和89.5%,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5.4%,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保存患牙,都高于备洞后树脂充填,其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80.0%和55.0%。结论早期发现牙隐裂,合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能有效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分别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T0、气腹后( T1)、术毕( T2)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结果观察组T1的SBP、DBP明显低于T0(P<0.05),对照组T1的SBP、DBP、HR明显高于T0(P<0.05),且T1时观察组的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

    作者:苏晓娜;刘刚;张国辉;白丽华;郭伟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克罗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及对患者血清泌乳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胶囊,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CC联合HMG进行不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不孕症的治疗措施,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排卵数量和妊娠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排卵率和终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C联合HMG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

    作者:李红欣;张松菲;任雪璞;肖永静;杨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