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瑶华;袁桂华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 DDDs)排序法,对武汉市32家医院近三年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逐年稳定增长,日均费用( DDC)相对稳定。各类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趋势一致,国产新药埃克替尼的销售金额及DDDs增长较快。结论2010-2012年武汉地区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合理。
作者:桂玲;费敏;张程亮;刘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是防治并重,以期使糖尿病患者享受与正常人相当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自从实施优质护理以来,我科对糖尿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李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前,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和临床实践在我国大力推广。整体护理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它主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共同完成人体的机能活动[1]。护理患者时要注意护理对象的整体性,考虑环境、气候、季节、人际关系对患者的影响,整体护理至70年代发展为一种特定的护理工作制度。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引入责任制整体护理,它作为一种护理工作制度和组织形式,实行由一位责任护士对患者全面连续性护理,使患者得到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其中就贯彻了整体地观察、治疗和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思想[2]。而2010年,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夯实基础护理,这对我科临床护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科2013年1月-6月对所有住院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麻醉药对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患儿术中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全静脉组60例和静吸复合组69例。2组患儿均在脑电监测下行大脑半球切除术,麻醉诱导后快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全静脉组麻醉维持丙泊酚靶浓度1.5~3.0μg/ml,瑞芬太尼3ng/ml;静吸复合组吸入0.7~1.0MAC 异氟烷。麻醉中常规监测患儿血压、脉搏、脉搏氧饱和度,切开硬脑膜时,即刻记录皮层脑电图( ECoG),调整麻醉药后15min再记录ECoG,并根据ECoG确定癫痫病灶位置,手术切除病灶后再记录ECoG。结果2组患儿切开硬脑膜即刻ECoG出现爆发抑制的发生率与调整药物15min和病灶切除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未发现麻醉后棘波活动异常增加或减少现象,出现棘波活动的病灶与术前描记部位相一致,手术切除癫痫病灶后,棘波出现的频率低于病灶切除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组合麻醉药物以及在手术不同阶段掌握合适的麻醉深度,对降低对ECoG描记的影响更确切地指导致痫灶切除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慧敏;张杰;张平格;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斑秃俗称“鬼剃头”,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多指短时间内,头发不明原因的大量脱落,形成边界整齐大小不等的脱发斑。患者经常不自知,在理发时或被别人发现。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情绪波动不稳,发病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我院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辨证治疗肝气瘀滞型斑秃7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科护理学已从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照护好精神障碍患者才是新的护理目标。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偏离正常,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护患沟通,可使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提供信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1]。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强化护患沟通意识、学习沟通技巧、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水平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IE)及治疗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观察组在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抗生素达托霉素6mg/kg静脉注射,观察治疗效果。检测10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及cTnI水平,并与53例健康者进行比较;另比较IE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及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PCT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PCT及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5.47%。结论血清PCT及cTnI水平与IE及其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检测血清PCT及cTnI有助于IE的诊断,且对IE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丛培学;刘金艳;韩英杰;刘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治疗,同期收集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cy水平为(18.73±5.61)μmol/L高于治疗后的(11.21±4.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性骨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0.2,P均<0.05)。结论老年性骨折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徐彦霞;郭会敏;任彦铭;任国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药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药房是医疗活动中后环节,如果药师未处理好药患关系,而导致纠纷,患者有可能将在医院诊治过程中的一切不如意全部发泄在药师的身上,而导致药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医院的发展,分析引起药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改善药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李秀银;贾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生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1,2]。预后较差,因此对颅内出血的护理显的尤为重要。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98例颅内出血患儿施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理论在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舒适理论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24例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性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83%(23/2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11.33±1.8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25±1.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中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抗生素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抗菌药物是广泛应用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可治愈感染疾病,挽救患者生命。应用不当则可导致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增多,医疗费用增加,产生耐药菌[1],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注射剂。我国注射剂使用更是不合理,如无指征的治疗用药、错误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疗程不合理,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感染、肿块、硬结、输液微粒造成肺组织肉芽肿[2]。“欣弗事件”造成十余人因注射欣弗死亡,其原因是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灭菌不彻底,存有大量细菌和肉毒素。曾有一报道,有一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15 d给予10 d的抗生素(氟罗沙星),术前未给预防用药,术后长时间大剂量静脉滴注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造成低蛋白血症、腹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陇西一女患者因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在前两家医院因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肺部二重感染而生命垂危,转入第三家医院后停用所有抗生素,移植正常菌群,1个月后康复出院[3]。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可预防手术切口,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可以有选择的用药,如根据该部位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选用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相对广谱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甲硝唑等,一般无需追加剂量,若手术时间超过3~4h或失血量>1500ml,需要再给1个剂量。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需要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体表手术,疝修补手术,头颈部手术等一类切口不需要预防性给药,确实需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多选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关键是切开皮肤后到关闭切口前需保持血中和组织中有效的抗菌药物浓度,此时流出的血液和组织液可以杀灭来自伤口外或打开的脏器里的细菌减少其感染的机会,因此,足量、快速、小剂量的溶媒要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前给药。剖腹产手术要在断脐后给药(常给予第一代头孢菌素)避免胎儿无顾接受抗菌素,手术结束就不会再发生细菌污染,术后也无需长时间给药,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因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期预防用药。
作者:杨雪梅;吴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泮托拉唑加倍量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双倍剂量的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考虑到心理—情感、身体和生理因素对维持良好产程进展的重要性,笔者将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于3d后给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术后第5天给患者翻身时出现了假体脱位,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 TUVP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1]。但是优良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围术期的精心护理。近年来我院应用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5例,通过对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三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局部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替硝唑治疗,C组患者奥硝唑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3组患者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浓度。结果治疗后C组的总有效率98%和B组的总有效率92%均高于A组的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IL-2、IL-8和IL-1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组下降幅度大,B组次之,A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三者均可降低局部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的水平,但奥硝唑降幅远大于替硝唑和甲硝唑。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2014年8月3日16∶30,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此次地震震级比较高,灾区人口比较稠密,震区处于高山峡谷地貌,8月份又是多雨季节,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滚石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我院奉命于8月3日晚紧急出动,进行抗震救灾行动,现将本次抗震救灾中药品保障工作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兵;李立新;王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疗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序贯组72例和常规组68例。2组均予莫西沙星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序贯组采用序贯方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细菌清除情况、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常规组的6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常规组,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庹艳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