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吸复合麻醉诱导期的护理配合体会

苏秀霞;赵兵;陈鹏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 围诱导期, 护理
摘要:静吸复合麻醉因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小、麻醉深度易控制、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其中麻醉诱导顺利是成功插管的关键,现将其诱导期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特点及预后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严重脑部病变,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主要为易激惹、兴奋或抑制、拒乳、反应差、肌张力改变、惊厥或呼吸异常等[1].HIE易导致各种后遗症.该病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点,CT不仅能诊断脑损伤的情况,而且可对预后进行评价.笔者对46例HIE患儿的CT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赵瑞芹;王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腋臭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腋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1],是由于腋窝汗腺分泌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放出臭味,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受内分泌腺影响开始活跃,故而腋臭多发生在青春期后,年老时症状略有减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医者有增多趋势.手术治疗采用皮肤切除、皮下毛囊修剪、微切口搔刮等,有部分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我科2002年2月-2010年3月收治腋臭患者107例,有并发症16例,其中2例由外院转来.现就手术腋臭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忠;李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18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处方使用抗菌药物606张占33.7%,不合理处方57张占9.4%.所使用抗菌药物有10个种类,共36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头抱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呋辛.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药师应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覃逢超;陈楚雄;林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作者:潘伍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而糖尿病是由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作用而累及全身的病变并需终身治疗的疾病,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康海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纤维喉镜诊治中的护理配合

    电视光导纤维喉镜是近年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先进技术,有利于手术者、助手、初学者、患者及家属共同观察图像,有利于资料保存、诊断、治疗、科研、教学及会诊.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1月应用纤维喉镜诊治患者652例.经密切护理配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50例护理体会

    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在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行ERCP检查,其诊断准确率为92.1%[2],如证实有胆、胰疾病且有内镜治疗适应证者,可同时进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扩张、放置引流等相应的内镜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50例患者行ERCP,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味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妇女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目的 观察妊娠妇女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方法 选择妊娠妇女500例作为观察组,育龄未孕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结果 观察组锌、钙、铁元素缺乏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微量元素缺乏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铁、钙、锌缺乏尤为突出,应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作者:王红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进行检验仪器技能培养探索

    医学检验是为临床提供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决定着医学检验的质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仪器不断涌现,功能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当前医学检验专业只重视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检验仪器技能的培养.课程及其技能教学现状很难满足社会对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

    作者:申绯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分析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加强,是合法合理使用药品,创造医院经济效益的前提.正确引导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从供应事务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加强药事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新型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特征是集医院的药学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制剂生产的企业性、药品流通的商业性于一体,所有活动完全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与监督,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将朝着规范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姜志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比重布比卡因药液施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及特点.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做好术前准备,对照组注药后保持麻醉体位10min,观察组注药后改平卧位,保持l0min后改手术体位.观察2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运动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比重布比卡因在施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可以为单侧肢体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较双侧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好.

    作者:张临群;雷蕾;邓登和;梁厚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地震致气性坏疽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VSD)指用内含引流管的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后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VSD可用来处理多种复杂创面,尤其是较深的皮肤软组织创面及压疮处理.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将该技术用于气性坏疽的治疗,作者尚未见有报道.

    作者:黎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头孢曲松钠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54岁,于2010年9月16日因发热、咽痛、咳嗽来我院就诊,诊断:呼吸道感染.给予生理盐水250m1+头孢曲松钠3g(石家庄中诺药业生产,批号为100702337)静脉注射(皮试阴性),滴注约30ml时,患者自觉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继之出现全身瘙痒、高出皮面似针尖大小的红色皮疹、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四肢湿冷.

    作者:侯焕芳;李存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涉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治疗的发展,其病死率也逐步下降,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特别是舒适护理的应用.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多见于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使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顺应性降低.呼气时功能残气量明显降低,肺泡易于萎陷,吸气时肺泡难以扩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朱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特征为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连松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替洛尔治疗晕动症18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治疗晕动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2组均于乘车前30min给予药物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替洛尔12.5mg,对照组给予茶苯海明片50mg.观察2组患者乘车时、乘车中和乘车后感受.结果 治疗组乘车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乏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乘车中、后嗜睡和头晕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洛尔治疗晕动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华;边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五官科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发现五官科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现将其归纳总结,并提供门诊典型实例以研讨、借鉴或参考,并共同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程运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皮肤破损4例护理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反应,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作者:陈昌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400例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生命体征、苏醒时间、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50±0.37)min,对照组为(1.50±0.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果佳且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邓建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