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凤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接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脂常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2组患者住院次数、天数与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魏丽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寻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探索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WHO在199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中国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相当突出.建立完善的农村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而健康教育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芳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开展之际,舒适护理理论的提出,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容[1].我院对12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4例住院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心肌梗死标准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教育后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掌握率为76.5%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据WHO发布的信息表明,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约2.23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1倍,达到4.46亿人.中国糖尿病与代谢紊乱研究组新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己达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更多达1.48亿,总数已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
作者:孙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的特点,腺体导管口易因炎症被纤维组织堵塞,分泌物滞留、积聚形成囊肿,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1].以往主要采用囊肿剥除术或行造口术治疗,但因创伤大,易复发,术后局部容易形成炎性瘢痕,甚至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我科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无水乙醇行前庭大腺囊肿腔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雪珍;刘超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去雄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对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可减轻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芹;梁天云;高凤蕊;李月莉;弓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临床测量中心静脉压、快速扩容、进行胃肠外营养等治疗的有效途径[1],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出现各种护理问题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科对肿瘤术后患者予以颈内静脉留置,现总结护理问题及对策如下.
作者:李邬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替牙期年轻的恒前牙外伤后出现牙松动、移位、脱位,进行早期复位、固定是恢复正常咀嚼功能、保持牙列完整的有效方法.由于替牙期乳牙松动、脱落,恒牙萌出不全的特点,为牙齿的固定带来困难.近年来我科将2×4矫治技术应用在替牙期外伤的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昀;张林红;刘双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骶管注射是传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法,我院在骶管注射下配合松腰术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8例患者,男56例,女22例;年龄18~65岁;病程2个月~10年.临床症状与体征:单侧下肢放射痛62例,麻木感34例,双下肢疼痛6例,马鞍区痛2例,仅有腰痛10例;直腿抬高试验10°~80°,平均40°.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李军领;翟卷平;陈伟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二家医院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举措.方法 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6450例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6450例,剖宫产2135例,剖宫产率为33.10%.剖宫产原因排在前5位的是社会因素占19.58%、胎儿宫内窘迫占15.41%、产程延长占15.27%、脐带绕颈占11.29%、瘢痕子宫占10.44%.结论 加强孕前产前分娩教育,加强围生期保健,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肖相云;李氏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乳房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生长的肿块.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趋低龄化.目前我院针对其发病病因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了一些认识和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阒近年老年胆道疾病的增多,老年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亦随之上升.但临床多因老年人感觉迟钝、合阈症较多等容易误诊、误治.
作者:孙敬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酶糖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以及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牛蒡干预治疗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kg-1·d-1)治疗组(氨基胍组)、糖尿病牛蒡(150mg·kg-1·d-1)治疗组(牛蒡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非酶糖化,取部分肾脏皮质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治疗16周结束时,糖尿病各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各组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肾皮质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AGEs含量低于糖尿病组(P<0.01),氨基胍组和牛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组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组和牛蒡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糖尿病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域扩大.结论 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牛蒡通过抑制非酶糖化、抑制细胞凋亡,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与功能,延缓DN的发展.
作者:李兴源;刘长山;魏进;王秀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急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3-10月门、急诊处方31 426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1553张,不合格率为4.94%.抗菌药物占44.8%,注射剂占26.3%,基本药物占52.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34.5元.结论 提升医师用药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
作者:孙国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清肺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orb ODS C18柱(250mm×4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8∶52∶0.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柱温:室温.结果 黄芩苷对照液进样量在0.02~0.2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3%,RSD=1.31%(n=6).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肺平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金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氯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86株MRSA(社区分离34株,医院分离52株)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比较.结果 14种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对MRSA完全敏感,除此外,氯霉素的敏感性强.结论 氯霉素治疗MRSA感染,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闫丽妲;吴莉;刘培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盆底是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其中结缔组织易遭受损伤.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1,2].产后长期坚持盆底肌肉锻炼是目前公认的防治产后尿失禁的简单易行、无痛、有效的方法[3~5],同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阴道前壁脱垂.但目前仍有部分产褥期妇女产后未能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我院近年来创建了准妈妈俱乐部,由专业人员对产前检查的准妈妈讲解孕期保健及注意事项;开展了盆底肌康复训练,现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采取的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L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37例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阶段AL患者[初治患者16例(初治亚组)、完全缓解患者12例(完全缓解亚组)、复发患者9例(复发亚组)]LIF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初治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亚组(P<0.05);复发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完全缓解组(P<0.05);复发亚组与初治亚组比较及完全缓解亚组与对照组比较,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F基因表达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IF基因表达水平与AL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AL患者LIF基因表达情况,为AL患者检测病情、疗效评价、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倩;邸大琳;王占聚;陈蕾;刘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联合10%浓碘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每天1次,连服7d后,改为隔日服用1次,指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7周,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9周;同时加用10%浓碘酊外涂,每天2次,指(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用时间分别为8周和10周.对照组52例给予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每天1次,指甲真菌感染患者连服8周,趾甲真菌感染患者连服10周.结果 治疗组停药时、停药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相当的情况下,治疗组所需药品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比萘芬联合10%浓碘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节省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文文;王亚洲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